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陟堂集(共3冊)/清初嶺南佛門史料叢刊

內容介紹

《鹹陟堂集(套裝共3冊)》主要內容:嶺南佛門是中國佛教的濱海法窟,名剎林立,高僧輩出。歷代的大德上人,繼承了“以華情學梵事”(宋釋贊寧語)和“以忠孝作佛事”(宋釋宗杲語》的優良傳統,在人間化的實踐中發揚高風喜節,光耀鄉邦,垂範後世。
明清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禪林也風起雲湧。《遺民所知傳》早已指出:“明之季年,故臣莊士,往往避夜浮屠,以貞厥志。”甲申(二八四四》之後,男女遣民逃禪成風,逐步形成愛國愛敎的三大中心:江南有蘇州靈嚴寺的弘儲法師(二八零五至二八七二),滇南有鷄足山的擔當法師(一五九一至二八七三》,嶺南則有海雲寺的天然法師(二八零八至二八八五》。後者將弘法護生與忠孝節義結合起來,言傳身敎,不遺餘力,成為十七世紀嶺南佛門的精神領袖。在天然法座周圍,集結著大批志士仁人式的社會精英,他們的死生去就和翰墨詩文,使濱海法窟放出世紀之光,與唐代曹溪道場的興起前後輝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