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袋哥

麻袋哥

麻袋哥,又被叫做愛心破爛王,他們是一群揚州大學的大二男生,利用周末在學生宿舍回收廢品所得來資助藏族學童。他們常背著空麻袋,挨個敲開學生宿舍的門,回收塑膠瓶、廢舊書報等廢品。

摘要

麻袋哥 麻袋哥

麻袋哥

“麻袋哥”,是揚州大學10名學生,每到周末中午都會背著一個空空的大麻袋,走訪各宿舍收集廢品,賣錢資助藏童。

簡介

2011年新學期開始,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的學生公寓裡,經常出現幾個奇怪的大學生,每到周末中午都會背著一個空空的大麻袋,裡面裝滿了從各宿舍收集來的廢舊紙張、過期書籍和喝過飲料用剩的瓶子。

活躍的這批“麻袋哥”,共有10人,來自揚州大學,挨個宿舍收廢品。

到2011年9月10日他們收的廢品已賣掉600多元,其中500元已被寄給了西藏拉薩的一名學童。

事跡

10個男生周末挨個宿舍收廢品

說起收廢品這事兒,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的班長陳晟講了一大堆。

麻袋哥 麻袋哥

2010年剛進揚大時,他和同學們就聽說,儘管國家對西藏的教育很照顧,但藏區一些兒童上學比較困難,有的時常面臨輟學的威脅,那時就想為這些孩子做點兒什麼。2011年揚州大學團委的居老師到藏區掛職,借這個機會,就發動全班同學行動起來,在居老師的介紹下,聯繫援助拉薩市城關區國小的一名貧困兒童,這個想法得到全班同學和學院團委楊晶老師的支持。

8月25日新學期開學,陳晟就和同學們開始了“拾荒生涯”,背著麻袋進宿舍“拾荒”,但起初還有點不好意思,是硬著頭皮向其他院系的同學開口的,“後面就順當了,心理上也沒啥障礙了。”

那段時間,陸續有新生報到,垃圾較多,他們幾乎每天都進一次宿舍;9月後改為每周末一次,涉及範圍以揚州大學東4棟學生公寓為中心,遍及整個文匯路校區。當然,女生宿舍也不放過,這由該班部分女生負責。

陳晟所在的班級有21名同學,每人都參加了援藏行動,其中10名男生都做了“麻袋哥”。

因為自己第一次收廢品時陳晟用的是從家鄉鹽城帶來的粗布麻袋,所以很多同學戲稱他為“麻袋班長”,所在的班級也被稱為“麻袋班”。後來全班都加入這一行動,麻袋不夠用了,有時就用尼龍袋替代。

“麻袋哥”們把廢品收回來當天,陳晟就會把這些東西賣到廢品收購站。到9月10日,他們已在校區完成五次大範圍的收集,現在募集到善款600餘元。

陳晟他們打算每月至少給援助的藏區學童200元,一年資助2000元,如果資金不夠就從班費和獎學金里拿出一部分,第一批善款500元已寄往拉薩市城關區國小的居老師那兒,由居老師轉交給受助的學童。

11名女生輪流充當“知心姐姐”

就在“麻袋哥”們穿梭於每棟學生公寓的時候,班級另外11名女生也沒閒著,她們除了客串幫著“麻袋哥”們進女生宿舍收集廢品外,還組建了一個“精神基金會”,為藏區的貧困孩子提供精神援助。

這個“精神基金會”的原則是班級每個人都參與,每個同學都要定期以寫信、發郵件、通電話等形式,與受助的孩子交流學習和生活狀況,現在已經成立“知心姐姐電話組”、“郵件書信組”和“藏區城關國小動態組”,同時關注同一個藏區孩子,提供精神服務,每學期的相互溝通聯繫最低不會低於五次。

該班團支書王銀銀是此次援助藏童行動的主要策劃人之一。知心姐姐組”主要任務是給藏族貧困學童帶來精神的激勵,以確保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知心姐姐組”每個月從班裡選出兩名女生與藏族學童交流,解決他們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困惑,送上溫馨的祝福和熱切的鼓勵。

目前主要通過居老師和拉薩城關區國小聯繫,精神基金也在試行階段,10月初正式投入工作,到時每周都會有專門的“知心姐姐”與小朋友溝通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