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山道教造像

鶴鳴山道教造像

鶴鳴山道教造像石刻開鑿於唐宣宗年問,現存5 龕(近年又有發現,傳為18龕),61個不同人物造像。它是中國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均將它們列入章目重點介紹。

概述

位於劍閣縣城東1里鶴鳴山。鶴鳴山又名東山,相傳道教始祖張道陵學道於此。山上有道教造像數十尊,一尊露天,余皆刻於龕內。露天一尊為圓雕立體像,頭上有髻,面頤豐滿,形象古樸。造像以高2米的長生保命天尊像為代表作,足穿道靴,身著寬領大袖道袍,神態肅穆,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造。另有浮雕甲冑武士像多組,每組五、六身,兩眼圓睜,姿態雄偉。

歷史

山上古有重陽亭建於唐大中八年(854年),後圮,今亭為後人修復。石壁間有李商隱撰《劍州重陽亭銘》碑,碑側有明劍州知州李壁跋,簡述重立此碑之經過。顏真卿《大唐中興頌》石刻,是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隆慶府通判吳盱從語溪拓來翻刻。明萬曆十年(1582年)劍州知事陸宗凱,見文字風化模糊,又依舊刻加深,恢復宋刻舊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