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藍頂亞馬遜鸚鵡別名藍帽鸚鵡,是較常見的亞馬遜鸚鵡之一,卓越的說話能力及美麗的外表常受人們青睞,是很適合作為家庭寵物鳥的亞馬遜鸚鵡,較不像其它黃頭系的亞馬遜有侵略性,分為兩種亞種:藍頂亞馬遜(Amazona a. aestiva)與黃翼亞馬遜(Amazona a. xanthopteryx)兩種,一般來說,黃翼亞馬遜體型比藍頂亞馬遜略大,價位也較高。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藍頂亞馬遜鸚鵡喜歡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它們通常都是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大部分白天被人看見的時候不是在覓食,就是在高枝上休憩,這時候它們非常安靜,如果不是看見從樹上掉落下來的食物殘渣,很難發現它們。他們的個性並不算太膽小,可以在有限度的距離之內接近觀察;如果發現危險的時候,藍頂亞馬遜會發出非常尖銳刺耳的鳴叫然後飛走。在飛行的時候很容易發現他們,因為這種鸚鵡相當吵雜;偶爾在傍晚棲息的樹木附近會聚集數量很多的族群。他們也有遷移的習性。遷移的地點則視食物充足與否來決定;偶爾會造訪農耕區、果園以及牧場等地,造成農作物相當大的損壞,因此當地的農人對他們非常的不友善。

體形特徵

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黃翼藍頂亞馬遜鸚鵡

身長37CM。鳥體為綠色,前額為亮麗的藍色;頭頂以及眼睛周圍、耳羽大腿有著黃色的羽毛分布;翅膀彎曲的前端部分有著紅、黃色的羽毛分布;主要飛行羽和覆羽為綠色,尖端為藍紫色;次要覆羽中間會有紅色的羽毛;尾巴為綠色,尖端黃綠色。鳥喙為灰黑色,虹膜為橘色。

地理分布

巴西、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

生長繁殖

卵生。它們在野外的繁殖季為10月到隔年3月,一次約會產下3到4枚卵,有時候也會高達5枚,但是並不是每枚都會順利孵化,孵化期間為28到30天,雛鳥羽毛長成約60天左右。

食物

藍頂亞馬遜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偶爾也會以農耕區的穀類和作物為食。

黃翼藍亞馬遜鸚鵡 黃翼藍亞馬遜鸚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