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江志

西晉太康四年(283),始建始陽縣,江名為始陽江,這是鰲江見於史籍的最早名稱。 其後更名為橫陽縣,江名亦隨改為橫陽江。 此一排島嶼,不久將成為鰲江的海岸線,河口位置可能外移到琵琶島和蒜嶼之間。

內容介紹

第一章水系
鰲江位於浙江省南部,流域範圍大部分屬於平陽、蒼南兩縣,上游部分在文成、泰順縣境內。西晉太康四年(283),始建始陽縣,江名為始陽江,這是鰲江見於史籍的最早名稱。其後更名為橫陽縣,江名亦隨改為橫陽江。據民國《平陽縣誌》云:“又曰錢倉江,今自新渡以下又稱鰲江。”現鰲江已為全江名稱。
鰲江幹流自河源至河口,總長度為92.47公里(包括河口段10公里),流域面積1521.49平方公里。河口外海面有一排小島嶼,分列成半環形,計有陽嶼、頭嶼、二嶼、三嶼、長腰島、蒜嶼、琵琶島等。由於上游水流挾帶泥沙以及受大陸架海域泥沙運動的影響,根據多年統計,海岸線每年平均以10~20米速度向東海延伸。此一排島嶼,不久將成為鰲江的海岸線,河口位置可能外移到琵琶島和蒜嶼之間。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