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景軒

麗景軒

麗景軒是儲秀宮後殿,殿東西兩側各有耳房3間。目前是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而且有溥儀生活展。

基本信息

簡介

麗景軒麗景軒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麗景”即美景之意。

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台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台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殿東西兩側各有耳房3間,卷棚硬山頂。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額曰鳳光室、猗蘭館,與儲秀宮、麗景軒圍合成一個狹長的庭院,庭院南側東西各有水井一眼,其上原有的井亭已無存。

據載,清晚期慈禧太后當初入宮為嬪時曾居住在此,並為鹹豐帝生下了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壽時再次入住於此,將儲秀宮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並在室內建起小戲台。現室內陳設皆為遜帝溥儀時的西式家具、鋼琴和餐具。

往事

掌燈·麗景軒掌燈·麗景軒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鹹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后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壽,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台。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狀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溥儀在宮中過的是一種中西合璧的生活,餐廳內既有中式桌椅,又有西餐用具和玻璃吊燈。溥儀退位後,飲食生活雖不能與昔日相比,但仍放不下遜帝的架子,講究排場。現陳列的是溥儀用餐的情景,依據1924年溥儀出宮後《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

麗景軒在紫禁城的位置麗景軒在紫禁城的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