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氏離堆記刻石

此本系五石拓本,甚罕見計存全字四十七字缺半字七,共存五十四字。 羅振玉題跋譯文:《離堆記》舊拓本,計殘石五塊,存全字四十七,缺半字七,共存字五十四。 當石乾嘉時拓本,可寶也,丁未六月寒中題記。

鈐印:羅振玉。唐·顏真卿書。
清代拓本,紙本,冊頁裝,一冊一函。
提要:唐寶應元年(726)年刻,顏真卿撰並書,在四川閬縣離堆山,碑石已碎,宋後宜一度失傳,清初重又發現,殘存五塊,存四十七字。嘉道後又佚一塊,僅存十餘字。此本系五石拓本,甚罕見計存全字四十七字缺半字七,共存五十四字。其中“尚未”之“未”“水者”之“者”又“虛口”之“虛”字皆完好。另有羅振玉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題記兩側。 羅振玉題跋譯文:《離堆記》舊拓本,計殘石五塊,存全字四十七,缺半字七,共存字五十四。今但存殘石四,其“處置使人忠貶邰陽太守冬”十一石亡矣。郭蘭石先生《芳豎館提拔》言:此記存四十四字,知此記嘉道以來一失去一石矣。此五石尚在於。當石乾嘉時拓本,可寶也,丁未六月寒中題記。又今本:‘尚未’之‘未’,‘水者’之‘者’‘虛口江’之‘虛’三字,又有缺失,此本尚完好,寒中又記。 尺寸:35×22厘米。著錄:《雪堂類稿—書畫跋尾》中著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