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飯石粉

麥飯石粉

麥飯石粉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一種對生物無毒、無害並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複合礦物或藥用岩石。

麥飯石介紹

麥飯石是一種對生物無毒、無害並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複合礦物或藥用岩石。麥飯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無機的矽鋁酸鹽。其中包括S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TiO2、p2O5、MnO等,還含有動植物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如:K、Na、Ca、Mg、Cu、Mo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約58種之多。

麥飯石粉麥飯石粉

 麥飯石是一種天然的藥物礦石,含有人體所必需微量元素,如鐵、鋅、鉀等。微量元素約占人體重的0.025%,雖然其含量甚微,但是它在人類的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在人體中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體必須不斷的通過各種途徑補充微量元素,以滿足人本生長發育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水平的需要。
麥飯石中含鋁矽酸鹽類(長石),對色素和細菌有吸附能力,如果將麥飯石研成粉末,可以增強離子溶出和吸附作用。用麥飯石處理水會使水變成帶±電原子團的水,能吸附水中游離子,可溶出對人體和生物體有用的常量元素K、Ca、Mg及Si、Fe、Zn、Cu、Mo、Se、Mn、Sr、Ni、V、Li、Co、Cr、I、Ge、Ti等微量元素,麥飯石在水溶液中還能溶出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

麥飯石粉用水浸泡後,可以容出鉀、鈉、鈣、鎂、矽、猛、鈦、磷等人體所必需的近20種元素和礦物質,可達到礦泉水的標準。長期飲用可增強肌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身體抗感染能力。同時中華麥飯石對鎘、鉛等對人體有害的元素以及細菌團具有較強的吸附率,對大腸桿菌的吸附率在95以上。

一.麥飯石的出產地與加工

內蒙古、遼寧阜新、山東(主要分布沂蒙山區蒙陰縣蒙山周邊、青島舞旗山、泰安)、黑龍江(齊齊哈爾碾子山區多有分布)、新疆、河南、河北以及南方部分地區。各地儲量不同,其中北方儲量最大。各地所產麥飯石品質差別較大,其中以山東、內蒙古為佳,當地石質較好,可以進行雕刻等加工。有些地區的麥飯石由於形成年代比較晚,石質較稀鬆,只能碎化處理後重新壓製成型。
麥飯石粉是由麥飯石原礦經過篩選,粉碎,分級加工而成的粉末,麥飯石粉用途廣泛,麥飯石原礦按特定工藝生產的80-100目、100-120目、150目、200目、325 目、400 目、600 目、 800 目、 1250 目、 2000 目麥飯石粉廣泛套用醫療保健、食品、飲料以及水質淨化、污水處理、防腐、防臭、保鮮、去污、瓷器製作以及種植業和養殖業等領域。為了滿足不同行業的要求,我廠可根據客戶特殊要求,來生產不同規格的產品。

二.麥飯石發現的歷史過程

麥飯石首次使用的是在中國,距離現在1300年前的北齊,有位叫馬柌明的人,他把一種石頭有大火燒紅後丟在醋里,然後撈出醋里剝落下來石頭的碎片,曬乾後捻成粉末,再和醋調和,塗抹毒瘡和皮膚病,效果很好。那以後大家開始注意他了,這種石頭呈土黃或青灰色,但是石頭表面都有一顆顆白色的顆粒,很象大麥飯糰,所以,大家稱之為麥飯石了。
公元11世紀(大約是1061年)宋朝的《本草圖經》把麥飯石作為藥石記載下來。 大約在距今800年前,宋代醫學家李迅對麥飯石的生境與特徵有過較詳盡的描述:“麥飯石,處處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鵝卵,或如盞,或如餅,大略狀如一團麥飯,有粒點如豆如米,其色黃白,但於溪間麻石中尋有此狀者即是”。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記載“麥飯石甘、溫、無毒。主治一切癰疽發背”。此外,中國1921年和1969年出版的《中華醫學大辭典》,1953年出版的《普濟方》,1957年出版的《本草綱目的礦物史料》和近年出版的《李時珍研究》等書中,對麥飯石均有記述。
清朝時候,麥飯石沒有名氣,連藥膏都不流行了,麥飯石就這樣銷聲匿跡了400年來,究竟是何原因,從史料上已很難考證,只是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古時有中嶽山人呂子華世傳秘方麥飯石膏,治皮膚癰疽,背瘡甚效。河南一地方紳士要索為己有,呂子華拒而不獻。這個紳士又勾結河南地方官吏,以重刑逼之,呂子華寧死不傳,慘遭其害。後業醫者聞之無不駭懼,故而對麥飯石棄而不用。久而久之,後人知其名,無其藥。知其藥不識其石,麥飯石因此而不見於記載。

三.麥飯石的套用

在50年代末,日本曾發現麥飯石,是因為岐阜縣有位苦於心瓣膜症的人,村里傳說山上的石頭功效異常,所以他將一切生活用水都用該石頭處理。後來,病症不知不覺消失了,心臟竟然恢復正常,於是他將石頭拿到研究所里,從而引發了科學的研究。掀起了麥飯石的熱潮。
在日本現有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麥飯石研究會等組織,麥飯石被廣泛套用於飲水淨化與污水處理,製成人工礦泉水,用於食品飲料或沐浴強身。認為飲用麥飯石水,可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增加食慾,促進循環,有助於排除因環境污染而蓄積於人體內的有害物質,使細胞淨化。長期飲用可收到延年益壽之效。因此,日本人把麥飯石譽為“細胞洗滌劑”。此外,日本在蔬菜水果保鮮、動物養殖、植物栽培、冰櫃除臭等方面也套用麥飯石。此外,美國、法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一些科研單位和企業,也已同中國在開發中華麥飯石方面進行經濟和技術貿易合作。
中國科委也十分重視麥飯石的研究開發工作,於一九九O年完成《開發麥飯石基礎性研究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麥飯石的發展套用在中國也正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
據李時珍於《本草綱目》石部第十卷,對麥飯石的名稱,顏色,形狀,結構,產出的地貌條件,原岩等均做了詳細的描述,概括為如下三點:1. 麥飯石以象形而命名。“如握了一團米飯,有顆粒如豆如米,其色黃白”。2. “麥飯石處處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鵝卵,或如蠱,或如餅”。3. 溪間麻石中尋有此狀者,即是。左方雲,“曾作磨者佳,誤矣,此石不作磨。若無此石,但以舊面磨近齒處石代之,取其有麥性故耳。” 從這些描述來看,等粒結構的中酸性侵入岩——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石英二長岩等(有的地區,俗稱麻石,新鮮岩石可作磨),處於山溪中半風化黃白色的礫石,即為麥飯石,岩石風化後確實象麥飯糰。所以稱之為麥飯石。
麥飯石後經國家科委正式科學命名為:原生石英二長岩經表生地球化學作用,風化蝕變後,形成形似麥粒和飯粒的集合體,原生主要造岩礦物由架礦矽鹽酸轉變成層壯矽酸鹽,形成新的粘土礦物組合,層狀次生粘土礦物的綜合物化性質,即表現為麥飯石吸附,溶出,調節水的PH三大功能。
麥飯石的組成:
麥飯石是以矽酸、氧化鋁為主要成分。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鐵、鈣、錳、鎂等無機物構成的火成岩。有風化、粘土化長石的斑晶和石英結晶鑲嵌於淡黃褐色的石基中,其中有因黑雲母被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鐵,構成了鬆散的外觀。
麥飯石含有的成分(根據藥學博士益富壽之助的分析):
1)氧化亞鐵1.29%;(2)氧化鐵1.40%;(3)無水磷(磷酸酐)0.26%;(4)氧化錳0.02%;(5)鎂3.55%;(6)鉀3.19%;(7)吸附水1.10%;(8)氧化鈣2.00%;(9)鈉3.16%;(10)鈦0.30%;(11)結合水0.90%(+)。而且,麥飯石不含放射能。(岐阜藥科大學放射科檢定。)
關於含重金屬砷問題,前者依照日本藥局處方國家對天然矽酸鋁純度試驗為準,後者根據日本藥局處方第八藥局砷試驗法,GUTZIT法進行檢定,其結果為:重金屬40ppm以下、砷4ppm以下,均在允許值以下。
這當然可以說麥飯石的組成是無毒的,作為內服藥是合格的。

四。麥飯石粉產生遠紅外線的作用

遠紅外線對人的健康有著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可加速血液循環,改善腦組織微循環狀況,使腦細胞得以充分的氧氣及養料供給,加強新陳代謝,使大腦皮層失衡狀況得以改變,加深抑制過程,起到鎮靜、安眠作用。並且對循環系統也得到調節,人體吸收大量遠紅外後的熱效應可使皮膚溫度升高,刺激皮內熱感應器,通過丘腦反射使血管平滑肌鬆弛,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並引起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血管張力降低,使小動脈、毛細動脈及毛細靜脈擴張,促使血流加快,從而帶動人體大循環的加快,由於血流加快,使大量遠紅外能量被帶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作用到微循環系統,調節了微循環血管的收縮功能,使纖細的管徑變粗,加強血液流動,瘀滯擴張的血管變滯流為線流,這就是遠紅外對微循環血管的雙向調節。最重要的是還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遠紅外加速循環,使代謝更加旺盛,提高機體組織器官功能,延緩器官衰退進程,經常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達到人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電氣石含有各種天然礦物質,其中有許多與人類必須的礦物質相同。借著微弱電流的作用,礦物質容易被吸收,是極佳的礦物質來源。
上述電氣石的優點並非單獨作用,而會發揮複合作用,產生各種效果。下面舉例詳細說明縮小水分子束,能使水美味健康的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