鴝

拼音:qú,筆畫:10,釋義;〔~鵒〕鳥,能模仿人說話。亦稱“八哥兒”;鳥類的一屬,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鶇屬(Turdus)典型的新大陸鶇,尤其是美洲鶇(T. migratorius),長25公分(10吋),上體灰褐色,胸赭色,在北美各地繁殖,築堅實的杯狀巢,由淤泥黏合而成。

基本信息

​文字釋義

基本釋義

鴝

鴝 拼音:qú繁體字:鴝 部首:鳥,部外筆畫:5,總筆畫:10 ; 繁體部首:鳥,部外筆畫:5,總筆畫:16

五筆86&98:QKQG倉頡:PRPYM

筆順編號:3525135451四角號碼:27627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E32

基本字義

--------------------------------------------------------------------------------

● 鴝

(鴝)

qúㄑㄩˊ

◎ 〔~鵒〕鳥,能模仿人說話。亦稱“八哥兒”。

◎ 鳥類的一屬,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

◎又《集韻》居切,音冓。鳥聲,雉鳴也。

例:三候雉始鴝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引自好搜百科 小寒 )

English

--------------------------------------------------------------------------------

◎ mynah; Erithacus species (various)

鳥類信息

鴝

robin與歐亞鴝(Erithacus rubecula)相似的鶇或類似鶇的多種鳥類(屬雀形目〔Passeriformes〕鶇科〔Turdidae〕)。聊鶇包括亞鴝屬(Erithacus)、林鴝屬(Tarsiger)以及少數近緣屬,約十餘種。代表種為歐洲鴝,在歐洲繁殖;體豐滿,長14公分(5.5吋),喙小,上體褐色,腹白色,面和胸赭橙色;全年可聽到其高音調的鳴聲;在洞穴或裂縫內營巢。印度鴝(Saxicoloides fulicata)長約15公分(6吋),羽衣黑色,有白色肩斑,下體有淡紅塊斑。鶇屬(Turdus)典型的新大陸鶇,尤其是美洲鶇(T. migratorius),長25公分(10吋),上體灰褐色,胸赭色,在北美各地繁殖,築堅實的杯狀巢,由淤泥黏合而成。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鶲科(Muscicapidae)數種沒有親緣關係的地面取食的鶇狀鶲類亦俗稱robin。如澳大利亞眾所周知的緋紅鴝鶲(Petroica multicolor)高11公分(4.5吋),呈黑、白和鮮紅色。 鴝歐亞鴝,拉丁學名Erithacus rubecula,European Robin, 在歐洲常被簡單的叫做鴝,為一種雀形目小型鳥類,身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如:鴝鵒(又叫“八哥兒”,全身黑色,頭及背部微呈綠色光澤,能模仿人說話);鴝眼(鴝鵒眼)

拼音是go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