鰡

鰡是一個漢字,讀音是liú,是指古代一種吹沙小魚。

基本信息

拼音:liú

部首:魚,部外筆畫:10,總筆畫:21

五筆86&98:QOQL 倉頡:NFHHW

筆順編號:352512144443545325121 四角號碼:2736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C21

基本字義

● 鰡

liúㄌㄧㄡˊ

◎ 古代一種吹沙小魚:“懸淵沉之魦~。”

產地: 原產於中國大陸,而以長江與黃河族群較大。

特徵

身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腹部圓,無肉稜。頭中大,頭頂寬。吻短,前端圓鈍。口大,前位,上頜略長於下頜。咽頭齒1列,大而呈臼齒狀,齒面平滑,齒式5-4。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根(不分枝軟條)+7根(分枝軟條);臀鰭3根(不分枝軟條)+8-9根(分枝軟條);腹鰭1根(不分枝軟條)+8根(分枝軟條)。體被覆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在腹鰭上方略下彎,向後延伸至尾柄中央,側線鱗39-46個。體側呈青黑色,而背部顏色泛黑,腹部灰白,各鰭皆為黑色。

魚類故事

/烏鰡

自古以來,烏鰡就是中國最大的養殖魚類,並且與草魚、白鰱、大頭鰱合稱為「中國四大家魚」。烏鰡沒有牙齒,但鰓弧腹面部份特別粗壯,成為咽頭骨,藉著咽頭齒和頭骨腹面的咬合來咀嚼食物。近年來漁民藉由烏鰡來捕食福壽螺,來解決福壽螺危害的問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魚名。同䱖。

拼音是liu的漢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