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務街道

黃務街道

黃務街道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境西南部。面積32.45平方千米。轄21個居委會,人口3萬人。街辦駐煙臺市連城路黃務立交橋西500米。有中學2處,國小14處。機場路、港城西大街縱橫境內,交通便利。1958年成立黃務公社,1983年屬芝罘區,1984年改黃務鎮。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黃務街道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境西南部。面積32.45平方千米。轄21個居委會,人口3萬人。街辦駐煙臺市連城路黃務立交橋西500米。有中學2處,國小14處。機場路、港城西大街縱橫境內,交通便利。1958年成立黃務公社,1983年屬芝罘區,1984年改黃務鎮。1997年,面積49.7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黃務、上車門、南車門、秦山屯、傅家、劉家、鄭家、張家、套口、篆山、官莊、東里、西里、南里、北里、姜家疃、東林家、西林家、朱家疃、杜家疃、北珠岩、西珠岩、東珠岩、初家臥龍、夏家25個行政村。2000年底,撤銷黃務鎮,以原黃務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黃務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黃務鎮政府駐地。境內地勢北高南低,中東部多丘陵,余為平泊地。主要山有金夼頂、車山、炮山等。大沽夾河流經境內。土壤為棕壤及河潮土。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大櫻桃等。街道辦事處依靠機場路兩側、港城西大街北側有利地勢,拉開了黃務大商貿物流區的框架,重點發展煙臺現代果蔬水產品批發市場、北方漁市、嘉城廣場、瑞康藥業等項目。芝罘區臥龍經濟園區坐落於該街辦。以舊村改造為契機,加快推進城市化建設,開發了高標準、設施齊全的黃務小區,形成了商貿流通、餐飲、休閒、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發展格局。

經濟發展

黃務街道 黃務街道

街道創新發展思路,調整產業結構。要結合本地實際,發揮特色優勢,借鑑先進經驗和做法,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促進黃務街道工業、農業、服務業和特色產業全面發展。依託機場路、連城路、外環路三條交通大動脈,以煙臺現代果蔬水產品批發市場、北方漁市、嘉誠廣場、瑞康藥業、金蘋果商業廣場等為重點,構築起了黃務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框架,逐步成為煙臺市乃至膠東半島一個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以建設新城區為目標,以舊村改造為契機,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房產價格也一路攀升,房地產業在黃務已經成為朝陽產業。2004年經濟總收入12541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05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70130萬元,一、二、三產業比例2.6:58.7:38.7。第一產業從業人員4253人,實現利稅295萬元,利潤265萬元;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071人,實現利稅6649萬元,利潤4546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485人,實現利稅4384萬元,利潤3037萬元。進出口總值4307萬美元,其中出口總值2829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2906.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40萬美元。 

社區建設

黃務街道 黃務街道

黃務街道辦事處進一步明確轄區功能的定位,規劃建設商貿服務區、宜居生活區、生態旅遊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城市發展格局。圍繞“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配合好青煙威榮城際鐵路,魁玉南路、魁玉西路、通林路、河濱路、河濱東路等道路的施工建設,強化道路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快篆山、管莊、杜家等舊村改造的步伐,全面推進套口東西南北里及張鄭劉安置房工程,努力增建街頭遊園、綠化精品。堅持管疏並重,對重點區域和道路進行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截至目前共清運垃圾300多車,清理衛生死角近千處,清除亂貼亂畫萬餘處,整治亂擺攤點20餘處。突出抓好城市建設與管理,提升城市化水平。以紅星美凱龍商場為帶動,重點抓好煙臺首爾廣場、黃務商城、香港豪德集團商貿城、煙臺東方雲計算產業園等項目的洽談和投資建設。進一步推進東珠岩景觀公園及付家《探花祠堂》的文化旅遊。以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為突破口,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在已完成街道及臥龍、三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在其它社區推廣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已建成服務中心的辦公設施,加大工作人員培訓力度,努力為民眾提供優質、快捷、規範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