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分類

鶴形目(Gruiformes)鳥類體型大小差別很大,有最大型的飛禽,也有很小型的種類。 12.鵑形目 鵑形目有3科,我國只有1科。

鳥綱

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出現最晚,數量最多的一綱。鳥綱現存將近9000種,比哺乳動物幾乎多一倍,但不同鳥類之間的差異卻遠比哺乳動物等少,象藍鯨、鼩鼱、袋鼠和鴨嘴獸那樣大的差別在鳥類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不同科的鳥類之間的區別甚至比某些同科而不同屬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差別還要小。鳥綱分古鳥亞綱和今鳥亞綱兩個亞綱,現存的鳥綱都可以劃入今鳥亞綱的三個總目:古顎總目、楔翼總目和今顎總目,我國現存的鳥類都屬於今顎總目。古鳥亞綱包括始祖鳥,今鳥亞綱除了現存的三個總目外,還包括已經滅絕的齒顎總目,鳥類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鳥類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貴。不同的學者對鳥類的分類有一定的差別,單就鳥類的總數就可差上幾百種之多,目和科的劃分也是互有差異。最近有人用DNA-DNA雜交法對1000餘種鳥類進行分析,對鳥類進行了重新分類,在新的分類中,過去認為較高等的攀禽被降為較低等的類群,而且被劃分成很多的目,而原本認為較原始的水禽則多變成了較高等的類群,而且游禽、涉禽和猛禽多被合併入鸛形目及鶴形目。鳥類新的分類更加準確地表達了不同鳥類之間的血緣關係,但在套用中,人們通常還是以傳統分類為主,這裡也用的是傳統分類。

【古顎總目】

古顎總目(Palaeognathae)又稱平胸總目,分5個子目: 【鶴鴕目】【鴯鶓鴕鳥目】 【美洲鴕鳥目】 【鶴鴕目】 【無翼鳥目】【 [共鳥]形目】【 王企鵝屬-皇企鵝】

【楔翼總目】

楔翼總目(Impennes)又叫企鵝總目, 只包括企鵝目(Sphenisciformes)企鵝科(Spheniscidae),包括6屬18種企鵝。
《王企鵝屬》《 阿德利企鵝屬》《 角企鵝屬》《 黃眼企鵝屬》《 白鰭企鵝屬》《 企鵝屬》

【今顎總目】

1.潛鳥目 潛鳥目僅含潛鳥科(Gaviidae),共1屬5種,我國有3種。 2.鸊鷉目 鸊鷉目也僅有鸊鷉科(Podicedidae),共約20種,我國有1屬5種。 3.鸌形目 鸌形目又叫管鼻類,是真正大洋性的鳥類,適應在遼闊的大洋上飛翔,共有三科。 4.鵜形目 鵜形目(Pelecaniformes)主要是分布於溫熱帶水域的大型游禽,是熱帶海鳥的重要組成,但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鵜形目鳥類,有一些種類甚至擴展到了兩極地區。很多鵜形目的鳥類具有全蹼,四趾均朝前,有蹼相連,嘴下常常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喉囊。鵜形目一共有6科,其中我國有5科。 5.鸛形目 鸛形目(Ciconiiformes)是大中型的涉禽,多為長頸,長腿的鳥類,嘴形不一,但多較大較長。鸛形目有7科,我國有3-4科。 雁形目 雁形目(Anseriformes)是人們最熟悉的游禽,分布廣泛,種類繁多,但所有種類都可以歸入外觀上截然不同的兩個科,而我國只產其中的一科。 6.隼形目 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鴞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動的猛禽。隼形目多為單獨活動,飛翔能力極強,也是視力最好的動物之一。隼形目與其它鳥類不同,雌鳥往往比雄鳥體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國有2-3科。我國的所有隼形目鳥類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7.雞形目 雞形目(Galliformes)多數擅長在地面奔跑,只能作短距離的飛翔,多數為留鳥,以植物性食物為食。雞形目有6科,我國有2科,其中有不少種類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8.鶴形目 鶴形目(Gruiformes)鳥類體型大小差別很大,有最大型的飛禽,也有很小型的種類。鶴形目有12科,其中有些科分布非常廣泛,有些科則局限於狹小的地區,我國有4科。 9.鴴形目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包括比較繁雜的類群,其中部分類群有時被單劃分為目。鴴形目以中小型涉禽為主,擁有最多的涉禽,也有擅長游泳的海洋鳥類,還有適應潛水生活的種類。鴴形目有16-17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的水域,從兩極到熱帶都有其代表,我國有9-10科 10.鴿形目 鴿形目(Columbiformes)種類繁多,除高緯度地區之外,分布遍及全球,但以熱帶地區種類最多。鴿類擅長飛翔,以果實和種子為食,分泌“鴿乳”餵養幼雛。有3科,現存2科,我國都有。 11.鸚形目 鸚形目(Psittaciformes)只有鸚鵡科(Psittacidae)一科,但種類非常繁多,有82屬332種,是鳥類最大的科之一。鸚鵡主要是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羽色鮮艷的食果鳥類,南半球有些種類擴展到溫帶地區。鸚鵡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種類最多,在非洲和亞洲種類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卻有一些很有名的種類,如情侶鸚鵡(love bird)。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鸚鵡的嘴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 12.鵑形目 鵑形目(Cuculiformes)的一些種類以巢寄生的習性而著稱,它們產卵於其它鳥的巢中,靠其它鳥代為孵卵育雛。也有一些鵑形目的鳥類不具有巢寄生的習性而是自己孵卵育雛。鵑形目多是善於攀爬的森林鳥類,有的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食,有的則食植物性食物。鵑形目有3科,我國只有1科。 13.鴞形目 鴞形目(Strigiformes)包括所有夜間活動的猛禽,對夜間的捕食生活高度適應,夜視能力和聽覺都非常出色,飛行起來卻悄無聲息。鴞形目有2科,我國都有分布,並且全部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4.夜鷹目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構造類似鴞形目,也主要是夜行性鳥類,多數在空中捕食昆蟲,喙寬,口裂大,少數以果實為食。夜鷹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有5科,我國有2科。 15.雨燕目 雨燕目(Apociformes)是一些體型非常小而飛行技術極其高超的鳥類,種類非常多,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絕大多數產於熱帶地區。共有3科,我國有2科。 16.鼠鳥目 鼠鳥目(Coliiformes)是鳥類中種類最少的一目,只有1科(Coliidae)1屬6種,唯一的產地是非洲大陸。鼠鳥是小型鳥類,大小似雀,構造有些象蜂鳥,頭上有羽冠,食植物的花,芽和果實。鼠鳥也是今顎總目中唯一不產於我國的一目。 17.咬鵑目 咬鵑目(Trogoniformes)只有咬鵑科(Trogonidae)1科,是熱帶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都有分布。咬鵑的腳趾與其它鳥類均不相同,1,2趾向後,3,4趾向前,為異趾形。咬鵑通常有色彩鮮艷而閃爍著金屬光澤的羽毛,其中最著名的種類是生活在中美洲山地雨林中的鳳尾綠咬鵑(格查爾鳥),在古代瑪雅被認為是羽蛇神的化身,是瓜地馬拉的國鳥。咬鵑有9屬35種,我國有1屬3種。 18.佛法僧目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的成員體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多數種類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食魚,還有些種類食果實。佛法僧目有9科,很多科分布局限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它科則分布比較廣泛,我國有5科。 鴷形目 鴷形目(Piciformes)是鳥類第二大的目,主要是產於森林地區的中小型攀禽,嘴型多樣。鴷形目有6科,除啄木鳥科廣布於世界各地外,都局限於熱帶地區,我國有2科。 19.雀形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包括現存鳥類一半以上的種類,形態和習性都有極大的多樣性。雀形目可分為亞鳴禽和鳴禽,鳴禽具有最發達,最複雜的鳴肌,非雀形目鳥類只有簡單的鳴肌甚至沒有鳴肌,亞鳴禽的鳴肌則介於二者之間。亞鳴禽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鳴禽則遍及世界各地,是數量最多也是最進步的鳥類。雀形目通常進一步劃分成4個亞目,即闊嘴鳥亞目,霸鶲亞目,琴鳥亞目和燕雀亞目,共有64科,我國有34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