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砦

鳳凰砦位於韓城市東北部的王峰鎮山區,距韓城市城區大約有50公里之遙。

鳳凰砦位於冶戶川東段北岸,距離桑樹坪7.5公里。
放眼望去,在鑿開河北邊的沙丘上蹲著的一塊巨石赫然映入眼帘。它形似古城堡,高百仞,成橢圓形,面積約有足球場大。突兀聳立,五分之四的周邊是懸崖絕壁。它就是——鳳凰砦。又是很一個古怪的字。經詢問,原來“砦”是“寨”的同音異體字。心裡不禁暗暗佩服韓城士風醇茂的深厚文化底蘊。據說,從建砦至今,該村就一直沿用這個怪異的名字。
很久以前,北砦村的先民們就居住在冶戶川東段北岸。大家安居樂業,其樂融融。但是至宋代,烽煙四起,戰亂紛紛,當地的土匪也趁火打劫,民不聊生。為了能有一個安全的住所,村民們就在咫尺之遙的一塊天然巨石上修築城牆,建築房屋,以求安身。開始時人們只是在土匪進村騷擾時,撤到石寨暫行躲避。到後來,人們苦於來回奔波,就索性徹底搬遷到石寨上長久居住。這一住就是數百年。至今,搬遷前北砦村的土窯洞依然清晰可見,它的走勢與石寨連線延伸,遠眺酷似一隻鳳凰。這就是“鳳凰砦”名稱的由來。鳳凰砦亦叫北砦,坐落在鑿開河下游,距黃河約10多公里,據《韓城市地名志》載:據傳宋朝末年在此建村,因村處河道之北,在巨石上築砦而居得名北砦。它與卓立南寨隔鑿開河相望,與王峰寨遙相呼應。三寨互為犄角,平時可以相互交流,戰時可以相互增援。
砦子東牆下是塊平地,距城牆20多米遠,用石頭砌成坡形道路,自下而上逐漸增高。沿著斜坡,漸漸登高,道路越來越陡峭,越來越崎嶇。貓著腰艱難地穿過矮矮的椒樹林,小心翼翼地左右躲閃著密密的椒刺,我們終於喘息著站在了鳳凰砦的腳下。
鳳凰砦呈扇形,按自然地勢分為三級,各級均築有石砌窯洞。東牆高約10米,長29米。砦子東南角設天井,天井四壁各有門洞,在進入砦門的東門洞外頂端有一方石刻——“鳳凰砦”,至今三字仍清晰可見,題款為“光緒二十一年夏月吉日,合村重建”。
進入砦子的大門因地形設計在東南角,由內外兩個砦門組成。在第一道砦門外還修有台階。這個門因有台階不方便牲口和拿重物的人們進出,爾後把坡道向南拓寬加長延伸到砦子南牆,距第二道門咫尺另開了個門洞,從此便把第一道門封堵。在一至二道門之間形成了見方約20平方米的天井,高約30米左右。據介紹,當時砦子裡的人在天井上面堆滿了石頭,以備土匪入侵時襲擊之用。第二道砦門的門扇做得非常堅固,砦門關後住戶甚感安全,歹徒難以進砦打劫,人們稱其是“風水寶砦”。大門內北牆上修建了一個小窯洞,供看砦門人居住。進入二道門約有30米長的通道洞子。出入砦子只有一個通道,通道是用山石壘砌而成,非常堅固。
踏著坎坷不平的山石通道,我們艱難地登上了鳳凰砦。眼前一片殘垣斷壁,一派荒蕪,上面的幾十孔石窯洞早已廢棄,飽經歲月風雨侵蝕的殘骸,在向人們訴說著歷盡的滄桑,訴說著昔日動盪不堪的歲月,只有一棵柏樹挺立在砦子頂端。遍砦的花椒樹和山櫻桃樹肆意地生長著,傲然地展示著累累的果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