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傳[陳壽著三國志篇目]

《黃忠傳》選自《三國志》卷三十六 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參照中華書局本的目錄),是一本古書,由陳壽撰寫。

傳記原文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守韓玄。先主南定諸郡,忠遂委質,隨從入蜀。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益州既定,拜為討虜將軍。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遷征西將軍。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明年卒,追謚剛侯。子敘,早沒,無後。

書籍概要

《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由陳壽所撰,包括魏志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一卷,計65卷36.7萬字,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陳壽依據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基本材料,又自行採集蜀國史事,最終成書。《三國志》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它是三國分立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三書已合為一書。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侍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並《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終於完成了歷史巨著《三國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