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纓菊屬

黃纓菊屬

黃纓菊屬特徵多年生無莖草本。根狀莖粗,棕褐色。葉基生,蓮座狀,羽狀分裂,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邊緣具硬刺。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約有1000屬,25 000-30 0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溫帶地區。中國約有200餘屬,2 000多種。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黃纓菊屬黃纓菊屬

屬中文名:黃纓菊屬
屬拉丁名:Xanthopappus
種拉丁名: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

種別名 :黃冠菊、九頭妖
種中文名:黃纓菊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本屬特徵

黃纓菊屬黃纓菊屬

多年生無莖草本。根狀莖粗,棕褐色。葉基生,蓮座狀,羽狀分裂,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邊緣具硬刺。頭狀花序密集成圓球狀。總苞寬鍾狀;總苞片多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和中層苞片硬革質,頂端刺尖,內層苞片硬膜質。花序托平,有稠密的托毛。全部小花兩性,管狀,黃色,頂端5齒裂;花葯基部附屬物箭形,花絲分離,無毛;花柱分枝極短,頂端截形,基部有毛環。瘦果偏斜倒卵形,頂端有果緣,冠毛多層,淡黃色或棕黃色,糙毛狀,向頂端漸細,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花期5—-—7 月;果期8—9月。單種屬。

本屬花粉形態

黃纓菊屬黃纓菊屬

花粉近球形,極面觀為3裂圓形。大小為(50.5一)57.3(一64.4)X (47一—)53.9(一60)微米。3孔溝,溝較長而狹,邊緣不平,具溝膜;內孔較大,橫長,橢圓形,界限常不明顯。外壁厚度為8微米,外層明顯厚於內層,刺狀紋飾。刺粗,頂端圓鈍,基部寬,長度為5.2微米,基部寬度為8.7微米;在刺的下部和外壁上具較密的、形狀不規則的穿孔。從外壁斷面看,覆蓋層很薄,上有穿孔;有二層柱狀層,中間為內覆蓋層所隔開;下面小柱較粗而長,上部有分枝,排列較稀;上面小柱短而細,上部五分枝,排列緊密,在刺中伸長;內層較厚。圖62.2.
本屬生境:生於草甸、草原荒地、田邊及乾燥山坡。海拔2 230—4 150米。

本屬分布

雲南:德欽、中甸。四川:松潘、阿壩、甘孜、道孚、茂縣。青海:玉樹、囊謙、雜多、治多、久治、澤庫、天峻、興海、共和、西寧、大通、貴南、互助、剛察、祁連、門源。甘肅:拉卜楞、渭源、蘭州。地圖62.

本科概述

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約有1000屬,25 000-30 0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溫帶地區。中國約有200餘屬,2 000多種。產於全國各地,其中17屬為中國特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