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 位於福建莆田國歡鎮黃霞村。原為唐代名儒黃璞住宅,後建為黃璞祠,面闊5間,3進,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單檐硬山造,抬梁結構,始建於唐代,歷代均有重修。現存建築為明代,清修。1987年6月,列為區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6月,列為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唐代名儒黃璞

黃璞故居位於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黃巷。這幢房子千年聞名,是因為這房子的主人是唐代名儒,更因為這個家族在黃璞自唐大順二年中進士後,持續若干代,一直在科舉路上凱歌高奏。到了宋代,黃璞後裔重修故居,面闊五間,三進(見圖1),占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大門外一對抱石,刻有“猊貅”圖案,刻工精巧。兩邊門門楣上各嵌一塊石額,分別用楷書刻上“霧居”( 黃璞號霧居)、“歸隱”,字跡清秀,石色發黃,應是當年建房時的原物。1993年6月,黃璞故居被列為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故居,只見雕樑畫棟,氣勢恢宏;梁架、斗拱、金柱、柱礎等物件很有特色(見圖②),雖歷經千年,其上的雕刻依舊精美異常。廳堂里存放的鐘鼎禮器,代表當時黃巷人的人生理想:學而優則仕,黃家的子孫似乎都是這份理想的堅定執行者。在黃璞故居大門前的一對石柱上,鐫刻一副對聯,上書:“一門五學士、三代四傅師”,講的就是黃璞在唐乾寧初(894年),升任崇文閣校書郎後,他8個兒子中的次子仁渥,官教讀太子正字;三子仁滔,官御史中丞;四子仁藻,官著作郎;七子仁渭,著作郎授館職。四人與父同任館職,世稱“一門五學士”。黃璞著有《霧居子集》和《閩川名士傳》,《閩川名士傳》是福建省最早的一部人物誌。
黃璞是莆田乃至福建歷史上第一位學者,他從小能靜心、苦坐,像苦行僧一樣讀書,積累知識。“少時喜詩,著名於時”,黃璞經過苦讀,博通經史,他的詩在藩鎮中流傳,頗有名望。唐末,黃巢率義兵夜過黃璞家門時,知是大儒,命令軍士把火把吹滅,靜悄悄地走過去,沒有驚動他。一個令整個盛唐都地動山搖的起義領袖,畢恭畢敬地為一個讀書人熄滅火炬,可以想見黃璞的學識人品。
莆陽黃巷才子扎堆。當地人說,因為黃巷山山勢繞著黃璞故居呈人字形叉開,活像一冊被翻開的書本,所以,這裡的子弟格外善讀書。這種說法隱含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因為在黃巷生活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耳濡目染著這個世代書香之家的特有氣息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