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糞土

鳥糞土是熱帶地區發育的一種富含磷素的石灰性土壤。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南海諸島。

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島、灘,在植物生長和鳥類活動下,逐漸發育成土壤。其形成,除生物積累與脫鹽過程外,有顯著的磷素富集過程。剖面由三個基本層次構成,表層為磷質鳥糞層,鳥糞和植物殘落物聚積,厚約10—20厘米,黑色至暗棕色,粒狀或核塊狀結構,疏鬆;以下為磷礦層,厚約20—30厘米,暗棕色,磷酸鹽固結成硬磐,構造面上多棕色膠膜,構造體內夾含白色細砂或貝殼細砂;再下為白色珊瑚細砂或珊瑚灰岩的母質層。
有機質、氮、磷、鈣含量極高。表層,有機質含量>10%,含氮1.0%左右,含磷達30%,鈣含量>40%。缺乏鐵、錳、鋅、銅、鈷、鎳等元素。全剖面呈鹼性反應,pH值多>8.0。磷質石灰土可作為磷肥,用以改良華南酸性土;開墾後,若以磚紅壤進行客土改良,對保證作物生長有著重要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