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嫉妒

基本信息

作者:張悅然
市場價:¥25.00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頁碼:205頁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
ISBN:9787539929750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鯉·嫉妒》是一本探討人性深處中“嫉妒”情緒的圖書。
張悅然自己的小說《怪阿姨》講述了一個永遠無法感受到嫉妒情緒的奇怪女人,試圖用各種極端的方式讓自己感到嫉妒,體會到人間感情的故事,故事延續了張悅然一貫的風格,詭異而妖艷。
德國年輕作家尤迪·海爾曼的小說《露特》,殳俏的《厚煎雞蛋卷》兩個小說分別通過輕描淡寫的生活場景,展現了內心深受嫉妒折磨之沉重,周嘉寧的《密斯特保羅》傳神地可刻劃了一個落魄、邋遢的生活失敗者,與主人公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由此擦出一種微妙和稍縱即逝的嫉妒之感,葛亮的《龍舟》,用一個驚悚的鬼故事,捉住了嫉妒這隻頑固而邪惡的心魔。《鯉·嫉妒》的小說部分幾乎將人性中嫉妒的各個層面都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而帕慕、蘇童、棉棉、彭浩翔王小慧等人直面自己內心中的嫉妒一面時,更是能讓讀者從這些坦率的自我招供中洞悉人心。

作者簡介

張悅然,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

張悅然張悅然
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首次為一本中國圖書題詞,他說:“嫉妒是一種黑暗的情緒”。
張悅然將推出《鯉》系列主題書的第2本——《鯉·嫉妒》。在以80後一代的孤獨體驗為主題的《鯉:孤獨》中,日本著名女作家青山七惠的加盟就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而到了《鯉·嫉妒》中,諾貝爾獎得主帕慕克、香港著名導演彭浩翔、著名作家蘇童、棉棉,德國年輕作家尤迪.海爾曼的加盟更是表現出張悅然的號召力和國際化的視野。

圖書目錄

鍥子 張悅然
沙龍:
妒水澆灌罌粟花 鯉編輯部
灰色花園裡的遲暮美人 於是
腐爛是一場成人禮 黎戈
暴力不過是一幕前戲 於是
角色:
庭怨深深,深幾許 鯉編輯部
錦床緞被下的豌豆莢 黃小幻
江戶時代的烈女圖 鹿節日
蘇童:情感的壞孩子 張優優
星相:
用飽滿的汁水畫一朵破碎之花——女祭司
小電影:
發高燒的影子 圖:村山加奈恵 文:故事
對話:
黑情緒存檔錄
帕慕克:嫉妒這種黑情緒
王小慧:一地憤怒的茶葉末
彭浩翔:割不掉的闌尾
馮唐:玫瑰與菜花兒
棉棉:低眉的菩薩,我可以放下愛嗎
劉野:年華辛辣,我和我的洛麗塔
鏡子:
呼吸生疼 圖: lina Scheynius 感謝: Jeuce
態度:
潘多拉寶盒,你被塞滿了嗎——剝開80一代的嫉妒 鯉編輯部
多餘的熱水從夢境上方流過 徐斯韡
我已不能讓青春連著陸地 張悅然
大都會的語言,我從未抵達 小飯
你是模特兒,我是香奈兒 茉莉
沒有絲織不出一個女孩 何迢迢
給我一節猜火車 豆豉
心魔的病歷 鯉編輯部
小說:
密斯特保羅 周嘉寧
雞 謝曉虹
摯敵 胡淑雯
厚煎雞蛋卷 殳俏
怪阿姨 張悅然
情愫 灰明
龍舟 葛亮
露特 尤迪·海爾曼
……

圖書文摘

卷首語
張悅然 文
這一期我應該盡少撰文。因為據說天蠍座的嫉妒心是最強烈的,我來詮釋嫉妒,也許有失公允。但我卻不想錯過這個時間,來仔細度量一下內心深處的嫉妒。
曾有一段旅途,和幾個朋友同行,朝夕相處,形成一個閉合的小世界。對其中一個人淡淡的歡喜之情,驟然放大,像橫亘在門口的大石頭,無處躲閃,唯有面對,解決。而另一個女孩,也許和我一樣,只是想在乏味的旅行中尋找一點令人興奮的事。不管怎么說,她看起來像是在和我爭奪,情敵的身份立刻蓋過了朋友。這些情感只有幾天的壽命,等到旅行結束,各自回家,愛和妒都會化為烏有。我看得如此透徹,卻無法勸說自己鬆手,嫉妒被關在一隻密封的小火爐中,越燒越旺。視野里只剩下這一件事。它變得那么重要,讓我忘了其他的事,另外的人。
這一切都是因為局限。圍困在狹促的空間裡,看不到之外的人和物,執著於眼前。孩子,尤其是孤兒和智障兒童,他們龐大而專注的嫉妒心,正是因為生活空間的限制。在許多小說里,嫉妒心旺盛的人大都活在窄小的世界裡。如果《鋼琴教師》中的艾麗卡可以走出和母親相親相憎的二人之家,也許她就不會把碎玻璃放在女孩的外衣口袋裡,在汽車外偷看年輕的情侶做愛。如果希爾薇婭·普拉斯可以打碎用詩歌和幻境製造的鐘型瓶,即便休斯帶給她的傷害依然深重,她也能夠另尋生趣,不至於在三十二歲的時候結束生命。
嫉妒,即便存在攻擊性,也是源於自衛。擁有的東西受到威脅,嫉妒像一種條件反射,一種用以禦敵的分泌物。是本能,接近於原始,非常純粹,比愛更加真實有力。嫉妒可以度量情感之濃烈,但愛不能,它常開常敗,枯榮里充滿了自說自話。我喜歡讀日爾曼語系的小說,它們充滿了嫉妒,此間蘊藏的巨大能量,或可作為生命強壯的應證。但在德國的年輕作家,比如出現在本書中的尤迪特·赫爾曼,小說中的嫉妒只是浮現在臉上的淡淡笑意,在空乏的生活中很快消解。他們不再以一種抓住、粘著的方式生活。她的小說我雖喜歡,但其中氣若遊絲的情感,終究有缺憾。
很奇怪。在製作這本主題陰暗的書時,我忽然覺得自己一點點變得很乾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