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卷蛾科

鱗翅目卷蛾科

鱗翅目卷蛾科學名來自拉丁文,意思是捲曲。由於他的幼蟲時期往往卷葉危害而得名。實際上它除卷葉危害以 鱗翅目卷蛾科外,還蛀莖,蛀梢,危害花、果實、種子和根。它是農作物、果樹和森林的重要害蟲之一。

基本信息

鱗翅目卷蛾科學名來自拉丁文,意思是捲曲。由於他的幼蟲時期往往卷葉危害而得名。實際上它除卷葉危害以

鱗翅目卷蛾科鱗翅目卷蛾科
外,還蛀莖,蛀梢,危害果實種子。它是農作物果樹森林的重要害蟲之一。

分類

卷蛾科有3亞科、10族、129屬、558種卷蛾。

形態特徵

卷蛾科中或小形,多為褐、黃、棕、灰等色,並有條、斑紋或雲斑。前翅略呈長方形,肩區發達,前緣彎曲,有

鱗翅目卷蛾科鱗翅目卷蛾科
的種類雄蟲前緣向反面褶疊。靜止時,兩前翅平疊在背上,合成鍾狀,下唇須第1節常被有厚鱗,造成三角形。除頭部有豎立的鱗毛外,身上的鱗片平貼。前翅翅脈均從基部或中室直接伸出,u2出自中室下緣近中部處。後翅Sc十Rl與Rs分離。
幼蟲圓柱形,體色多為不同濃度的綠色,有的白色、粉紅色、紫色或褐色。趾鉤二序或三序,環式。前胸氣門前的骨片有3毛。肛門上方常有臀櫛。

生物學特徵

幼蟲卷葉危害。

分布

世界性分布,已知6700多種,我國已知近600種。

習性及規律

大部分種類每年發生1~2代,以幼齡幼蟲隱藏在樹皮縫隙或枯枝落葉中越冬,也有一些以成蟲越冬。次年早春枝葉發芽時,幼蟲活動為害。成蟲多由黃昏開始進行夜間活動,大部分種類具趨光性。成蟲交尾後不久即行產卵,成堆或單產。除越冬卵外,一般卵經過幾天就孵化出幼蟲。每年夏末秋初出現第一代成蟲。
大部分種類每年發生1~2代,以幼齡幼蟲隱藏在樹皮縫隙或枯枝落葉中越冬,也有一些以卵 、蛹或成蟲越冬。次年早春枝葉發芽時,幼蟲活動為害。成蟲多由黃昏開始進行夜間活動 ,大部分種類具趨光性 。成蟲交尾後不久即行產卵,成堆或單產 。除越冬卵外 ,一般卵經過幾天就孵化出幼蟲。每年夏末秋初出現第一代成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