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帥令

鳳帥令

豫劇《鳳帥令》又名《天軍鳳帥》,鳳帥是指婦好是皇后也是大元帥的意思。1898年河南出土的甲骨文文字證實了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記載能領軍打仗的皇后(女元帥),她在世時打了90多次仗,收服近30多個部落[3] 。

20世紀20年代河南梆子大師孫延德將當時盛傳的民間傳說“婦好的故事”編成戲,該劇首演由陳素真飾演(武戲)婦好、王守真飾演(文戲)婦好。

介紹

豫劇《鳳帥令》中的婦好是1898年在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文字中記載的人物,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婦好墓。

劇情

武旦武旦
商朝帝王武丁的大元帥想在武丁大婚之際,打贏敵寇收復失地做為新婚賀禮奉上給武丁,就向武丁請求出兵,但不料被擒,武丁便派人前去營救,新婚當日傳來營救失敗的訊息,正在武丁百感交集之時,婦好決定向武丁請纓領兵出戰,武丁起先不同意,但在婦好的再三請求下還是答應了,武丁還賜給婦好將軍封號及一匹戰馬。次日婦好出戰,但馬性情剛烈,婦好便進行了臨時馴馬。
婦好營救了大元帥並收復了失地後,武丁龍心大悅,封婦好為王后,大元帥非常感激婦好的救命之恩,也很佩服婦好的軍事才能,便向武丁提出辭去大元帥之職,武丁應允後,將大元帥之職交予婦好任職。
此後,婦好在沒有大仗的情況下,就在宮中相夫教子。
十年後,正當婦好身懷六甲之時,武丁御駕親征被困,婦好不聽眾臣的勸說,仍然在侍女的攙扶下堅持出征救夫。
婦好收服部落首領救出丈夫武丁後,因受傷和勞累而難產死在了戰場上。

扮相

戲曲中-婦好的行頭(服裝)戲曲中-婦好的行頭(服裝)
第一次出戰婦好只是武丁的妃子及將軍,所以在扮相行頭方面與其它刀馬旦的扮相行頭區別不大,也要扎靠。
後來,因婦好是雙重身份是大元帥,也是皇后,所以她的扮相行頭與其它刀馬旦、帥旦、青衣很不一樣,首先全身以黃金色的“盔甲”為主,不扎靠,行頭是翎子、如意冠、帥旦鳳冠(盔頭)、護肩、斗篷的集合體,象徵著尊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