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膠粥

鹿角膠粥

鹿角膠粥是粥的一種,用大米和木耳做成的。

來源

《本草綱目》

原料

鹿角膠15~20克 粳米100克生薑3片

製作

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後,放入鹿角膠、生薑同煮為稀粥。

用法

每日1~2次。3~5天為一療程。

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適用於腎氣不足所致的陽痿、早泄、遺精、腰痛、婦女子宮虛冷、不孕、崩漏、帶下等。

宜忌

陰虛火旺、口乾舌燥、尿黃便秘或感冒發熱者忌服。適宜於冬季服用。

粥義解說:鹿角膠,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頭角煎熬而成的膠塊,以切面整齊、平滑、棕黃色、半透明、無腥臭氣者為佳,主產於東北三省及北京、上海等地。

中醫認為,鹿角膠性味甘、鹹而溫,入肝、腎經,有補肝腎,益精血,止血之功,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陽萎早泄,女子宮寒不孕,虛寒血症,以及陰疽內陷等症。《本草匯言》言"鹿角膠,壯元陽,補血氣,生精髓,暖筋骨之藥也。前古主傷中勞絕,腰痛消瘦,補血氣精髓筋骨腸胃。虛者補之,損者培之,絕者續之,怯者強之,寒者溫之,此系血屬之精,較草木無情,更增一籌之力矣"。同大米煮粥服食,更增其補益強陽之力,故《本草綱目》言"鹿角膠入粥食,助元陽,治諸虛",這既是李時珍經驗之談,驗之臨床,又確具效驗。若能配合具有溫補之力的羊肉、蓯蓉類同煮,可增強鹿角膠補益之力。

注意事項

1.鹿角膠系溫補性藥粥,適用於冬季服食,夏季不宜選用。使用時以3-5天為1療程;

2.陰虛火旺,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小便短黃,或感冒發熱者,不宜選用。

中藥方劑之鹿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