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紋漆食盒

鳳紋漆食盒,貴族奢華生活的物證。

名稱

中文名稱:鳳紋漆食盒

英文名稱: Lacquer food box with phoenix design

介紹

這件漆盒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以木為胎,內壁髹紅而外表塗黑漆,黑地上繪出紅色鳳鳥圖案。內壁上墨書"君幸食"三字,明白地告訴人們它的用途,而盒外壁底部的"六升半升"題銘又標出了它的容量。
或許是為了彌補木胎的厚重,聰慧的工匠用飽蘸激情的畫筆,在漆盒上或勾或圈,為我們留下了這空靈恣意的鳳鳥組合。透過這件美輪美奐的食盒,我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於兩千多年前的貴族盛宴中:侍女們忙中有序地穿梭於廳堂和庖廚之間,她們手捧食盒,來到席坐於大廳的嘉賓面前,緩緩俯蹲下去,將一盒盒佳肴井然有序地擺放於案几上,掀開盒蓋,把其中的珍饌盛放在賓客面前的豆盤中。顯貴們則衣著鮮亮,鐘鳴鼎食,悠然自得。此情此景,我們是無緣得見了。摩挲把玩這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我們對這種宴飲場面的恢宏與奢華感同身受。
楚人浪漫主義的遺韻
生活在南地的楚人們,很早就崇尚巫術,喜好音律。他們在汲取來自中原文明的同時,對於美也有著獨特的理解,無論是觀賞他們遺留至今的器具,還是吟頌屈大夫的楚辭,在驚嘆他們那上天入地、神遊九天的想像力之餘,我們強烈地感悟到他們對美的追求是至性至情,對美的表達更是至纖至悉,甚至於趨近繁縟而不悔!也許是緣於楚地古老的文化氛圍,他們留給今人的也是一組組風格鮮明、獨具匠心的珍貴遺物。通過這些遺物,我們不僅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甚至可以進而去理解當時社會中的一些人……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郊區,世傳此墓為五代時楚王馬殷之墓,故稱馬王堆。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過問下,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始知墓主為西漢時期長沙國承相,軑侯利蒼之妻。這位貴夫人屍體保存完好,剛出土時皮膚尚有彈性,血管仍能擴張。對她的研究具有極大的醫學價值,目前這具女屍仍是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墓中除出土大量珍貴的文物外,僅食品就達幾十種之多。包括了肉食糧食、瓜果等許多類別。所有這些,使馬王堆漢墓成為研究漢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
圖片
Image
Image
Image
規格: 高19厘米 口徑22厘米
出處: 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年代:
類型
質地類型: 漆器
功用類型: 飲食具
欄目關鍵字: 從神壇走向塵世—秦漢魏晉南北朝 盛食具 飲食具
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館
主題詞或關鍵字: 食盒
輔助分類項: 飲食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