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誕生地

黃帝誕生地

據古史記載,位於曲阜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的壽丘,為黃帝誕生地。宋真宗在壽丘建景靈宮祭祀,尊黃帝為始祖。景靈宮原共有1320間,玉雕皇帝像,用太廟禮儀祭祀,禮制是當時最高的。該廟可惜毀於元末。現這裡闢為公園,園裡石碑是中國最大的石碑。現在園占地37畝,插雲雙碑,倒映一池。

簡介

黃帝誕生地黃帝誕生地

位於曲阜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的壽丘。據古史記載,為黃帝誕生地。宋真宗在壽丘建景靈宮祭祀,尊黃帝為始祖。景靈宮原共有1320間,玉雕皇帝像,用太廟禮儀祭祀,禮制是當時最高的。該廟可惜毀於元末。現這裡闢為公園,園裡石碑是中國最大的石碑。現在園占地37畝,插雲雙碑,倒映一池。

黃帝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是少典的次子,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故稱軒轅氏。黃帝幼時聰明異常,既長見識淵博,才幹出眾,遂繼承父親少典被擁立為有熊部落首領,故又稱為有熊氏。

傳說 黃帝生在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母親名附寶。傳說附寶有一天在野外向蒼天祈禱,突然電閃雷鳴,全身麻木,從此有孕。巫婆到處奔走相告:“不久這裡必有聖人降生!”相傳附寶懷孕24個月,天空出現五彩祥雲,百鳥朝鳳,二月初二黃帝出生了,從此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司馬遷《史記》上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聰明”。意思是黃帝幾個月就能說話,七八歲時就有大人風度,十二三歲就有大智慧。

取名軒轅 很多歷史記載和傳說稱黃帝叫軒轅。傳說黃帝發明一種帶輪子的運輸工具。倉頡起名叫“車”,成為遷徙遊牧生活的運載工具,大大減輕了先民的體力。為讓人們永遠記住這個功勞,倉頡和各位大臣商議,命車為“軒轅”。黃帝當時沒有一個正式名字,就以“軒轅”作為黃帝的正式名字。
尊稱黃帝 黃帝被先民們擁戴為尊長,一直沒有正式“職稱”。大臣們起了很多尊稱,黃帝都不同意。最後,黃帝覺得,土是黃色,土能生萬物,土是人們生存的靠山,先民們又是黃皮膚,所以確定自己的尊稱是“黃地”。從此,“軒轅黃地”就定了下來。殷商時代,一些文人覺得把祖先稱“黃地”不雅,藉故“地”和“帝”諧音,把“黃地”改為“黃帝”。“軒轅黃帝”從此沿用下來。秦以前,各國諸侯怕觸犯祖訓,有損祖德,輕易不敢稱為“帝”,只好稱王、稱霸。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始皇帝”。但他沒沿用“黃”,用了“皇”。
專家論證黃帝出生在新鄭 專家認為,黃帝因居住或生於軒轅丘得名。那么軒轅丘在何處?最早的記載是戰國《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史記·五帝本紀·解集》說:“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這就是說,軒轅丘在有熊國即今新鄭市區內。

軒轅黃帝實有其人 黃帝姓姬,號軒轅,人稱軒轅黃帝。中國早期的史籍《國語》、《左傳》都把黃帝說成神話人物。千百年來,黃帝是人還是神,一直是個謎。1973年,湖南馬王堆三號墓出土《黃帝內經》一書,這一謎底逐漸揭開。據台灣著名史學家、台灣軒轅教會會長王寒生和大陸學者餘明光先生研究,這本書成書於戰國時期,公元前168年作為隨葬品埋入馬王堆三號墓,距今有2000多年。兩位老先生對《黃帝內經》進行了注釋和編譯,一致認為《黃帝內經》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治國之本”。他們推斷黃帝不是“傳說中的人物”,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王寒生老先生曾對女兒預言,國內應有姓軒轅的。這一預言後來真應驗了,這家姓軒轅的主人叫軒轅耀,家住江蘇省淮陰市泗洪縣。1993年中華黃帝陵基金會成立時,他覺得應該把自己的姓弄個清楚,於是將自己的姓氏情況寫信告訴了陝西省黃帝陵辦公室。王寒生的女兒、台灣軒轅教會總幹事王麗霞聽到這一訊息後,於1994年4月專程來到陝西黃帝陵與軒轅耀會面,將其父著作的有關黃帝姓氏的圖書贈給軒轅耀。

景區氣候

這裡的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3度,1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一年中最熱的是7月。但在9月26日至10月10日有孔子文化節,可於此時參觀壽丘。

住宿

游壽丘不必住宿,因為它就在曲阜市.可選擇闕里賓館、杏壇賓館。

交通

如果從北京坐火車前往曲阜,可與壽丘站下車,先遊覽壽丘和少昊陵,然後坐5路公共汽車至孔廟。

美食

這裡是孔子的故鄉,當然是孔府宴和孔府家宴最為有名.品嘗孔府宴最好到正規的飯店,比如:曲阜大酒店、闕里賓館和杏壇賓館,品質和價格都較有保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