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團村

鴨團村

鴨團村委會現有農戶1308戶,共有鄉村人口5068人,其中男性2640人,女性2428人。 鴨團村委會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1198平方米,擁有教師27人,在校學生324人,距離播樂中學6公里。 鴨團村委會建有黨總支部1個,建有黨支部9個,共有黨員87人,少數民族黨員3人,其中男黨員81人、女黨員6人。

村情概況

鴨團村委會隸屬霑益縣播樂鄉,地處播樂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沙石路,交通相對方便,距縣城60公里。東鄰奴革村委會,南鄰小海村委會,西鄰沙石嶺村委會,北鄰炎方鄉母官。轄大偏山、小口子、被卡、魯海、團山、鴨團、上莊子下村上莊子上村、下莊子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308戶,有鄉村人口5068人,其中農業人口5068人,勞動力3198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88人。全村國土面積43.8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以及烤菸、當歸等經濟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018畝,人均耕地1.21畝,林地28742.4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8元。鴨團村委會屬於溫飽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鴨團村鴨團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018 畝(其中:水田1426畝,旱地4592畝),人均耕地1.21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和烤菸、當歸等經濟作物;擁有林地28742.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蘋果、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73.6畝;草地799.2畝;荒山荒地178.8畝,其他面積29682.1畝。有煤、鐵、膨潤土等

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鴨團村委會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沒有路燈。全村有904戶通自來水,有178戶飲用井水,有19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有1274戶通電,有30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6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2戶 。鴨團村委會到鄉政府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小部分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拖拉機21輛,機車16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6畝,有效灌溉率為8.5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畝。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1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鴨團村委會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鴨團村委會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3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47萬元,占總收入的42.5%;畜牧業收入1087萬元,占總收入的4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215頭,肉牛268頭,肉羊1235頭);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254萬元,占總收入的11.4%;工資性收入165萬元,占總收入的7.3%。農民人均純收入265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6人(占勞動力的11.14%),在省內務工308人,到省外務工38人。

特色產業

鴨團村委會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6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1%。鴨團村委會目前正在發展中藥材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當歸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文化教育 基層組織

鴨團村委會現有農戶1308戶,共有鄉村人口5068人,其中男性2640人,女性2428人。其中農業人口5068人,勞動力2428人。鴨團村委會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068人, 彝族128人,回族2人、哈尼族3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025人,參合率9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鴨團村委會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104戶,占農戶總數的87%。
鴨團村委會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1198平方米,擁有教師27人,在校學生324人,距離播樂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6人,其中小學生324人,中學生182人。全村委會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鴨團村委會建有黨總支部1個,建有黨支部9個,共有黨員87人,少數民族黨員3人,其中男黨員81人、女黨員6人。鴨團村委會黨總支部2006年被評為播樂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兩委”班子由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副主任、委員組成,下設大偏山、小口子、被卡、魯海、團山、鴨團、上莊子下村、上莊子上村、下莊子9個村民小組。村委會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130人。

發展重點

鴨團村委會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村經濟基礎差,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較低;土地貧瘠,高穩產農田面積所占比重太低,農業基礎設施嚴重滯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脆弱,農業基礎設施現狀與現代農業生產需求之間反差極大,水資源緊缺,農業增效鋼性投入比重較大;經濟結構單一,傳統農業占主導地位,農業綜合效益不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舉步維艱;人口綜合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等、靠、要”思想嚴重;進村道路及村莊道路均未硬化,交通不便;各村校校舍設施落後;村民業餘活動場所需改進。 
鴨團村委會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穩糧、強煙、興藥,大力發展養殖業及勞務輸出業。即: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穩步發展糧食產業;加強農田基礎建設,鞏固提升烤菸產業;加大引導扶持力度,做強做大畜牧產業,達到戶均一頭牛、五頭豬、四隻羊;加強龍頭基地建設,培育壯大藥材產業,大力增加中藥材種植面積,建設上莊子、被卡中藥材種植專業村;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發展壯大勞務產業。同時,加強道路建設,改善交通環境;加快農田水利化建設,提高農田水利化程度;加強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全面改善民眾生活條件;加強電力、廣播、通訊建設,逐步實現村村通廣播、戶戶看電視,手機信號覆蓋率達100%;全面落實“素質工程”,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