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切花

鮮切花

鮮切花又稱切花,是指從活體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觀賞價值,用於製作花籃、花束、花環、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飾花等。花卉裝飾的莖、葉、花、果等植物材料。比如月季,康乃馨,菊花和唐菖蒲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它們的花被人們剪下來後可做各種用途。比如,當作鮮花花束出售或送人,或者用來插花做成花籃或插花藝術品。

簡要介紹

鮮切花又稱切花,是指從活體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觀賞價值,用於製作花籃、花束、花環、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飾花等花卉裝飾的莖、葉、花、果等植物材料。比如月季,康乃馨,菊花和唐菖蒲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它們的花被人們剪下來後可做各種用途。

不同分類

切花

是指各種剪下下來以觀花為主的花朵、花序或花枝。是以花作為離體植物材料的主體。其色彩鮮艷,花姿優美,有的還有誘人的香氣,是插花和其他花卉裝飾的主要花材,也是這類作品色彩的來源。主要的切花植物有:月季、非洲菊、百合、唐菖蒲、鶴望蘭等。

切葉

鮮切花鮮切花

是指各種剪下下來的綠色或彩色的葉片及枝條。是以葉作為離體植物材料的主體。用作切葉的植物材料,有的葉色多彩,有的葉形美麗、奇特。切葉多用作插花和花卉裝飾的配材,起烘托主體的作用。主要的切葉植物有:龜背竹,綠蘿,繡球松,針葵,腎蕨,變葉木等。

切枝

是指各種剪下下來的具有觀賞價值的著花或具彩色的木本條。是以枝作為離體植物材料的主體。多數切枝帶有花、果、葉。切枝常作為插花和花卉裝飾的主體(東方式插花)或襯托。主要的切枝植物有:銀芽柳,連翹,海棠,牡丹,梨花,雪柳,繡線菊,紅端木等。

栽培技術

保護地栽培

栽植床四周由磚或混凝土砌成,高出地面,內填培養土。大棚內大多直接做畦種植。栽植床和畦的高度依花卉種類而定,怕積水的應採用高畦種植。種植前應進行翻耕整地、清除雜草雜物和施基肥,必要時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栽植床和畦的大小應以方便操作為前提。

移栽

切花生產大多採用苗床育苗,然後按一定株行距移栽到栽植地。移栽時常切斷主根生長點,控制苗期旺長,促進分枝和開花。但主根很強的花卉不宜移栽。

施肥

切花種植前施用以有機肥為主的基肥。為滿足花卉生長開花的需求,在生長季進行若干次的追肥,常用的有完全腐熟的人糞尿和化肥等,化肥使用的濃度一般為1% ~ 3%。也可採用根外追肥(亦稱葉面噴肥),即將肥料溶於水中,直接噴射到花卉葉片上,使葉片直接吸收利用營養元素。

修剪

切花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徒長枝、老弱枝及病蟲枝,應及時進行修剪,以促進新梢和花枝的生長。同時大棚內的切花生長旺盛,可通過修剪調節生長、控制開花和更新復壯。花卉修剪常用的方法有疏剪、摘心、抹芽、疏花蕾。

澆水、中耕、除草

溫室內溫度較高、水分蒸發量大,需要經常補充水分,適時進行灌溉以保證花卉的生長發育。澆水後易引起土壤板結,應結合除草進行中耕,中耕的次數和深度因花卉的品種和生長期的不同而異,通常草本花卉應多次淺耕,幼苗期應淺耕。雜草的防除應在雜草生長的初期進行,並在雜草結籽之前清除乾淨。

主要品種

玫瑰:宜選尚末開放的花梁。花朵充實有彈性。花瓣微外卷,花蕾呈桶形。

劍蘭:露色花苞較多,下部有l—2朵花開放,花穗無乾尖、有黃、彎曲現象。

菊花:葉厚實、挺直。花果半開,花心仍有部分花瓣末張開。

康乃馨:花半開,花苞充實,花瓣挺實無焦邊,花萼不開裂。

扶郎花:花瓣挺實、平展、不反卷、無焦邊,無落瓣、發霉現象。

紅掌(火鶴花):花片挺實有光澤,無傷痕,花心新鮮、色嫩,無變色、不變乾。

蘭花:花色正,花朵無脫落、變色、變透明、蔫軟現象,切口乾淨、無腐敗變質現象。

鮮切花鮮切花

百合:莖挺直有力,僅有l—2朵花半開或開放(因花頭多少而定),開放花朵新鮮飽滿,無乾邊。

滿天星:花朵純白、飽滿,不變黃,分枝多、盲枝少,莖幹鮮綠、柔軟有彈性。

勿忘我:花多色正,成熟度好、不過嫩,葉片濃綠不發黃,枝稈挺實分枝多、無盲枝,如有白色小花更佳。

情人草:花多而密集,花枝軟有彈性,枝形舒展,盲枝無或少,如有較多淡紫色開放的小花最好。

鬱金香:花鐘形,飽滿鮮潤,葉綠而挺買、不反眷。

馬蹄蓮、銀柳、洋桔梗等

填充花材

滿天星、小菊、補血草、葉上黃金、情人草、球松、霞草、孔雀草、勿忘我、小菊、珍珠梅、山草、魚尾葉等等

保鮮處理

花卉保鮮對花卉保存期長短影響很大,花卉包裝運輸前後,都應注意鮮花的保鮮,延緩衰老。

冷藏保鮮

芍藥芍藥

花從生產基地運到消費基地後,也應立即放入冷庫中貯藏以待銷售,如我國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萊太花卉市場待銷花貯藏在2℃~8℃的冷庫中。低溫可使切花生命活動受阻,呼吸緩慢,能量消耗少,乙烯的產生也受到抑制,從而延緩其衰老過程,同時還可避免切花變色、變形及微生物的滋生。鋸實驗觀察,在相對濕度85%~90%,溫度0℃時,菊花切花可保鮮30天,2℃保鮮14天,20℃~25℃保鮮7天。各種花卉的貯藏溫度不同。一般來說,起源溫帶的花卉適合的溫度為0℃~1℃,起源於熱帶及亞熱帶的花卉適合的冷藏溫度分別為7℃~15℃和4℃~7℃,適宜的濕度為90%~95%。

調氣貯藏保鮮

包括氣調貯藏保鮮(MA)及調氣貯藏(CA)兩種。CA貯藏指調節貯藏室的氣體成分比例到理想的比例。這種貯藏方法建立在這樣一種理論,即產品貯藏時,其新陳代謝過程在降低O2濃度,增加CO2濃度時可減緩。氣調意味著改變植物周圍的大氣成分,使之不同於自然的大氣組成(78.08%N2,20.95%O2及0.03%CO2)。通常是降低O2濃度,增加CO2濃度。有各種調節貯藏產品周圍大氣方法,在CA貯藏時,可獲得理想的氣體濃度。MA貯藏,即產品放入氣體不能自由流動的環境中(包裝或房間內),由於產品的呼吸,空氣的成分發生了改變。

MA及CA貯藏必須保持適當的溫度及相對濕度。使用MA是有利或有害取決於種類,品種,生理年齡,大氣組成,包裝膜的類型,溫度及貯藏期,這有助於解釋對給定的產品,其貯藏結果往往存在很大差異的原因。MA可用在園藝產品的運輸,短期貯存及用於鮮銷及加工的長期貯存。

各種類型塑膠袋中的貯藏(不同原料,標識,個體密封包裝),及低壓貯藏是MA貯藏的其他類型。

對CA貯藏來說,房間必需是隔離的,就象冷卻時必須密封一樣,以保持理想大氣組成。通過調整,使產品保持理想的大氣組成,或者通過大氣發生器改變大氣組成(後者更快,僅需1~2天,而前者需14~20天,取決於產品的量及房間尺寸)。今天,CA貯藏可通過去除O2,補充液態N2或從分離器(N2發生器)中補充N2。有各種方法去除CO2(如可用水,石灰水化物或用碳酸鉀及碳酸氫鉀的混合物,分子篩及活性炭)。相反,如增加乾冰可提高CO2濃度,CO2和液態氮共同用於易腐產品的長距離運輸,可達到冷卻和MA貯藏的雙重目的。通過控制切花貯藏的氧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可達到降低呼吸速率,減少養分消耗,抑制乙烯產生,延長切花壽命的目的。由於切花品種不同,CO2的量控制在0.35%~10%,O2的含量控制在0.5%~1%,可達到良好的保鮮效果。氮氣也有較好的保鮮效果,水仙花在含氮10%,溫度4.5℃條件下,貯藏3周后花色依然艷麗,枝葉挺拔。

CA房間內的大氣成分對人類是有害的。在沒有適宜的呼吸設備下,在CA房間內工作有生命危險。在門上應貼上危險警示。當進入房間時,在任何時間都應至少有2名攜帶呼吸設備的人共同前往。

另一種簡單的氣調貯藏方法是塑膠膜中的氣調貯藏,各種厚度,尺寸的塑膠袋,被用於產品的商業包裝上。既美觀又保護了產品,延長了MA貯藏期,沒有綜合性的塑膠原料或厚度,可廣泛使用在各種包裝中。最適宜的膜取決於其包裝產品的目的。塑膠袋貯藏的一個普遍問題是由於微生物(大多數是真菌)的發生,會引起品質的損失。同時,產品貯藏在塑膠袋時,會發生各種生理紊亂,因而,對各種產品,都應考慮是否真正有必要使用塑膠袋進行短期或長期貯藏。

減壓貯藏保鮮

當減少農產品周圍的大氣壓時,也減少了大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這意味著通過降低氣壓,如降低到正常大氣壓的一半,也降低了空氣中O2的水平到接近10.5%,通過低壓貯藏法也可得到CA貯藏的效果,並且降低了乙烯含量。對鱷梨低壓貯藏(LPS)的研究表明儘管低壓貯藏使水果有較長的貯藏期,但仍有不良的負作用,如貯藏在50mmHg下,鱷梨水分減少變硬。這種方法套用不普及的最重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建立貯藏室費用較大,並且有許多技術問題。而且,這種方法值得投資的優勢並不很大,運行維持也較複雜。

將氣壓降低到標準大氣壓之下,可延緩貯存室內切花的衰老過程,與常壓下相比,其壽命延長很多。實驗證明,唐菖蒲在常壓0℃下,可存放7~8天,而在60mmHg下,貯藏在-2℃~1.7℃條件下可存放30天。

輻射保鮮

用2-10GyCO60y射線輻射月季、菊花、大麗花等切花,對保鮮均有效果。如經10Gy輻照的月季切花,瓶插15天后保鮮率達75%。

化學保鮮

(a)使用抗蒸騰劑:可減低切花蒸騰作用,抗蒸騰劑可阻止植物氣孔開張,從而增強了切花的抗旱能力。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

(b)使用切花保鮮劑:切花保鮮劑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切花保鮮方法,它利用保護性化學藥劑解決切花體內的生理障礙,可分3種:

預處理液在切花採收運輸前,進行預處理所用的保鮮液。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花枝吸水,滅菌及減少運輸貯藏時乙烯的傷害。

開花液又稱催花液,可促使蕾期採收的切花開放。

瓶插液又稱保持液,是切花在瓶插觀賞期所用的保鮮液。其配方成分、濃度隨切花種類而異,種類繁多。

(c)保鮮劑成分

水:是保鮮劑中不可少的成分。由於水中納、鈣、鎂、氟等離子對一些種類的切花有毒害作用,如納離子對月季、香石竹有害。因此,應儘量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可增加切花的瓶插壽命。

糖:最常用的是蔗糖。不同切花,不同保鮮劑糖的濃度不同,一般處理時間越長,糖的濃度越低。所以不同保鮮劑種類糖濃度大小順序為預處液》開花液》瓶插液。糖的主要作用是補充能量,改善切花營養狀況,促進生命活動。

殺菌劑:為降低微生物對花枝的影響,各保鮮劑配方中均含有殺菌劑,如8-羥基奎啉(8-HQ),可殺死各類真菌和細菌,同時還能減少花莖維管束組織的生理堵塞。

無機鹽:許多無機鹽類能增加溶液的滲透勢和花瓣細胞的膨壓,有利於花枝的水分平衡,延長瓶插壽命。如鋁鹽能促進氣孔關閉,降低蒸騰作用,利於水分平衡。

有機酸及其鹽類:保鮮劑PH值對切花有一定影響,低PH值可抑制微生物滋生,阻止花莖維管束的堵塞,促使花枝吸水。有機酸可降低保鮮液的PH值,有些還有抑制乙烯產生作用。

乙烯抑制劑和拮抗劑:如Ag+,STS,AVG,AOA,乙醇等,可抑制乙烯產生和干擾其作用,延緩切花衰老進程。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切花的衰老是通過激素平衡控制的。在保鮮劑中添加一些植物生長調節物質,能延遲切花的衰老,並改善切花的[品質。在切花保鮮上套用較廣的是細胞分裂素,如KT(激動素),BA(6-苄基嘌呤)、IPA(異戊烯基腺苷)等。它們能延緩香石竹、月季、鬱金香、菊花等許多切花的衰老。

瓶插切花的保鮮

要延長瓶插切花的觀賞時間,剪取花枝的時間應是含苞預放,花枝上應帶有一部分葉片。除木本花卉要用剪刀剪取外,對於枝條發脆的花卉宜輕輕折斷,以免壓傷莖幹導管,影響水分、養分輸送。剪取的花枝應將其立即插入盛有清水的桶中。

延長花枝壽命的簡易處理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熱處理法:分浸燙法和灼傷法。浸燙法是將草本花卉(如唐菖蒲、晚香玉、大麗花等)的枝條基部,浸入80℃熱水中,約2min~3min取出插入瓶中,可使浸在水中的末端不易受細菌感染,同時不致於使花枝中黏液流出堵塞導管,從而延長花期。灼傷法是將木本花卉的枝條末端放在火焰上燒焦,然後將燒焦部分剪去一些,放在酒精中浸泡約1min,取出放在清水中漂洗乾淨後插入瓶中。

2)剪枝法:每天或隔天剪去發粘的花枝末端,使切口保持清爽、新鮮,保持吸水功能暢通。

3)末端擊碎法:一些木本花卉,如玉蘭、丁香、牡丹等,可將其花枝末端3-4cm處輕輕擊碎,以擴大吸水面,延長插花壽命。

4)深水急救法:當花枝剛開始萎蔫時,可剪去花枝末端3cm~6cm,然後放在盛滿冷水的容器中,僅露花頭於水面,約經1~2小時就會恢復。

5)塗鹽法:可用少許食鹽(或淡鹽水)塗抹在花枝切口上。桔梗、彩葉芋、百合、馬蹄蓮等可用此法。

6)浸醋法:插花前可先將花枝切口浸在食用醋中10秒鐘左右。波斯菊、繡球菊、玫瑰、聖誕花、銀柳等可用此法。

7)藥物法:用以下處理切花,可延長花期10~15天。

8)洗潔精溶液培養法:用洗潔精和25℃左右的溫水配成4%左右的溶液,把取來的插花材料置於其中,並根據需 要重新切剪,然後迅速插入相同濃度的洗潔精溶液中,保持水深4厘米左右,因為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微量鹽和香精。溶液酸鹼度呈中性,有去污滅菌、活化水質的功效,能殺滅水中的細菌,消除污染,並能溶解插花材料切口流出的果膠,保持其維管束細胞的暢通,使之能充分吸水。在高溫季節,插花溶液必須2~3天更換一次,低溫季節應至少1周更換一次,以保持水質清鮮,發揮洗潔精的保鮮作用。大部分花卉均適宜此法,它可延長插花壽命2~3倍。

采後流通

鮮切花屬極嬌嫩、易腐爛產品,鮮切花采後流通要經過採收、整理、分級、包裝和運輸等環節,我國采後流通過程中其損耗率通常在30%以上,遠途運輸損耗率通常在40%以上。造成損耗的原因很多,如採收期不當,采後操作粗放,運輸過程中過度失水,溫度過高,有害氣體積累等。損耗症狀表現為花朵不能正常開放,花瓣過早萎蔫、脫落;花頸彎曲;莖葉黃化;葉片乾枯、脫落;花朵折斷;腐爛等。

部分實力雄厚的花卉企業在上述設備上與已開發國家同步,如獨立的預冷庫、冷卻庫和冷藏庫,專用於鮮切花采後預冷、分級後冷卻和運輸前中長期冷藏。而以內銷為主的中小型企業和農戶普遍沒有配備完整的采後處理設備,缺乏采後預處理和運銷保鮮能力,鮮切花采後損耗比較嚴重。

具體要做好的幾個環節是採收——預處理——包裝——貯運。

採收

切花應在適宜的時期進行採收,採收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切花的觀賞壽命。在能保證開花的前提下,應儘早採收。

採收後的花應儘快放入水中以防花萎蔫。並應使用清潔的設施:如清潔的水,清潔的桶及保持工作間的清潔。使用的桶在放入切花前,應先用洗滌液或刷子除灰,其他容器應先用消毒液或清水沖洗。最好使用白色的桶,可輕易發現灰塵(可能含有成百萬的細菌)。有條件的地方,使用的水最好含殺菌劑,水的PH值最好為3.5-4,同時放花的溶液的量應適宜,不要將使用過的溶液與新的放在一起,這樣會使花采後病害加重。

1)花期採收:有些花適宜在花期採收,如在蕾期採收,則花朵不能完全開放。如月季、菊花、唐菖蒲等。

2)蕾期採收在能滿足採收後能開花的前提下,有些花在蕾期採收,也能較好開花,花卉的觀賞期也較長。如香石竹,採收時花蕾也不能太小,應在花莖達1.8cm--2.4cm時採收,否則會影響開花度。蕾期採收多用於香石竹、月季、菊花、唐菖蒲、非洲菊、鶴望蘭、滿天星、鬱金香、金魚草等.

分級

收穫後的切花因其質量參差不齊,必須按一定的標準分級。分級依據花柄的長度、花朵質量和大小、開放程度、小花數目、葉片狀態等進行分級,一般來說,對切花而言,花莖越粗、越長,則商品的品質越好。

貯運前預處理

從溫室採收的花應儘快進行預處理,以保持花的品質。預處理包括以下幾步驟。

采後調理

花莖在離開植株後,會出現因水分虧損而萎蔫的現象。為使花朵有較好外形,應在其採收後,儘快放入水中進行調理,防止花水分損失、造成萎蔫。

剛開始萎蔫的花,在水中浸1小時左右就能恢復正常的細胞膨壓。調理用容器及水要清潔,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含殺菌劑的水來調理花,效果會更好。

預處理

包裝貯運前,用含糖為主的化學溶液短期浸泡處理花莖基部,稱為預處理。它可以達到這樣幾個目的:一是改善開花品質,延長花期;二是可使蕾期採收的花枝正常開放,三是保證運輸或貯藏後的開放品質。預處理常採用蔗糖和硫代硫酸銀。如以玫瑰為例,可在20℃時,用10%左右的蔗糖處理4小時。

預冷

預冷是為了在運輸或貯藏前快速去除田間熱。對高度易腐的作物,如切花,預冷是必要的。溫度越高,衰敗發生越迅速,作物在低溫下蒸騰速率較慢,因此,進行包裝、貯運前的預冷,除去田間熱和呼吸熱,可大大減少運輸中的腐爛、萎蔫。產品在收穫後越快地放入理想的貯藏溫度下,它的保存時期就越長。

預冷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是在田邊設立冷室,冷室內不包裝花枝或不封閉包裝箱,使花枝散熱,直到理想的溫度。預冷的溫度為0℃~1℃,相對濕度95%~98%。預冷的時間隨花的種類、箱的大小和採用預冷的方法而不同,預冷後,花枝應始終保持在冷涼處,使花保持恆定的低溫。在生產上的預冷方法還有:

水冷:讓冰水流過包裝箱而直接吸收產品的熱,達到冷卻的目的。最好在水中加入殺菌劑。

氣冷:讓冷氣通過未封蓋的包裝箱以降低溫度,預冷後再封蓋。以色列廣泛套用此法。

包裝

預冷後用於消費的花應進行包裝。包裝目的是為了儘量減少花在運輸時的機械損傷或水的損失,保持花最佳的新鮮狀態,所選包裝應儘可能的適應產品、運輸方法及市場。包裝是否理想,即是否使產品得到較好保護以適應運輸,加工及貯藏的要求決定其商業運作是否成功。

觀賞植物是活的組織,經歷有限的生命時期。尤其是切花,對損傷的抗性比盆栽植物小。與運輸、加工及裝貨有關的機械損傷有:衝擊、掉落、壓緊及震動。包裝應儘可能減少各類損傷及負作用。

許多花卉生產大國加強了對包裝材料及尺寸的研究。可依花卉品種,貯藏及運輸方法的不同,採用各種包裝設施和包裝方法。通常,各種包裝目的都應儘量減少花在貯藏及運輸時的機械損傷或水的損失。保持花最佳的膨壓,以防機械損傷。通常的貯運方法有兩種:乾藏及濕藏。濕藏是將花的莖部浸入充滿水或保護液的容器中,可保持花卉充足的水分,但運輸較困難,這種方法適於短期貯藏及運輸,可保持花的形態,防止機械損傷,但運輸需占用較多設備,費用較大。有些切花種類(香石竹、百合、非洲菊、金魚草)可在濕藏時保存幾星期。可在實際運輸中,在大規模生產運輸中不適用。

在實際生產中,套用較多的是乾藏,各種種類的包裝箱被用來作切花的乾藏或運輸,適當的乾的包裝可防止花的水分損失。包裝的濕度由箱中包裝的蠟層或提供各種類型的箔膜來保證。包裝材料多以柔質塑膠為宜,主要有低密聚乙烯塑膠薄膜、高密聚乙烯塑膠薄膜和聚丙烯塑膠薄膜等。試驗證明,高密聚乙烯塑膠薄膜效果最好,保鮮時間最長。袋內若裝入O2吸收劑或蓄冷劑(冰塊),保鮮效果更好。乾藏法常用於長期貯藏,例如康乃馨,菊花,在花苞期乾藏比濕藏的效果好,保存期更長。貯藏後,花苞開放需適宜的促開花溶液。花在密封氣體的聚乙烯袋中也能較好貯藏。在這些包裝內,花呼吸製造一個氣調環境(MA)。降低了O2濃度,提高CO2濃度,這使貯藏期延長。

包裝箱的尺寸還應考慮既可節省貯運空間,又能保證足夠的通風量防止花衰敗。國外許多花卉生產商改進了包裝箱的尺寸,如以色列,包裝箱如圖所示,既可使冷空氣自由通過包裝箱,又節省運輸空間(如採用直角箱,為通風,包裝箱之間需間隔一段距離)。

包裝箱形狀及擺放方式

包裝從經濟角度考慮,還應考慮輔助設備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費用。如包裝應考慮是否適應產品尺寸,通風方法及是否穩固;包裝材料及其他保護設施的選擇等。由於觀賞植物種類很多,不同種類有不同特性,因而包裝實現高度標準化是不現實的,但應牢記標準化在技術及經濟上的優勢。應鼓勵標準化制定者制定明確,合理的標準。

某些進口國家可能對包裝有偏愛及特殊要求,銷售者應了解此要求,通常認為包裝也是“沉默的銷售員”,尤其在零售時,包裝對提高銷售量有重要作用。與包裝有關的因素包括:包裝尺寸,產品擺放方式,每束花束,包裝顏色及標籤等。除此之外,包裝還具有堅固及適於運輸的功能。

在可能的情況下,以下方面應以標籤或發貨單方式標註於產品上,以利售後服務。如識別標記(包括包裝者或分銷者、生產者姓名、地址或官方的識別標記)、產品特性(品種及適應性等)、原產地(原產國家,生產區域)、商業特性(等級、尺寸等)。

貯運中問題

在貯運過程中,花卉的生命活動和衰老尚未停止,致使花卉在貯運過程中發生一些變化。新鮮園藝植物的運輸方法包括:鐵路,卡車,飛機,船運及幾種運輸方法共用。在船運時,常將幾種產品混運,但在儘可能時,應儘可能避免這種現象。在運輸時,應儘可能保持植物處於冷環境,並保持溫度穩定,使植物在採收後始終處於“冷鏈”環境。同時應注意保持空氣循環及通風。較大的盆栽植物常用敞口卡車來運輸。目前最新的運輸方法是裸根運輸,由於去除運輸介質及容器,運輸費用大大減少,可減少超過50%的運輸空間及重量。這種運輸法也用於水培法生產的植物,以符合一些國家指定的衛生要求,防止土傳病原體的傳播。

不同的植物品種有不同的最佳運輸溫度,同時也取決於運輸期的長短。過低的溫度會引起許多熱帶植物的凍害。開花植物比觀葉植物對長期運輸的耐性更小,在黑暗中放置幾天,就會喪失其品質。

在貯運中產生的乙烯也會誘導花苞,葉的脫落,增加花的畸形。乙烯的危害大小取決於其濃度,暴露期及溫度。運輸溫度的下降(在凍害點之上),可減少葉、花的脫落。因而,在長期運輸前,用乙烯活性抑制劑(STS或1-MCP)處理植物,可減少乙烯的危害。對一些植物,用萘乙酸處理,也可減少各種植物器官的脫落。完全開放的花比花苞期的花對乙烯更敏感,因而,觀花的盆栽植物在花苞期運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產品在接近最優的貯藏溫度下時,可放在一起,並且要防止其不良的相互影響,如乙烯的釋放,臭味及貯藏時對相對濕度的不同要求。在運輸時應考慮最經濟、最優的運輸方法,對較長期運輸,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葉、花褪色,脫落,花苞不能開放,向地性彎曲、疾病的快速發展與傳播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