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芬[舟山走書傳承人黃素芬]

黃素芬[舟山走書傳承人黃素芬]
黃素芬[舟山走書傳承人黃素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素芬,浙江省舟山市定海雙橋人,現住解放街道,1952年生。眼前的黃素芬穿著時尚,言談優雅,也許是在舟山電視台欄目《翁洲走書》的亮相,讓她成為舟山的名人,與定海的其他民間藝人相比,她多了一份自信與活力。

《翁洲走書》通常以單人演唱,另一人伴奏、伴唱,道具僅為一塊“驚堂木”,一張畫桌,一扇、一帕,曲調高昂詼諧順暢,為島民所喜聞樂見,在船頭、堂屋、廟宇、曬場均可開場。自19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到今的200餘年中盛演不衰。出身於走書世家的黃素芬,15歲時便接父親的班登台演唱,即便在文革期間,她也是以“樣板戲”為內容不間斷演唱。“那時父親唱不動了,我就接了父親的班,15歲就能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唱詞準確背出來,首場演唱的是《沙家浜》,台下觀眾叫好聲不斷。”黃素芬回憶起剛開始登台唱書的那段日子,笑言那是一段最“得寵”的時光。那時她個子小,舞台高,專門有人抱她上台、下台,演唱完了得到很多觀眾的讚揚,這對於一名15歲的小姑娘來說,是最高興的事。

黃素芬[舟山走書傳承人黃素芬] 黃素芬[舟山走書傳承人黃素芬]

1979年,27歲的黃素芬進入當時的舟山地區曲藝隊,成為一名曲藝演員,到各地演出。“那時有專門的書場,由於娛樂活動少,來聽書的人很多,有時甚至是一票難求。”黃素芬說,那時聽書的人場場爆滿。  說起翁洲走書的傳承,黃素芬說:“現在城區沒有場地演出,能演出的場地就是農村的廟裡和老年協會,觀眾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且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唱走書,這樣的境況,讓翁洲走書日漸冷落。如果能有一個專門的地方供翁洲走書的民間藝人演出和交流,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演出市場,對於改善翁洲走書的演出現狀會有很大幫助。” 如今,黃素芬帶了一名26歲的徒弟陳娜。“她以前學過木偶戲,有一定功底,現在正盡全力教她,明年就能出師了。”說起自己的新徒弟,黃素芬言談間多了幾分欣慰,“但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實在太少,要是再多幾個該有多好,這樣翁洲走書就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黃素芬表示,明年等徒弟學成出師後,準備將她推薦到舟山電視台《翁洲走書》這檔節目,也好讓觀眾見識一下年輕的面孔。同時,要將說書內容進行革新,將現代流行的元素與走書獨有的唱腔相融合,以擴大觀眾群體。

興之所至,黃素芬唱起了一段翁洲走書,朗朗上口的唱詞,詼諧質樸的唱腔,不經意間將屋內其他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其實,翁洲走書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幾次在昌國橋一帶唱書,觀眾多時達二三百人,站都沒地方站。結束時,熱情的觀眾紛紛要求再來一段。這說明,翁洲走書並不是沒有市場,只是缺少市場化運作的領頭人。如何傳承好,讓它‘活’起來,這條要走的路還很長。”黃素芬說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