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窪鎮

黃泥窪鎮

黃泥窪鎮位於遼寧省遼陽縣西部,東鄰沙嶺鎮,南與柳壕鄉毗鄰,西與小北河鎮接壤,北鄰燈塔市界。鎮政府駐地黃泥窪村,距縣政府(直線距離)24公里。黃泥窪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79925畝,是遼陽縣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行政區劃

黃泥窪鎮明代長城遺址
全鎮轄14個行政村,即付五道、關口門村(龍灣村)、黃金屯村一伙食倉村(道岔子村)、二台子村胡台村)、頭台子村煙臺村、黃泥窪村、中泗河村三道崗村(西坨子村)、馬泉村(鍋坑村)、代耳灣村(六弓台村)、南甸子村、西岔子村,43個自然屯,119個居民組,12175戶,37528口人。其中農業人口35741人,非農業人口1787人。民族有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黃泥窪鎮的歷史積澱厚重,境內有明代長城遺址、明朝中期始建的金溝窯磚瓦場等。還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時期的貨幣。成立於清代的遼陽縣最早的女子學校和19世紀60--70年代的遼陽縣師範學校均建在該鎮。

地方企業

黃泥窪鎮黃泥窪鎮
黃泥窪鎮有"高效養魚第一鎮"之稱,年產優質商品魚4000噸。建有批發市場,黑龍江省吉林省瀋陽省鞍山市等省市的商販紛紛前來訂貨,武昌魚、鮎魚、鯽魚供不應求。

黃泥窪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興大綜合養殖場年產淡水魚25萬公斤,飼料1000噸;頭台子占地200畝的花卉種苗基地,;三道崗肉種雞場年產優質雞雛120萬隻;西岔子村蔬菜種植協會、六弓台村生薑種植協會帶動"一村一品"經濟作物發展,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

黃泥窪鎮服裝襯衫和家具專業異軍突起,發展很快。服裝龍頭企業有馬泉村的春光服裝集團公司、遼陽海獅製衣有限公司、遼陽振生製衣有限公司,年產虎森丹瑪斯馬泉月桂樹愛名麥迦頓等品牌襯衫550萬件,除銷往西柳、瀋陽五愛市場以外,還出口羅馬尼亞波蘭韓國加拿大、南非、俄羅斯沙特等國家。

紅木家具企業有中泗河村遼陽天賜家具廠、一伙食倉村遼陽新科家具有限公司、遼陽縣一伙食倉家具廠、代耳灣村遼陽三興木器廠。產品品牌有“天賜良緣”、“南磊”等,主要銷往東北三省、內蒙、河北、天津等地家具市場。一伙食倉村影視組合櫃產品銷往瀋陽、吉林哈爾濱太原南京等地。

漁業發展

黃泥窪鎮黃泥窪鎮
錢最怕丟在水裡打水漂,可遼寧省遼陽縣黃泥窪鎮的農民們卻靠扔在水裡的鈔票與汗水換來了不小的回報。2006年,黃泥窪鎮淡水魚總產量達到300萬公斤,總產值突破4000萬元。新年剛過,嘗到甜頭的該鎮農民們又在池塘里忙碌起來,為成魚在春節期間上市作準備。

黃泥窪鎮可用水面較多,漁業發展一直是全鎮農業經濟的重點發展項目。為了加快對池塘的改造,鎮裡利用土地承包30年的契機,對魚塘也進行了30年承包,此舉給養魚戶們吃了“定心丸”,使養魚數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魚類品種也由3年前的不到4種展到現在的10多種,養魚水面達到了3600為了有效利用這一資源,黃泥窪鎮通過增加科技含量來實現高效率養魚。鎮裡有關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的方式使全鎮漁業生產人員的科技培訓覆蓋面達100%,還從市縣請來漁業專家不定期為農民進行現場指導。與此同時,為達到合理利用水層的目的,黃泥窪鎮連續3年參加了“美國80∶20養魚項目”,並在2006年10月上旬通過省海洋與漁業廳驗收。在此基礎上,黃泥窪鎮還陸續向農民推廣了高產、高效模式化養魚技術和魚池埂種草種豆技術。政策上、技術上的扶持,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漁業生產的積極性。現在全鎮20個村,村村都有養魚專業戶,一些大戶們還自發組成了養魚協會。在鎮裡漁業經紀人的努力下,生產的成魚被銷往東北三省各地,有的還出口到韓國。

經濟發展

黃泥窪鎮豇豆
黃泥窪鎮黨委、政府在遼陽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著力實施了訂單農業、出口創匯和小城鎮建設三個示範鎮建設,確定了黃泥窪鎮經濟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和長遠目標。通過紮實動作,有力推動了鎮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通過全鎮上下共同努力,我鎮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多次受到上級政府的表彰。先後榮獲縣紅旗單位和明星鄉鎮;九九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小康鎮";同年,我鎮榮獲省級文明鎮稱號。在工業生產奪杯競賽中,獲得明星杯3個、振興杯和效益杯各一個。2004年,黃泥窪鎮社會總產值計畫實現79000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305萬元,同比增長16%,農民純收入可實現3700萬元,同比增長5%。能過突出重點、有步驟、分階段的組織實施,實現了全鎮各項工作的整體推進。
黃泥窪鎮旱黃瓜
在第一產業的發展上,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塊狀經濟的發展已初具規模。黃泥窪鎮耕地面積8萬畝,播種面積10萬畝,糧經作物比例達到57:43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農業經濟是黃泥窪鎮的主體經濟。黃泥窪鎮的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1萬畝,糧經作物比例為5.8:4.2。經濟作物以蔬菜種植為主,並逐步形成以生薑豇豆旱黃瓜為主栽品種的種植格局,占農業總產值的26%。以六弓台子村為中心的鮮姜種植基地發展到3000畝;以二台子村為中心的旱黃瓜種植基地達3000畝。積極開拓市場,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鐵西糧庫簽訂玉米訂單1萬畝、水稻1萬畝、大豆1.5萬畝。在井灌區開發綠色水稻1萬畝、無公害蔬菜1萬畝。突出抓了龍頭農事企業建設,重點扶持了興大綜合養殖場和禧鵝種鵝基地建設。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黃泥窪鎮工業生產總值實現36748萬元,同比增長42.6%。突出了外向型經濟發展,重點扶持了春光、海獅服裝集團公司的發展。黃泥窪鎮出口創匯額達660萬美元,全鎮共完成招商引資額3545萬元,使黃泥窪鎮成為全縣出口創匯第一鎮,2003年黃泥窪鎮榮獲市民營經濟發展進步獎、縣民營經濟先進單位和外貿先進鎮。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增強。加快了市場改造步伐,新建福民大市場興隆大市場,取締了占道經營的馬路市場,第三產業出現效益型和服務型並舉的良好勢頭。鎮中心街商業網點樓發展成為高檔次、較為集中的商業網點群,促進了傳統行業的換代升級。

土地治理

黃泥窪鎮黃泥窪鎮
黃泥窪鎮的20個行政村中有18個村涉及土地近3萬畝要進行土地專項治理,其中黃金屯等村因土地糾紛成了省、市重點上訪村。鎮黨委、政府把落實土地二輪延包政策作為黃泥窪鎮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下發了鎮《土地專項治理實施意見》,並成立了土地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實行鎮黨政主要領導包重點村,班子成員包片,機關幹部包村的層層負責制。針對村情複雜的實際,他們因村施策,先易後難,化整為零,集中突破,逐村落實。村里不成立分地領導小組,由各村民小組為單位,利益由村民自己決定,各組制定具體分地細則,成熟一個辦一個,從具體上化解糾紛,提高治理土地工作質量和進度。

黃金屯村有9700畝土地,涉及土地專項治理5000餘畝,村級債務180萬元,村民因土地糾紛一直上訪不斷,由於土地賬目不全,地界不清,村民們意見很大,鎮黨委書記徐廣厚作為包該村的負責人,與工作組成員長期駐紮在村里,調查了解村民的分地想法,並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小組會議,向村民宣傳土地專項治理的方針政策,指導全村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統一村民的思想,化解矛盾,讓村民們滿意,也為分地決策提供了依據。鎮裡還派

黃泥窪鎮黃泥窪鎮
了15名幹部職工下村作村民思想工作。他們放棄節假日休息,深入田間地頭,親自為村民丈量土地、打樁、劃界,村民全程參與,幹部與村民零距離接觸,使分地工作更加透明,村民沒了怨言,分地進展更加順利。

關口門村村班子不健全,村黨支部只有2人,沒有村主任,村日常工作沒人主持,包村的鎮主管領導臨時擔當了村裡的當家人,對村裡的遺留問題進行了人口核實、土地核實、債務核實。針對村民提出的高速公路占地的具體問題,包村領導與村民一起到市、省有關部門去諮詢,讓村民心服口服。並制定了分地細則,“捆地”、“抓鬮”、“打地”等全部由村民做主,減少矛盾,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發生,使分地工作如期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