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中心血站

黃石市中心血站

黃石市中心血站黃石市中心血站始建於1960年,經過40餘年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以來艱苦的二次創業,已走在國內同類城市的前列,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實力雄厚的鄂東南地區輸血服務中心。本站肩負著全市人民輸血醫療服務的重大職責,是一所集采、供血服務和血液研究的公益型專業機構,在輸血管理,公民無償獻血,輸血科研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在全國也具有一定影響。我站擁有先進的血液製備和檢測設備。

黃石市中心血站

血液的重要作用
•搶救因戰爭、自然災害事故造成的創傷失血
•實施外科手術時,保證體內血液循環正常
•產婦分娩大出血的及時補充
•燒傷、感染、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各種血液病的治療

簡介

(圖)黃石市中心血站黃石市中心血站

黃石市中心血站黃石市中心血站始建於1960年,經過40餘年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以來艱苦的二次創業,已走在國內同類城市的前列,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實力雄厚的鄂東南地區輸血服務中心。本站肩負著全市人民輸血醫療服務的重大職責,是一所集采、供血服務和血液研究的公益型專業機構,在輸血管理,公民無償獻血,輸血科研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在全國也具有一定影響。我站擁有先進的血液製備和檢測設備。近年以來,有兩項科研成果達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一項獲得96年市人民政府科研進步壹等獎。7篇學術論文在國際輸血會議上進行了交流發表。僅98年以來在國家正式刊物上發表論文、綜述、譯文300餘篇。我站堅持開展全面質控工作,連續多年被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和省臨床檢驗中心授予血液質控優秀單位,多年 來保持市文明單位和省衛生先進單位稱號,98年被市委授予基層先進黨組織稱號。

服務項目

全血及血液成分供應、親屬指定獻血、自身儲血、成份獻血、特殊血型鑑定及配 血、幹細胞移植配型鑑定、新生兒溶血病基因檢測、治療性單采、外周血造幹細胞(PBSC)的採集和深低溫保存、輸血諮詢。

供應的成分品種:
濃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少白細胞紅細胞、濃縮粒細胞、濃縮血小板、冷沉澱、新鮮冷凍血漿、普遍冰凍血漿、去冷沉澱血漿、Ⅷ因子、Rh陰性血液等。

我站擁有一支享譽全省輸血領域的輸血醫學專家隊伍,隨時為臨床輸血治療及科研工作提供優質、特殊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輸血常識

黃石市中心血站親屬間輸血安全嗎?

(圖)黃石市中心血站黃石市中心血站

有人認為病人輸用親屬的血液最安全,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親屬間(如父母與子女)輸血後並發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險性比非親屬間輸血的危險性要大的多。當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單倍型相同時,受血者由於疾病等原因導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應,輸血後把供血者的血液誤認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知者血液進入受血者體內則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結細胞辨認出非自身的淋巴細胞予以排斥,從而導致致命性的GVHD。因此,病人的輸血治療應避免使用親屬供者的血液。親屬獻血後由可由血液中心調劑使用。
·輸血為什麼有風險?
由於輸血後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會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或輸血後,受血者發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症狀或體徵。它可分類為免疫性反應、非免疫性反應和輸血傳染病。近年來對輸血傳染病已加強控制,但由於當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早期傳染病存在病毒感染"視窗期"而難以檢出,有極少數受血者會因輸血而面臨得傳染病的危險,所以醫務人員、受血者和家屬要有風險意識,可不輸血的儘量不輸血。輸血前,經治醫生應詳盡告訴病人輸血的風險,並請病人家屬簽訂《輸血治療同意書》。
·怎樣配合醫生進行輸血?
輸血前應由醫生根據病情決定輸哪種成分血或血製品和輸血的量; 患者應該如實告訴醫生自己的病史,如以前是否輸過血,有什麼反應,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Rh陰性還是陽性;有生育史的婦女,如孩子在出生一周內是否發生嚴重黃疸、貧血(可能因胎母免疫,母親體內產生針對孩子紅細胞的血型抗體,可使嬰兒發生新生兒溶血病),這時母親在輸血前要做ABO血型以外抗體的檢查,以確保母親的安全。提倡輸成分血或血製品,樹立缺什麼補什麼科學合理和安全有效的輸血觀念。切勿想要補身體而要求輸血。禁止輸“安慰血”、“人情血”。
·輸血儘量不輸新鮮血
1、新鮮血各種成分抗原性強,易引起輸血反應。
2、有大量存活淋巴細胞,增加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險。
3、梅毒螺鏇體在體外4攝氏度可生存3天,因而3天內的血液尚有傳染梅毒的可能,超越3天的血反而安全。
4、如輸血目的是補充血小板、粒細胞,12小時以內的血才算新鮮,但所含血小板、粒細胞不純、不濃,達不到治療量效果。因而,輸新鮮血弊大利小,不主張輸用。
·輸成分血有什麼好處?
輸成分血有以下幾點好處:
1. 對病情需要選擇,缺什麼輸什麼,提高治療效果。如:貧血輸紅細胞,粒細胞缺乏輸粒細胞、血小板減少輸濃縮血小板,燒傷患者輸血漿等。
2. 減少輸血不良反應,提高輸血安全性。因為輸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僅是浪費,而且可引發輸血不良反應。
3. 便於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長期的如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C震盪箱內保存3~5天隨時可用。
4. 一血多用,節省血源。血液來自健康人的無私貢獻,是寶貴的資源,將一袋血分成各種成分就可派多種用途,治療多個患者。如某市每年獻血35萬單位,而製成成分血即有70~100萬單位。
5. 減少輸血傳染病。由於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細胞、冷沉澱和凝血因子等製品中,大多數輸血患者並不需要這些成分。
現代輸血治療已普遍進入使用成分輸血的階段,全血已基本不用。成分輸血的比例是輸血治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目前國際上輸成分血的比例已經達90%以上,輸全血不到10%。我國也已普遍採用成分輸血,上海的成分輸血率已達97%以上。
·什麼叫做“自身輸血”?有什麼好處?
自身輸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貯存或收集起來,留在手術或需要時再輸入體內。由於人體的血液是在不斷新陳代謝的,抽取少量的血後,體內會很快生長出來,況且平時就有一部分血液貯備在組織器官內,所以不會影響健康。
自身輸血最為安全,可發防止輸血相關的傳染病和免疫性輸血不良反應;避免發生輸異體血的差錯事故;稀有血型或特殊患者(IgM缺乏等)更宜自身輸血;適量多次的自身採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術後患者造血加快;又可緩解血源緊張;節省費用等。
·O型血者是危險的萬能供血者
O型血者的血清中含有天然抗A和抗B抗體,當O型血輸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人體內時,O型血中的抗A和抗B抗體就會和以上三種血型的人的紅細胞結合(因這些人血液中的紅細胞膜上含有相應的A抗原或B抗原),使紅細胞遭到破壞而造成溶血性輸血反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地血源緊缺及輸血科學水平低下,以致在同型血源缺乏時不得不採取O型血作為搶救的“萬能血”,這是基於輸注少量O型血時,因天然抗A、抗B抗體被受血者大量的血液所稀釋,破壞紅細胞的可能性降低的緣故。事實表明,當上述三種血型者輸注較多O型血(特別是抗A、抗B效價大於32)時,受血者則容易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
現已發現O型 血液里的有些抗A、抗B抗體是免疫性抗體,如果將這種O型血輸入不同血型的受血者體內,更容易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並可使紅細胞形成球形細胞,使紅細胞脆性增加,縮短紅細胞壽命,嚴重者可出現血紅蛋白尿。因此,O型血者是危險的萬能供血者。
·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
一、 總則
1. 為確保醫療用血的質量,保證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和檢驗,獻血者每次獻血前須進行體格檢查 和血液檢驗,獻出的血液必須按規定項目檢驗。2. 獻血者獻血前的體格檢查及血液檢驗以血站結果為準,有效期為兩周。3. 獻血者在獻血前要填寫"獻血登記表"、"健康情況徵詢表"(見附表)。4. 非固定點獻血者只進行體格檢查和填寫"健康情況徵詢表"(見附表)。5. 獻血者血液化驗初復檢不得用同一試劑廠生產的試劑,同一標本的初復檢化驗不得由同一人 進行。
二、 獻血者體格檢查標準
1. 年齡:18-55周歲。
2. 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 脈壓差:≥30mmHg。
4. 脈膊: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 體溫正常。
6. 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 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8. 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三、 獻血者血液檢驗標準
1. 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Rho(D)血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以及Rh陰性率高的地區作測定。
2. 血比重篩選:硫酸酮法 男≥1.052 女≥1.050,或者比色法。
3.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酮體粉法:陰性,或者賴式法:小於等於25單位。
4.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標法:陰性(快速診斷法僅限於非固定採血點的初檢使 用)。
5. C型肝炎病毒抗體(HCV抗體)酶標法:陰性。
6. 愛滋病病毒抗體(HIV抗體)酶標法:陰性。
7. 梅毒試驗RPR法或TRUST法:陰性。
8. 復檢上述1、2、3、4、5、6、7項。
9. A型肝炎臨床治癒一年後連續三次每間隔一個月化驗正常可參加獻血(以臨床報告為準)。
10.瘧疾高發地區檢測瘧原蟲。
四、 免疫接種後獻血的規定
1. 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二周后,或風疹活疫苗、 狂犬病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四周后方可獻血;被狂犬咬傷後經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 接種一年後方可獻血。
2. 接受動物血清者於最後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獻血。
3. 健康者接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不需推遲獻血。
五、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暫不能獻血。
1. 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 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 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 某些傳染病例: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 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 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者。
7. 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六、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獻血
1. 性病、麻瘋病和愛滋病患者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2. 肝炎病患者,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 過敏性疾病及反覆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 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 各種結核病患者,如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 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症、慢性胰腺炎。
8. 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 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病症、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 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 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釣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 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 性牛皮癬等。
15.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它疾病患者。本標準自1998年10月1日起實施,1993年2月17日頒布的"關於發布《血站基本標準》的通知書"(衛醫發[1993]第2號)的附屬檔案2《供血者健康檢查標準》同時廢止。

什麼是血液病?

血液病亦稱為造血系統疾病,包括原發於造血系統疾病(如白血病原發於骨髓組織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統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發的,其中大多數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惡性改變。也可以是繼發的,其他系統的疾病如營養缺乏、代謝異常及物理化學因素等也可以對骨髓系統造成不良反應,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較明顯改變者,亦屬血液病的範疇。
血液系統疾病多半是難治性疾病, 發病隱襲,病狀隱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醫或健康體檢時而被發現。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顯得尤為重要。以下十種狀況,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統疾病。
1. 身體日漸虛弱,長嘆"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體酸沉,少氣無力,嗜臥懶動;
2. 弱不禁風,經常感冒,或感冒經久不愈;常有低熱,甚或高熱;
3. 頭暈、頭痛、頭昏、眼花、耳鳴、心悸、氣短,甚則暈厥;
4. 面色蒼白,萎黃,虛浮,唇舌淡無血色,結膜色淡;或見眼窩黯黑(俗稱黑眼圈),或面色赤紅紫黯而無光澤;
5. 毛髮枯槁不澤,脫髮;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膚乾燥皺縮,彈性較差; 口腔糜爛,牙齦腫脹,舌面光剝無苔;
6. 肌膚常見出血斑點或青紫斑塊,輕微刺傷、劃傷即出血不止,碰撞擠壓,皮下即見大片青紫瘀斑;
7. 經常鼻出血、牙齦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經過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斷;
8. 胸骨、脛骨壓痛,四肢關節疼痛或骨痛;
9. 腹脹,肝、脾、淋巴結腫大;
10. 血液及骨髓檢查異常。

骨髓捐獻常識

1、什麼是骨髓?

(圖)黃石市中心血站黃石市中心血站

黃石市中心血站
人體大部分骨頭的中央部分有空腔也叫骨腔,骨腔內所含的物質叫骨髓。骨髓分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具有造血功能,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粒細胞等,都是由它經過多次分化發育而成的。 人體骨髓量與體重等因素相關,成年人骨髓量一般為3千克左右。
2、什麼是造血幹細胞?它能再生嗎?
造血幹細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一類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
造血幹細胞生長和破壞是保持平衡的,不會因為獻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而破壞造血功能。
3、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當患者的造血幹細胞因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造血或功能異常時,將他人的正常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正常造血和相關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
4、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分類?
根據造血幹細胞來源可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及胎肝造血幹細胞移植。
5、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準?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0單位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C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愛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6、健康者適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年齡?
年齡在18-45歲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7、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為減少資源流失,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8、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9、怎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捐獻者服務中心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5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這樣您就成了一名光榮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10、浙江省開展中華骨髓庫的分工?
浙江省中華骨髓庫由浙江省紅十字會負責宣傳、登記(中國造血幹細胞捐血者資料庫具體實施)。浙江省血液中心HLA分型實驗室為指定的配型實驗室。
11、如何在浙江省報名捐獻骨髓?
目前浙江省的骨髓捐獻報名由浙江省紅十字會負責,中國造血幹細胞捐血者資料庫具體實施。您可通過電話0571—86461999或直接到省紅十字會(杭州秋濤北路324號)報名。
12、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有二種主要方法
(1)、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作全麻或局麻,從捐獻者髂骨中抽取骨髓。
(2)、外周血中採集幹細胞: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進行血液成分單采術,從捐獻者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
13、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提倡哪種方法採集造血幹細胞?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提倡的採集方式是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
14、從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對捐獻者有危險嗎?
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導,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消失,所用的器材都經嚴格消毒並一次性使用,確保捐獻者安全 。
15、我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捐獻者服務中心,將會通知您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您保持聯繫。
16、捐獻登記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愛的奉獻和救人善舉。不提倡補貼。
17、志願者報名登記後,是否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者報名登記後,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知你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捐獻者服務中心將通知您做捐獻的準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
18、作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或您聯繫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患者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您,使他們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並保證您實現救人的願望。
19、我是否可以隨時改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造血幹細胞登記及捐獻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後要經常對您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此期間,您可以隨時提出終止捐獻。因檢測您的HLA已花費了資料庫有限的資金,為了節約經費,如果提出終止捐獻,請作慎重考慮。但移植前、尤其簽署捐獻同意書後就不能撤銷捐獻決定,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為準備移植必須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這時患者已經喪失造血能力,此期間若您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面臨失去生命。
20、什麼是HLA,它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麼?
HLA即人體白細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存在於人體的各種細胞表面。它是人體生物學“身份證”,由父母遺傳;能識別“自己”和“非己”,並通過免疫反應排除“非己”,從而保持個體完整性。因而HLA能決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敗,造血幹細胞移植要求捐獻者和接受移植者進行HLA配型。
21、什麼是血緣關係和非血緣關係?
血緣關係是指同胞兄弟姐妹、父母、表(堂)兄弟姐妹;非血緣關係是指與患者無任何血緣關係者。
22、非血緣關係捐獻者中與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在中國人群中,非血緣關係的HLA相合率是1/ 400—10,000,在較為罕見的HLA型別中,相合的幾率只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分之一。由於獨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相合率人群減少,今後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血緣關係供者中尋找相合者。
23、兄弟姐妹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雙生兄弟姐妹為100%,非同卵(異基因)雙生或親生兄弟姐妹 是1/4。
24、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是否向社會公開或是保密?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保證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僅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
25、我登記參加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但一直沒有叫我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對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生命工程有幫助嗎?
你一旦登記參加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就是一種高尚的奉獻行為,你的HLA分型等資料將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你已為每天等候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千上萬的患者及家屬做出貢獻,為他們找到合適的捐獻者帶來新的希望。
26、捐獻者與接受造血乾血細胞移植的患者可否直接見面?
鑒於很多醫學、心理和社會的原因,捐獻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觸,如果需要交流,也必須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同意和安排下進行。
27、中國人群的患者能從非黃種人群,例如白種和黑種人群中找到HLA相合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嗎?
由於人種遺傳的差異,中國人的HLA型別與白種、黑種等人群差別較大,中國人的患者尋找HLA相合的捐獻者的最大希望是在中國人群中,在其他人種中更為困難。
28、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旦患病,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時,能求助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嗎?
當然可以,HLA配合率與種族、民族和地區有關,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全球的華人服務,因此其它地區的華人患者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時,求助“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可最大可能地獲得HLA相合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