黃金故事

黃金故事

白老大的話 斷腿人的故事 只是,可惜的是,人類是人類。

圖書信息

黃金故事黃金故事
作 者:衛斯理
叢 書 名:衛斯理精選作品集
出 版 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ISBN:9787511309389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 次:1
頁 數:28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衛斯理,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所編寫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的主角,小說以他第一人稱敘述。
《黃金故事》是《衛斯理精選作品集》中的其中一部。小說講述了在漆黑環境中的一段淒艷愛情故事。其間也寫了人性的殘酷和不良。
喜歡看科幻小說的讀者,衛斯理的這本《黃金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目錄

大廝殺(上)
第一次“暫停”
大廝殺(下)
第二次“暫停”
決鬥
怪鏡頭
逃亡(上)
根本不存在這部片子
白老大的話
逃亡(下)
一場小討論
男人和女人
又一次小討論
密謀
女人和男人
密謀的實行
可憐的銀花兒
又一組怪鏡頭
斷腿人的故事
白素的想像
常福的話
等待

前言

常被人問及:那么多衛斯理故事中,你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喜歡,是每個都喜歡的,但只問那人非有一個答案不可,就會回答:尋夢。再要追問下去,會補充:黃金故事,一樣喜歡。
黃金故事在寫作上很有些遊戲筆法——例如在根本沒有需要的情形之下,加進了大量實用科學的名詞,讀者諸君一定可以注意到這一點。有一些人,認為科幻小說含有大量的科學事實,這就故意開開這種意見的玩笑。
黃金故事也寫了人性的殘酷和不良,但是更寫出的是,在漆黑的環境中那一段淒艷的愛情,美麗得使人心酸。
極喜歡《黃金故事》這個故事。
倪匡
1990年1月1日
香港

精彩書摘

這個故事,極之特別,看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尤其是第一部分,由於是在一種相當特殊的情形之下和我發生關連的,所以敘述的方法,也比較特別。至於究竟是在什麼樣的特殊情形之下和我有了關連,以後自然會說明。現在不說,一來,免得破環了第一部分所應有的那種特殊詭秘的氣氛之外,也是說故事的手法之在第一部分之中,有一些敘述,是我看到的,有一部分,是我想到的,有一部分,是我知道的。我,並不參與其中,但是卻又像是正和所發生的事在一起一樣——這是其特殊之處。還有一些則是和白老大商討時他告訴我的資料。
所以,需要先說明一下,那么各位在接觸這個故事之際,就可以知道,在第一部分,哪些是我的聯想,哪些才是真正發生著的事。
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一點也不,看下去,自然條理分明,十分容易了解——我已敘述了那么多故事,大家都應該對我敘述故事的本領,有一定的信心了,對不對?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
這種自古以來,就引起了不知多少爭掠搶奪,引起了不知多少紛爭糾纏,幾乎把人性醜惡的一面全都引發出來的礦物,周期屬第一類副族化學原素,原子序數第79,在20℃時比重19.32,熔點是1064.43℃,有著許多其他物質所沒有的特性。
例如它的延展性,它的不易變,自然,更重要的,是它一直被人類當作是衡量價值的標準。
它的另一個特性,是在所有的金屬之中,只有它可以獨立地出現,其他金屬,皆和許多別的物質共存,共存體的礦石,要經過提煉,才能獨立出現,黃金自然也有和其他物質共存的礦石,但是它也以獨立的形態存在,純度極高的天然金塊,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一到手,就是純金,不必經過提煉的手續。
發現純金塊的地域,多半是有著湍急水流的河灘、峽谷,北美洲西部地區,是著名的純金塊出產地區。另一個盛產純金塊的地區,由於交通不便,文明閉塞,而且由種種惡勢力蒙上了一層極度神秘的色彩的,則是在中國西康省的那一段——金沙江從青海省和西康省交界處的特利彭渡口向東南延伸,蜿蜒150公里,到卡松渡口為止。
這150里的江流,是名副其實的“金沙”江,江水在非泛期,最深處也不會沒頂,湍急的江水底下,全是大小不同的鵝卵石。早年,據說,只要淘起一籮鵝卵石來,其中就必然有閃閃生光、奪目生輝的大大小小的金塊。
大的金塊,可以比人拳還大;小的,可以小如粟粒,不知道在多少萬年之前,它們在高山峻岭之上,或者在岩石的縫裡,或者在古樹盤虬的樹根之中,作為地球無數組成部分之一,存在於地球上。然後,湍急的水流,把它們沖刷下來,在洶湧翻滾的江底,隨著泥沙或石塊滾動著,在不知什麼所在,它們停止了移動,就此默默躺在江底,再也不動,直)到被人發現。
人類最初是如何在江底發現這種閃閃發光的金塊的?已經不可考據了,或許在幾萬年之前,江邊有了原始人的足跡時,這種閃亮沉重的金屬塊,就已經引起了原始人對它的好奇和珍愛。
原始人要金塊來作什麼呢?由於它的沉重?拳頭大小的金塊,比起同樣大小的石塊來,要沉重得多,在拋擲出去的時候。也能產生更大的力量,擊中目的物的時候,也就有更大的殺傷力。原始人用金塊來狩殺野獸,一定比石塊有效得多。
這可能就是原始人珍愛金塊的原因之一?
別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在原始人的時代,能使獵物增加,食物不缺,在原始人的生命中,就有著至高無上的價值。
在人類逐漸進化的過程之中,總有些特別聰明的才智之士,會把許多偶然的發現,逐點逐點累積起來,變成智慧。不知自什麼時候起,人類發現要熔化金塊,變成大金塊。
大金塊可以再融化,可以通過一定的工藝程式,變成任何形狀。
於是,黃金的用途便不單止於投擲野獸了,它有了新的價值。再久而久之,當人類發現這種閃亮的東西,它的光輝,竟可以經年累月,絕不減退,它的價值,自然又進了一層。
幾萬年下來,終於有一天,幾個披著獸皮的邊民,偶然拿著在河灘上撿來的金塊,遇上了穿著衣服的,來自遙遠的中原的文明人,發現文明人對金塊的喜愛,遠在他們的想像之外時,黃金的現代價值觀,就開始確立了。
幸運的土著,在文明人處,用金塊換到了他們所需要的物品;不幸的土著,由於手上有著金塊,遭到了文明人的殺害——他們之中,有的只怕至死也不明白,何以那種在江邊隨手可以撿到的東西,會引得一些人起了殺機。
又不知過了若干年,這段江的江灘和江底,有著大量金塊的訊息,終於傳了出去。
遍地黃金,隨手可拾啊!
還有什麼比這個現象更吸引人的?於是,開始是一小批一小批,攀山越嶺,千里跋涉,遠赴這滿是黃金的地域,終於,一大群一大群,成千上萬的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湧向那裡。
如果人類是一種理性的生物,是一種天性和平的生物,是一種不帶侵略性的生物;如果人性中有公平、不貪婪、不兇殘、不自私……簡單說一句,如果人類不是人類,而是一種稟性和人類截然相反的生物的話,那么,情形就十分好。
再多的人涌到江邊來,大家各自把自己撿到的金塊收起來,誰肯起早落夜,誰肯冒險涉到水深及腰的急流中去,誰機敏過人,憑腳趾踩踏的感覺就可以辨出哪是卵石還是金塊來,誰肯向江水更洶湧的上流去,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塊。
得到更多金塊的人,會引起其他人的艷羨,但人人只要肯付出,也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塊。
那有多好。
只是,可惜的是,人類是人類。
於是,當大量的人涌到江邊的時候,人類必然的行為就發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