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囊薹草

黃囊薹草

黃囊薹草(拉丁學名:Carex korshinskyi Kom.),莎草科、薹草屬下的一個植物種。分布於中國黑龍江、遼寧、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等地,以及朝鮮、蒙古、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黃囊薹草
拉丁學名:Carex korshinskyi Kom.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屬:薹草屬

形態特徵

黃囊薹草黃囊薹草
根狀莖細長,匍匐或斜升。稈密叢生,高15-35厘米,纖細,扁三棱形,下部平滑,上部微粗糙,基部具少數淡黃褐色或紅褐色無葉片的鞘和殘存的老葉鞘,老葉鞘常細裂成纖維狀。葉短於或等長於或稍長於稈,寬1-2毫米,稍堅挺,上面和邊緣粗糙,具葉鞘。苞片鱗片狀,最下面的苞片頂端有的具長芒。小穗2-3 (4) 個,上面的雌小穗靠近雄小穗,最下面的雌小穗稍遠離,頂生小穗為雄小穗,棒形或披針形,長1-2.5厘米,無柄;其餘小穗為雌小穗,卵形或近球形,長5-10毫米,密生幾朵至10餘朵花,無柄。雄花鱗片披針形,長4.5-5毫米,頂端急尖或鈍,膜質,淡黃褐色,邊緣白色透明,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卵形,長約3毫米,頂端急尖,褐色,邊緣白色透明,具1條中脈。果囊斜展,後期稍叉開,橢圓形或倒卵形,鼓脹三棱形,長3-4毫米,革質,鮮黃色,平滑,具光澤,脈不明顯,基部鈍圓,頂端急縮為很短的喙,喙口斜截形或微缺。小堅果緊包於果囊內,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2.5毫米,灰褐色,頂端具小短尖;花柱基部稍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7-9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產地分布

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生於草原、山坡或沙丘地帶,海拔700- 1300米。也分布於朝鮮、蒙古、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