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

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1980年南京中央門外幕府山出土,南京市博物館藏,這件霞帔墜子呈懸膽形,用兩塊鏤空金片拼合而成,整個造型玲瓏奇巧,透雕鳳凰與牡丹紋飾十分精緻美觀。霞帔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新款服飾,是貴婦禮服的一部分。

基本資料

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
古代婦女身份等級的標誌--鳳凰牡丹紋金霞帔墜子
宋(960-1279年)
尺寸:高8.5 、寬5.7厘米
1980年南京中央門外幕府山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藏

簡介

這件霞帔墜子呈懸膽形,用兩塊鏤空金片拼合而成。整個造型玲瓏奇巧,透雕鳳凰牡丹紋飾十分精緻美觀。霞帔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新款服飾,是貴婦禮服的一部分。唐代已見其名,但那時指披巾,因其色彩艷麗,猶如霓虹彩霞, 故稱“霞帔”。福建南宋黃升墓出土有宋代霞帔實物,其形制是兩條繡滿花卉紋的細長帶,長帶尖角一端相連,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將兩條長帶搭在肩頭,在頸後以線相縫連,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墜一個“帔墜”作為裝飾。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帔墜有等不同質地,婦女身份越高,所佩帔墜越精美。

形態

呈懸膽形,雙面鏤空透雕鳳凰祥雲。頂裝金鉤,鉤內側刻“內官臨造作色金針貳兩重鉤圈全”十四字,為系垂於命婦禮服上霞帔末端的墜子。整體造型美觀,成色好,工藝精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