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鹽城市區河東部,成立於1992年7月,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成功獲批鹽城綜合保稅區,2014年躋身江蘇省131家開發區第16位,是江蘇長江以北首家實現“千億工業銷售、百億財政收入”的開發區;2015年7月,被確定為中韓鹽城產業園核心區,擁有中國沿海汽車城、韓資工業園、鹽城綜合保稅區、鹽城未來科技城、韓國社區5大功能平台。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鹽城大市區東南部,成立於1992年,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轄區面積200平方公里,下轄1鎮、1個街道,常住人口20萬人,2010年獲批國家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成功獲批國家級鹽城綜合保稅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江蘇長江以北首家實現“千億工業銷售、百億財政收入”的開發區;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特色示範基地、江蘇省唯一韓資密集區、沿海台資新高地、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以汽車產業為支柱,智慧型裝備、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軟體及服務外包、光電光伏、IT等新興產業為主導,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為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東風悅達起亞、悅達專用車、奧新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3家,韓國現代、法國佛吉亞等汽車零部件及高端裝備企業150多家,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投資建設的鹽城國際汽車試驗場一期正式投入使用,悅達汽車廣場開工建設,每年9月份舉辦的鹽城汽車博覽會,成為中國汽車業四大知名會展平台。2014年,東風悅達起亞公司銷量達64.6萬台,穩居國內同行業第8位,2017年產能將突破100萬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第一輛碳纖維新能源汽車2015年1月20日在奧新公司下線,到2017年將形成15萬輛純電動車產能。通過3-5年發展,將形成汽車整車、零部件及汽車服務業銷售“三個千億”規模,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知名的汽車製造出口基地、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光伏光電和LED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集聚了天合光能、立德照明、正崴集團等20多家企業,形成太陽能光伏、LED照明產業鏈和光顯示等3大產業集群,積極創建國家級分散式光伏發電示範區、光電產業研發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致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光電產業製造高地和“中國東部光谷”。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東風、悅達、貝業、勝天等眾多物流企業貨聯九州,總部經濟、電商物流、創新創意創業蓄勢待發。供電供熱、天然氣管網、污水處理、港口物流、移動通信、公共運輸等實現全覆蓋。建有新能源汽車、光伏光電2個產業研發平台,4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家公共研發檢測機構,70個企業研發機構。集聚科技銀行、達泰基金、金榜擔保、悅達匯金科貸等金融機構20多家,為企業技術創新、做大做強提供一流的投資環境。

2014年全區工業開票銷售1200億元,GDP300億元,財政收入140億元,公共預算財政收入32億元,綜合實力排名位居江蘇131家省級以上開發區第16位,是鹽城開放水平最高、經濟發展最快、產業輻射最強的重要增長極。

產業體系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區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導,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軟體及服務外包、光電光伏及LED等新興產業為重點,機械裝備、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是開發區的支柱產業,目前區內有整車廠3家,汽車零部件企業65家,形成了“一小、一大、一特、一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格局。“一小”就是與韓國現代起亞公司合作生產的東風悅達起亞乘用車,目前正在規劃建設汽車三工廠,到2015年將形成80萬台的產能,成功躋身世界汽車製造規模前10強城市行列;“一大”就是由中大集團生產的大型客車,年產銷在3000台左右,正在向1萬台目標進軍;“一特”就是由悅達集團與日本富士重工合作生產的垃圾運輸車、掃雪車、電動觀光車等特種專用車,今年產能將突破3000台;“一新”就是由東風和中大正在投資建設的奧新新能源電動汽車,建成後將形成5萬台的綜合生產能力。

經濟發展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1年,全區上下以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為新的起點,深入開展“重大項目突破年”活動,真抓實幹,拼搏奮進,各項指標呈現出全面攀升的強勁態勢。完成GDP168億元、增長23.6%;財政收入72.3億元、增長45.1%,其中 一般預算收入20.2億元、增長95.4%;實際到帳外資2.3億美元、增長39.6%;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30.2%,其中工業固投78億元、增長2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0億元、增長35.8%,全面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今後一段時期,開發區總體目標定位是:“躋身全省前十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具體分“四步走”:一年發展速度領跑蘇北(2012年),二年進位爭先趕超南通(2013年),三年奮力躋身全省十強(2014年),四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2015年),確保“十二五”末,主要經濟指標在2010年基礎上翻兩番以上,發展水平達到省定基本現代化目標值,把開發區建成全市新特產業的集聚區、創新開放的試驗區、生態宜居的新城區、現代化的示範區。

產業規劃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產業園區作為新特產業發展的載體平台,堅持以高定位、以特取勝、以新爭優、以快補晚、以乾為先,突出完善園區產業集聚、科技創新、開放帶動、基礎配套和投融資運作等5大功能,加速集聚項目、資本、技術、信息、人才等5大要素,讓各專業園區功能更全、特色更特、品牌更響、輻射更強,推動新特產業的快速集聚和擴張,力爭在“十二五”末打造3-4個100億元以上產出的專業園區。已規劃的產業園區包括: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光電產業園、國際軟體園和服務外包基地、綜合保稅區、上海漕河涇新興開發區鹽城分區、韓資工業園、日資工業園、新城中心、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等。

交通物流

江蘇唯一同時擁有海港、空港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

公路:沿海高速、鹽徐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三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距上海僅兩個多小時車程。

港口:開發區距國家一類口岸大豐國際深水海港20分鐘車程,已開通至韓國釜山、仁川及台灣基隆港、日本門司港、長崎、博多、俄羅斯海參崴的國際航線和上海、大連等地的國內航線。鹽城的射陽港、濱海港、陳家港也在擴建之中。

航空:開發區距國家一類口岸鹽城南洋國際機場15分鐘車程,每周30多個航班直飛。已開通韓國、香港、台灣、北京、廣州、長沙、昆明、桂林、大連等航線,正積極籌劃開通至日本的航班。

鐵路:作為國家級幹線的新長鐵路縱貫境內,從開發區5分鐘可達火車客貨站。鹽滬高鐵2014年左右建成,開通後鹽城至上海只需1小時車程。

人力資源

全市擁有5所高等院校,44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可為企業定點培養3萬名大學生和8萬名成熟的專業技術工人,人力成本低廉。區內2所本科院校和1所技師學院,有在校生5.99萬人、每年畢業生達1.42萬人。擁有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國際投資創業基地等多所國家級、省級研發中心。憑藉鹽城人力資源豐富和職業教育發達的優勢,開發區人力資源成本相對低廉,用工服務保障措施紮實,能夠滿足區內企業的各類用工需求。

現有產業

1、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中大客車、富士重工悅達特種車、奧新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共同打造長三角經濟圈內距上海最近的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2、光電產業:重點鼓勵LED原材料、圖形、外延片和晶片、封裝、套用模組,太陽能光伏材料、電池、組件及相關生產設備、套用產品、倉儲物流等項目,全力打造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中國光谷”。

3、軟體及服務外包產業:以軟體開發、IT軟體信息外包服務、物聯網、數碼動漫、創業創意、高科技產業、教育培訓的軟體及服務外包產業。

4、動力機械產業:以減速機、液壓機以及汽油機、柴油機、壓縮機、大馬力拖拉機為支柱的動力機械產業。

5、基礎裝備產業:以數控工具機、泵閥為核心的基礎裝備產業。

6、高檔紡織服裝產業:以香港福田、啟新、德國亞曼、黛安芬、中國馳名商標亨威為核心的高檔紡織服裝產業。

7、城建服務業:鼓勵發展大型商貿業、餐飲、娛樂等服務業、大型物流業、高檔酒店(賓館)服務業、汽車服務業、總部經濟、 商務服務業及其他服務業,全力打造智慧型、生態型、節能型、低碳型、宜居型的汽車名城。

生態基礎功能

區內道路、水、電、蒸汽、燃氣、通訊、污水處理、場地平整等“十通一平”條件齊備;建有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新嘉源人才公寓,能夠滿足各類企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居住需求;區內擁有全市第一家園林式五星級賓館-迎賓館和鹽城國際會展中心、天山體育公園;建有綠地天成苑、涌鑫商業綜合體、洲際逸品等一批中高檔樓盤;歡樂谷、美食街、體育館等項目在建;建有開發區中學、鹽城市第三國小、開發區幼稚園及東方友誼醫院、廉租房、敬老院等。

交通快捷便利開發區距離鹽城大豐國際深水海港只有30分鐘車程,距離鹽城南洋國際機場10分鐘車程,境內瀋海高速、鹽徐高速、新長鐵路、通榆運河貫穿其中,成功融入上海2小時經濟圈。

人力資源

:開發區境內的鹽城師範學院、鹽城工學院兩所高等院校和鹽城技師學院以及全市的44所中等職業技術學院,每年可為企業輸送8萬多名成熟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

服務保障

建有國家級綜合保稅區、直通式海關監管點、保稅物流中心,可為外向型企業提供24小時“零障礙”通關服務;項目審批大廳一站式視窗服務,並實行項目幫辦制,提供全程跟蹤服務。

鹽城處於北亞熱帶向南暖溫帶過渡區,海洋性暖濕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年平均日照達2800小時,平均氣溫14.2℃,年均降水量900mm,無霜期217天左右。2014年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稱號。2014年前三季度PM2.5月平均濃度在江蘇最低,空氣優良天數居江蘇第一,環保部發布的9月份全國74座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鹽城躍居第四,僅次于海口、舟山、拉薩,是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