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吻棱鯷

黃吻棱鯷

鯷科棱鯷屬的魚類。分布於非洲南部以及南海等海域,體延長,側扁,長達十餘厘米。銀白色。

簡介

黃吻棱鯷
黃吻棱鯷

黃吻棱鯷(學名:Thryssavitrirostris)為鯷科棱鯷屬的魚類。分布於非洲南部以及南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Natal。

生物研究

對6種棱鯷屬(ThryssaCuvier1829)魚類共21個個體的16SrRNA基因進行PCR擴增,經比對校正得到572bp的基因片段,共檢測到8個單倍型,棱鯷屬6個種所有單倍型之間共存在8個插入/缺失;此外有99個變異位點,其中簡約信息位點87個;多態位點比例為17.3%;序列中轉換多於顛換,轉換/顛換之比為1.6;A+T含量(53.6%)明顯高於C+G含量(46.4%),序列表現出明顯的T偏倚。基於Kimura雙參數法,計算的種間遺傳距離介於0.4%[黃吻棱鯷(T.vitrirostris)與中頜棱鯷(T.mystax)]到11.33%[黃吻棱鯷與赤鼻棱鯷(T.kammalensis)]之間。以日本鯷(Engraulisjaponius)和歐洲鯷(Engraulisencrasicholus)為外群構建的NJ樹和ML樹中,赤鼻棱鯷位於進化樹的基部,是最早分化出來的種;進化樹顯示,黃吻棱鯷和中頜棱鯷關係最近。本研究結果支持形態學得出的赤鼻棱鯷最先分化的結論,認為中頜棱鯷和黃吻棱鯷可能為同一個種,至於漢氏棱鯷(T.hamiltonii)和杜氏棱鯷(T.dussumieri)的分類地位有待進一步確認。

形態

體延長,側扁,長達十餘厘米。銀白色。吻圓鈍,口大,上頜骨延長。腹部具棱鱗。為溫帶和熱帶近海小型食用魚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