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師範學院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一是黃梅戲表演起源及基礎研究。 二是黃梅戲唱法研究,探索黃梅戲發聲技術。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一是黃梅戲的生命力研究。

1.黃梅戲聲腔及其發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黃梅戲聲腔為研究對象,研究黃梅戲花腔、平詞以及色彩唱腔(陰司腔、彩腔、仙腔)的調式、旋律、節奏;研究黃梅戲的語言說白特色;研究其在新時期的發展以及如何打造湖北黃梅戲聲腔特色。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一是研究黃梅戲歷史聲腔特徵和鄂東民歌與早期黃梅戲的關係。二是研究黃梅戲聲腔的演變。三是黃梅戲未來發展研究,打造湖北地方特色,淡化安慶色彩,增強荊楚風韻的黃梅戲聲腔。四是尋求解決黃梅戲男女唱腔不能同度演唱給男聲演唱帶來較大難度的問題。五是研究聲腔性格化問題,塑造具有人物個性的角色聲腔。六是黃梅戲語言說白研究,讓更廣大的觀眾欣賞黃梅戲。
2. 黃梅戲表演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黃梅戲表演藝術為研究對象,研究黃梅戲表演藝術成就;表演程式;形體動作、器樂伴奏、舞美、燈光、服裝、化妝、舞蹈等。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一是黃梅戲表演起源及基礎研究。它是在吸收鄂東地方民間歌舞、蓮箱、高蹺、獅子舞等表演形式的基礎上形成的。二是黃梅戲唱法研究,探索黃梅戲發聲技術。三是研究現代黃梅戲表演形式,促進其對現當代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烘托氣氛,豐富表演。四是黃梅戲表演的人物塑造研究,弘揚黃梅戲表演講究樸實自然,強調人物內心的情感,突出生活性、情趣性和故事性的特色,達到與觀眾產生情感的共鳴。
3.黃梅戲劇目及起源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黃梅戲劇本為研究對象,探尋黃梅戲的起源;研究黃梅戲傳統劇目和現當代劇目文本的思想、情感、結構、語言、人物等;進行劇本創作,塑造具有時代意義、能教育人、感染人的生動人物形象。
本方向的研究內容:一是黃梅戲的生命力研究。黃梅戲由一個地方小劇種變成一個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大劇種,在當今戲曲萎縮的環境下,還會有如此多的觀眾,值得我們去研究。二是黃梅戲的國內外拓展研究。黃梅戲除了中國人喜愛之外,也受到外國人的青睞,黃梅戲自發地傳到了國外,很多國家成立了黃梅戲劇團,如新加坡,黃梅戲已變成了世界劇種。三是劇目的比較研究。黃梅戲劇目對其他劇種的發展也有指導性意義,因為劇目在不同劇種中是可以互相移植的四是黃梅戲起源研究。黃梅戲起源於黃梅,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但迄今還有人在爭論不休,需要進一步加強證明研究。
研究隊伍及成果:
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匯集了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學術骨幹,本中心現有科研人員24人,其中教授4人,國家一級演員、一級編劇、一級作曲4人,副教授2人,二級演員、二級編劇、二級作曲4人,碩士學位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學科人員絕大多數在35至50歲之間。本中心人員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這是一支戰鬥力極強、並實現了本中心快速發展的隊伍,是一支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濃郁的學術氛圍且有良好發展潛力的隊伍,具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創新能力。
2003年以來共出版7部學術專著,教材7部;發表論文223篇;獲各級各類獎項71項;獲得各級各類課題34項,總經費17.9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