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直解

黃帝內經素問直解

《黃帝內經素問直解》作者:(清)高士宗著由孫國中、方向紅點校,於2007年3月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素問》與《靈樞》構成《黃帝內經》的整體,該書作者挑選出《素問》中有影響、有代表、有權威的專著,給予白話翻譯註釋,供讀者參考。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黃帝內經素問直解
書籍作者:(清)高士宗 著 孫國中、方向紅 點校
出版時間: 2007-3
字 數: 607000字
頁 數: 748頁
印 次: 2007年3月北京第3次印刷
紙 張: 24.125
包 裝: 平裝
開 本: 32開
圖書售價: 48.00元
出 版 社: 學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成書於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淵源,幾千年來它在防病治病、保健養生方面,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那博大精深的內涵,豐富辯證的哲理,培育出一代代著名的醫學大師。歷代學者對它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其研究領域涉及廣泛,並不斷的開拓創新,形成多種學科研究並進的可喜局面。《黃帝內經》原文是深奧的,今人的白話譯本,很難將其中的微言大義全部譯出,只有認真研讀古人對經文的注釋,才能體悟出其中的玄旨,從而把握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換言之,揭示《黃帝內經》深奧的內部機理,將其中言而未發,發而未盡之義和盤托出,古人比今人講的更多,說的更準,今人之著作於此則多有所失,古代諸家之注釋,正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從而指導我們進行認真的、細緻的、深入的、系統的、全面的研究。
國內研究《黃帝內經》的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洪圖先生在其《黃帝內經研究大成》一書中指出:“《內經》之所以被歷代醫家奉為經典,是因為它不僅包含有豐富而科學的醫學理論、防治醫病的重要原則與技術,同時還從巨觀的角度論證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繫,並且運用古代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課題…。”
《素問》與《靈樞》構成《黃帝內經》的整體,但就其二者之間的關係來說,擬可稱之為《素問》為體,而《靈樞》為用。故後世學醫者,均先攻《素問》,而後《靈樞》易明。西漢淳于意以診籍名標史傳,皇甫謐稱其學皆出於《素問》;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垂萬世辯證論治典範,首稱撰用《素問》,可見《素問》一書的重要性。故本套選刊從歷代《素問》注釋家中,挑選出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最有權威的專著,給今天的研究者導航引路,指迷破疑。

目錄

前言
先生自述
素問直解序靈樞
凡例九條
卷之一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生氣通天論第三篇
金匱真言論第四篇
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
陰陽離合論第六篇
陰陽別論第七篇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卷之二
六節髒象大論第九篇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五臟別論第十一篇
異法方宜論第十二篇
移精變氣論第十三篇
湯液醪醴論第十四篇
玉版論要論第十五篇
論要給終論第十六篇
脈要精微論第十七篇
平人氣象論第十八篇
玉機真髒論第十九篇
卷之三
三部九候論第二十篇
經脈別論第二十一篇
髒氣法時論第二十二篇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篇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篇
寶命全形論第二十五篇
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篇
離合正邪論第二十七篇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陽明脈角論第三十篇
熱論第三十一篇
刺熱第三十二篇
評熱病論第三十三篇
逆調論第三十四篇
卷之四
瘧論第三十五篇
刺瘧篇第三十六篇
氣厥論第三十七篇
咳論第三十八篇
舉痛論第三十九篇
腹中論第四十篇
刺腰痛第四十一篇
風論第四十二篇
痹論第四十三篇
痿論第四十四篇
厥論第四十五篇
病能論四十六篇
奇病論第四十七篇
大奇篇第四十八篇
脈解篇第四十九篇
卷之五
刺要論第五十篇
刺齊論第五十一篇
刺禁論第五十二篇
刺志論第五十三篇
針解論第五十四篇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篇
皮部論第五十六篇
經絡論第五十七篇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氣腑篇第五十九篇
骨孔論第六十篇
水熱穴論第六十一篇
調經論第六十二篇
繆刺論第六十三篇
四時刺逆順論第六十四篇
刺法論第六十五篇(亡)
本病論第六十六篇
標本病傳論第六十七篇
卷之六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五運行大論第六十九篇
六微旨大論第七十篇
氣交變大論第七十一篇
素問補遺
刺法論篇
本病論篇
卷之七
五常政大論第七十二篇
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卷之八
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篇
卷之九
著至教論第七十五篇
示從容論第七十六篇
疏五過論第七十七篇
征四失論第七十八篇
陰陽類論第七十九篇
方盛衰論第八十篇
解精微論第八十一篇

附錄

校正舉例
太極圖
河圖
洛書
太極生卦圖
先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圖
先天六十四卦圓圖
後天六十四卦圓圖
侶山堂素問直解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