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太清宮

鹿邑太清宮

鹿邑太清宮,位於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鎮,舊名“厲鄉曲仁里”,是我國古代傑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史載,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建,始名老子廟。唐高祖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並延續至今。近年來,鹿邑縣對老子誕辰處及其外圍進行重新修建,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

歷遭磨難

鹿邑太清宮鹿邑太清宮

唐末黃巢起義,太清宮毀於兵事。宋真宗年間重建,又撥國庫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宮,規模比唐時有加。重修時並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會真橋記”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後,真宗皇帝親率滿朝文武來太清宮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贊”碑,通高八米,寬二米,二龍幡伏於碑首,神龜支撐碑下,為真宗御製御書並篆額的“三御碑”,且書法秀美,石質堅細,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宮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後屢修屢廢,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記。元代中統年間,皇帝又頒發了聖旨和執照,對太清宮予以保護,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時,規模尚十分可觀,然與唐宋盛時相比,僅存“十一於千百也”。與清時相比,又是僅存“十一於千百也”。太清宮現存主體建築太極殿五間,鐵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宮僅存清代建築三聖母殿五間,娃娃殿三間,宋碑一通。

老子廟

鹿邑太清宮鹿邑太清宮

據《後漢書》和《鹿邑縣誌》記載,太清宮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廟。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並立老子祠碑。《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建祠堂,稱紫極宮。武后武則天於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為先天太后,擴建李母廟為洞霄宮,俗稱後宮,其規模相當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兩度親渴老子廟,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為高上大道,金闕天皇大帝,親為《道德經》作注,御筆全文鎊立《道德經注》碑一通。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相傳,當時前宮祭祀老子,後宮祭祀李母。兩宮相距一里,中間隔有一河,曰清靜河,河上有橋,橋曰會仙橋。前宮住道士,後宮住道姑。兩宮相商事宜,則以雲牌傳示,不允私自來往,其規矩之嚴猶如皇宮。前宮午門聳立,御道直坦,院內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嶽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將太極殿環抱其中。唐王室將太清宮奉為家廟,所以其建築風格頗類長安王宮。占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樓台殿閣六百餘間,其氣勢宏偉壯觀,建造精緻華麗,金碧輝煌。

宋時重建

鹿邑太清宮鹿邑太清宮

宋帝好道,宋真宗趙恆自稱道君皇帝,撥國庫銀重建太清宮,規模比唐時更大,並於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親率群臣朝拜太清宮,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碑、會真橋記等碑刻。在這期間,太清宮盛極,來往不絕的不僅有達官貴人,騷人墨客也常來此流連駐足。謝靈運、李白、杜甫、蘇轍、范仲淹、歐陽修等都曾在這裡留下尊老崇道、詠物狀景的珍貴詩篇。此時的太清宮名聲遠揚。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楊尚昆、胡耀邦、張愛萍、楊得志、朱鎔基、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先後遊覽了這塊聖地。

再次遭難

鹿邑太清宮鹿邑太清宮

到了宋末,靖康之亂給太清宮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建築都毀於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氣大傷。元朝統一後,重視道教,朝廷頒布保護太清宮的令旨,明確規定太清宮、洞霄宮屬國家保護,規定在太清宮方圓四十里內的土地、樹木及一切財產屬太清宮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宮一帶屢患水災,大部分建築被毀。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極殿,但規模已遠不如昔日,較之於唐宋,僅存什一也。

現代考古

鹿邑太清宮鹿邑太清宮

1997年,考古專家在太清宮發掘出一處含龍山文化遺址、西周墓葬、東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馬坑、唐宋建築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築的大型文物古蹟群。該遺址時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餘名考古專家指揮近百名民工還對太清宮前、後宮周圍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進行了挖掘,發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宮遺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隨後,60餘位來自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歷史所及全國最知名的考古專家和老學專家雲集鹿邑,研究這次挖掘成果,一致認定,發現的大量祭祀器具證明歷代祭老在太清宮、祭李母在後宮,同歷代文獻記載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評為199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從而載入史冊,震驚海內外。

詳細地址

太清宮鎮太上老君像,吸引眾多旅遊者。太清宮鎮太上老君像,吸引眾多旅遊者。

鹿邑縣太清宮的祥細地址為:周口市鹿邑縣城東5公里的太清宮鎮的東北隅。在國家大力扶持下經過鹿邑縣各級領導的努力,太清宮鎮已以一個嶄新的形像屹立於鹿邑縣的東方。太清宮鎮老子誕辰處以及外圍重修建一番,成為一個很好的旅遊勝地(見圖片)

311國道從太清宮山門前通過

鄭州開封到鹿邑太清宮自駕車路線:

走京廣(大廣)高速—永登高速至鹿邑縣下高速—迎賓大道—311國道—太清宮。

亳州到鹿邑太清宮自駕車路線:

走311國道—太清宮

周口到鹿邑太清宮自駕車路線:

周口方向:走商周高速—永登高速至鹿邑縣下高速—迎賓大道—311國道—太清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