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村

魯陽村

魯陽村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溪西鎮,這裡民風淳樸,環境優美。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魯陽村地理位置魯陽村地理位置

魯陽村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溪西鎮西北部,這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樸素,環境優美。在歷史認為是一塊風水寶地。

簡介

魯陽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上游北岸,距離鎮區63公里。前臨龍溪河,背靠大南山,隔溪與後山村相望,東與曲溪村相連,西北與葵潭鎮兵營村接壤。由魯陽上村、魯陽下村、渡頭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魯陽上村。
村現有人口3611人。土地面積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0畝,其中水田1030畝,旱園360畝,山地10221畝。主要種植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
魯陽上村原有廖姓先居於此,宋寧宗二十五年(公元1219年),蔡姓遷徙到此創業,逐漸形成大族,還有鄭、林、沈等姓聚居,村名原稱廖陽,明洪武年間(1368-1398),以村地似鳳,改稱風陽村,後又據蔡姓族譜“濟陽初開統”之記載,為追本溯源,取山東省簡稱更名為魯陽村。1958年建設石榴潭水庫時,紅色根據地石榴潭部分移民於魯陽上村。
魯陽上村、下村屬革命老區。1926年9月,成立了魯陽村農民協會,選鄭定橋為主席,蔡天德、陳木清、鄭江為副主席,鄭強、鄒如宣、陳賴為執委。會址設於“鄭厝祖祠”(是龍溪一帶建設藝術最為完美的建築物,於1928年被敵燒毀)。同年,成立農民自衛隊,隊員30多人。1927年,建立魯陽村黨支部,書記蔡袁橋。1928年,成立了村農民赤衛隊,參加攻打隆江鎮,中共東江特委書記彭湃、縣委書記黃符到村檢查暴動部署,對魯陽村工作十分滿意。分隊長陳賴在戰鬥中搶救傷員犧牲。暴動勝利後,成立魯陽村蘇維埃政府,1928年7月,敵人“圍剿”魯陽村,赤衛隊員蔡瑞好在掩護民眾疏散中犧牲後,被砍下頭顱帶到隆江鎮示眾。村副主席陳木清被捕後,堅貞不屈,在隆江鎮犧牲。解放戰爭時期,魯陽村為中共惠陸南邊縣委、惠陸南邊行政委員會及二支第十團團部的駐地。
村景色獨特,多產奇石,有聖杯石、雞母石、帝過石、蛤古石、關刀石、石壁石、風過石等,令人嘆為觀止。
遐名海內外的旅遊勝跡“黃光山”坐落在村東部,是當年的革命舊址,有獅石大佛、岩穴石娘、山門凌空、石壁天工、光山石屋、古亭觀海、日廊望峽、尖山石槽等八處旅遊景點,黃光山石佛為全國最高之佛之一,高25米。大革命時期,彭湃、賀龍等先後在此領導農民運動。1987年,廣東省顧委吳健民為古剎撰寫黃光山三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刻於古剎前的大石壁上。
村現擁有國小1所,教職工13人;村在校學生478人,
歷史以來村在此設渡交通過往來人,比走陸路可節省1個多小時。村道路暢通,可得駛汽車至鎮區。安裝普及程控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通訊通電方便。
村資源豐富,物產極盛。有小二型赤頭巷水庫1宗,縣中型水庫尖官陂總灌渠在該村通過,農田灌溉用水方便。有坡度在25%以下可開發種植水果的山地達1萬多畝。改革開放以來,在當地黨政的引導下,村立足自身豐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果種植生產,發展“三高”農業,最佳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種植冬瓜200多畝,每逢收穫時節,外地商販紛紛驅車到田頭購銷冬瓜。積極發展“一村一品”的荔枝生產的特色產業,是遠近有名的水果生產專業村,現已形成規模化、基地化、良種化生產,水果種植面積3000多畝,現年產量150噸以上,被鎮定為水果生產區,有了這一特色產業,農民腰包膨起來了,農村經濟發展路子將越走越寬。
村地靈人傑。旅港僑胞林連登十分熱心家鄉建設,投建了以其命名為“連登橋”的葵和公路隆江橋埔大橋等,多次資助和贈送化肥等緊缺物資,支援家鄉發展生產。

當地風情

3.1祭祀
由於村歷史具有約八百年的歷史,仍保留著相當一部分的傳統節日與祭祀儀式。而對於村民來說,一年之中最熱鬧,參與度最高的,當屬幾次大型的祭祀活動了。
(1) 元宵神老爺出遊(也叫游老爺)
每年春節過後,便有由各姓氏族老臨時組成的委員會,商議舉行關於魯陽村村民供奉的各神廟裡的神老爺真身出遊活動。村民會在約定好的日子裡,準備好各種祭祀用品,並打扮自己參加活動。出遊活動跟各地的遊園活動類似,按照隊伍的組成,有牌坊,燈籠,彩旗,鑼鼓,及由上一年生男孩的壯丁抬著神老爺真身出遊,沿路敲敲打打,燃放鞭炮,成群孩童打打鬧鬧,好不熱鬧,神老爺在出遊途中會到指定地點給人參拜,村民會在上香後,換三支別人的香回家插在灶王爺中,以祈求來年順順利利,大小平安。
類似視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JR5Ug4Lzvs/
(2) 拜百姓
每年有農曆七月的某一天,魯陽村的村民都要拜百姓。“百姓”的意思是一些已經死去的先人,由於沒有後嗣或都被人遺忘,無人供奉。各姓氏的族老會約定在農曆七月的某一天,全村每戶進行“拜百姓”的活動。村民會準備好祭祀供品,到指定的位置進行祭祀,當天,黃光山佛光寺會派上主持法事的和尚,尼姑等人員,到祭祀的位置進行念經超度這些無家可歸或無人供奉的孤魂野鬼,讓他們可以飽餐一頓,並保佑魯陽村的村民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拜神的過程,有一個目前仍很難解釋的現象,到了祭祀的時間,如果是下雨的,雨肯定會停,以便人們把祭祀用品拿出來擺放,進行祭祀。如果當天是熱天,無論天氣多么好,在祭祀開始後的一段時間,一定會下雨,但在祭祀結束前雨會停,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都是遵循這樣的規律。以致在一些旱年,附近的村子都有這樣的傳言。“想要下雨,等魯陽拜神吧”。
(3) 年尾謝神
到了年尾,村民們便會酬謝各路神仙在本年對自家的保佑,各家各戶便會選定備好東西,酬謝各路神仙。各姓氏族老便會組織村民於某一天,集中地方進行祭祀,並有潮劇表演。在以前那種文娛活動非常缺乏的年代,潮劇表演是一件大事情,村中各戶夜晚均會到場觀看,以致於看台前方的空地還需要劃小塊分到各戶,有些人家還鋪上稻草,帶著草蓆及被子,一直觀到整部劇完才回家(潮劇一般有五六集,需要演到午夜兩三點才會結束)。由於以前文娛活動的缺乏,這個時候可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日子,到這些有潮劇表演的日子,有賣零食的,有玩兒的,有親戚過來看戲的,有出外面賺錢回來祭神的,確實是一個熱鬧的日子。
3.2傳說
魯陽村多個地名均有著神奇的傳說,讓人十分嚮往。
(1) 浮山
在村東邊有一座小山名叫浮山,由於村前向著龍江溪,在古代,由於築壩也不是很牢固,經常做大水。相傳每次做大水,均淹不到浮山,由於浮山在大水來的時候,是會浮的。後於由於一個地理先生的妒忌,為了破壞浮山,便建議村民在浮山腳下修一條渠,以滿足田地的灌溉需求,但是在挖渠的過程中,今天挖的渠,明天來看,又恢復如初,那個先生便說,挖好之後,拿一些烏狗血灑在上面。由於這個行徑,破壞了浮山的地氣,原先在浮山腳上保護浮山的龜蛇便走了,以後浮山就再浮不上來了。
(2) 帝過石
在村子東面的一座山上,有一塊非常大的石頭,石頭上面有一個很大的腳印,相傳是仙人的腳印,故那個塊頭被叫做“帝過石”。
(3) 蛤古石
蛤古石的由來是一塊大石頭,形狀似蛤古(蟾蜍)而來
3.3名人
林連登
林連登(1867—1963年)又名林達科,生於惠來縣溪西鎮魯陽村。1895年到馬來西亞謀生。初期替富商趕牛車,人稱“牛車登”。曾任馬來西亞檳城潮州館主席、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主席。
林連登(1867—1963年)又名林達科,生於惠來縣溪西鎮魯陽村。
林連登1895年到馬來西亞謀生。初期替富商趕牛車,人稱“牛車登”。歷盡艱辛,積資開墾荒地,種植木薯和橡膠。經多年苦心經營,建立了泰城、泰益、茶園和泰豐等4個園區,面積3000多畝,工人近3000人。還開辦順泰和連德2個碾米廠,並在檳城開設連興和酒廠。而後,又在檳城創辦新世界戲院和韓江中學。1936年捐款在惠來縣立中學和龍溪國小各建一座“連登樓”(教學樓),在隆江至惠城
的橋埔路段建造一座“連登橋”。1938年回鄉創辦惠民農場(即後來的國營葵潭農場)。抗戰勝利後,先後投資200多萬港元,開辦連通築路行車公司。捐助港幣8萬元,修建潮陽和平橋。1957年積極參與籌資創建惠來華僑中學。曾任馬來西亞檳城潮州館主席、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主席。
人生經歷
事業起步
林連登原籍惠來縣溪西鎮魯陽村,少時家境貧寒。1895年,他28歲的時候,與鄰村富戶借了10擔紅糖折錢作為盤纏,獨自乘船飄洋過海,到達印尼爪畦,其後到馬來西亞的雙溪大年、榕城等地謀生和發展。林連登到馬來西亞後,曾當過洗碗工、腳夫、車夫、屠夫等,許多重活髒活都乾過。在當了10年苦力以後,他得到朋友的幫助,購買一頭牛和一輛牛車,每天出發為鋪戶運貨,人們因此稱他為“牛車登”。當時,林連登的工作和生活仍很艱苦,但由於他勤儉過日,稍有積累,一年多後轉而經營小雜貨生意。其後不久,他受聘為一位農場主管理橡膠園,很受農場主夫婦的信任。農場主逝世後,林連登協助農場主遺孀經營整個農場,連年獲得良好的收益。在這個時候,林氏得到農場主遺孀的資助,與友人合夥開發錫礦,接著獨立經營雜貨店,逐漸積累資金,不斷置業和擴大經營範圍。
發展過程
林連登年過50以後,購買雙溪大年附近美農的泰螢園橡膠場,面積達3000英畝,僱工種植橡膠,因經營得法,該橡膠場的橡膠產量質高量好,他因此獲利甚豐。接著,林氏又購買近10000英畝的土地,建立泰城、泰益、泰豐和榮園共4個園區,在這些園區內創辦橡膠園、椰園、碩莪園和橡膠廠等。林連登55歲前後,又創辦聯共和、聯泰、聯益和等釀酒廠,並在吉打等地創辦順泰、連德、泰興發等多家碾米廠,把經營範圍繼續擴大。進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林氏向馬來西亞的重要港口檳城發展。他在檳城創辦連興和釀酒廠,接著在榕城興建桂林廬洋樓一座,從此在這裡長住下來。1937年,林連登在檳城創建新世界遊樂場,並先後在這個港口城市購置鋪屋100多間。這樣,林氏形成了他以檳城為中心而實業遍布檳城、雙溪大年、吉打、大山腳、美農、居林、宋腳等地的經營網,使其資財達到3億馬來西亞幣以上,成為富甲一方的華人實業家。
回報社會
昔年的“牛車登’在事業取得顯著成就以後,很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和當地潮人同鄉社團的工作。他在雙溪大年捐資12萬馬幣建造大鐘樓一座,鐘樓四面裝著時鐘,為居民提供報時服務,鐘樓下層四面鐫刻著林連登的姓名。後來,林連登在檳城捐資創辦韓江學校。而對馬來亞大學、雙溪大年新民學校、吉打中華學校等,林氏也熱情捐助。林連登一向同清貧苦民眾、多次資助當地貧苦華人和捐資賑濟當地貧民。他在檳城發起建立檳城潮州會館,並在該會館成立後擔任總理達20多年之久。1932年,林連登與馬來西亞其他僑領共同發起建立馬來亞統一的潮人同鄉社團,並被推舉主持籌備工作。1934年8月馬來亞韓江公會聯合會成立,林連登榮任首屆主席。該聯合會後來改稱為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簡稱“馬潮聯”),而當年林連登對創立這一馬來西亞統一的潮人同鄉社團的貢獻,一直受到馬來西亞潮人鄉親們的讚揚。
編輯本段
評價
資助家鄉
林連登雖長期身在海外,但他一貫熱愛祖國和家鄉。1936年,他回鄉探親時,捐資贊助惠來中學和隆江國小各興建教學樓一座,俱稱“連登樓”。與此同時,他捐資在橋埔村南側建造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連登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林連登帶頭捐資10萬元和購買抗日救國公債20多萬元,支援祖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1938年,林氏再次回到家鄉,看到隆江鎮西南約30里處有一片荒山可以開發,就捐資港幣8.5萬元進行墾荒,並與幾位鄉親合股創辦惠民農場。1943年,林連登在海外獲悉家鄉發生饑荒以後,即從泰國運大米10萬斤到隆江鎮平泉,並捐贈米袋2萬個,發給缺衣缺被的貧苦鄉親作為禦寒之用。
恢復家鄉經濟
1946年,他為幫助家鄉恢復抗戰後的經濟,捐資在隆江購地60畝興建新市,先後建起二層樓的鋪屋60多間。這一年,年已79歲的林連登回到家紅目睹惠來縣乃至整個潮汕的公路在日寇侵略期間已遭到嚴重的破壞,為了幫助家鄉迅速恢復和發展公路運輸,他在抗日名將翁照垣將軍(惠來縣人)的鼓勵支持下,經省有關當局批准,創辦連通築路行車服務公司,由他擔任這一公司的董事長。林氏先後投資200多萬港元,修築和整修潮汕各地共300多公里長的公路線,維修潮陽和平橋,併購置汽車42部,在潮汕各地提供客運和貨運服務,對抗戰後潮汕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1960年至1962年;年已90多歲的林連登仍不忘支持家鄉發展農業生產,先後贈送惠來縣菜地270多噸化肥。他的以上愛國愛鄉事跡,充分體現了他始終不渝的拳拳赤誠之心。1963年,林連登在馬來西亞檳城病逝,終年96歲。

風俗習慣

木 屐

木 屐木 屐

木屐一般用苦楝樹樟樹等木料製成,初以棕繩兒為耳,不分左右足,俗稱棕屐,基本上保持隋唐原型。後來出現蜂腰屐,造型才開始有左右之分。稍後,蜂腰屐板加上油漆,再畫上一些花卉圖案,十分美觀。除夕夜,人人必須穿上一雙新木屐;嫁新娘則必須制一雙紅油漆新娘屐隨嫁。
據《潮陽周志》載:“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遠濕,一也;炎繳虐暑,赤腳納涼,二也;所費無幾,貧子省屐,三也;澡身濡足,頃刻遂燥,四也;夜行有聲,不便為奸,五也。”《南越筆記》雲:屐“以潮州所製造拖皮為雅。”清.徐乾學的《潮州雜興》詩云:“蠻女科頭足踏塵,丈夫偏裹越羅巾。天無晴雨穿高屐,豈是風流學晉人。”可見潮汕人穿木屐,由來已久。
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避後母的陷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受盡屈辱,吃盡苦頭。一天,重耳餓暈在地。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他吃。重耳十分感激,表示日後即位,必定重謝。19年後,重耳結束了流亡生活,於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成為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爭功,便和母親隱居綿山中。晉文公知道後,非常後悔,親自上山尋找,但介子推避而不出。晉文公便下令三面燒山,只留下一面出口。大火燒了三天,仍然不見介子推。再次尋找,才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靠在一棵被燒焦的柳樹下死去了。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令木匠將這柳樹鋸下一截,做了一雙木屐,每天對著木屐尊稱一聲“足下”。
木屐流行到潮汕,估計在晉朝。當時中原已相當盛行木屐了。《晉書.宣帝紀》:“使軍士二千人著軟平底木屐前行。”晉朝,中原一帶戰亂紛紛,“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在這大批移民中,有不少人輾轉到了潮州,同時也帶來了中原的服飾習俗。

水 布

水布,也叫做浴布、頭布、番<礻曼>等等。長約2米,寬約80厘米,織印有紅、青、藍各種顏色的大小方格,是潮汕農村男子隨身攜帶的寶貝。外出時束於腰間,十分精神豪壯。勞動時用以擦汗;暑天樹下納涼可席地而坐臥;下河洗澡時則作圍腰浴巾;冬天圍於頭頸可以禦寒;還可遮陽、擋雨、打包袱、作肩墊,用途十分廣泛。
從水布的花樣形式看,它可能來自東南亞一帶的“紗籠”,因而一些地方叫“番<礻曼>”,稱“番”的一般都是來自海外的東西,如“番客”、“番批”、“薯”等。

打 鬃

潮汕婦女婚後即松辮盤髮髻,稱為“打鬃”。鬃型多種多樣,較為普遍的鬃型是八字鬃,最為典型的是梳成大泡頭。進入中老年後,比較流行的髮型是企鬃、盤鬃、盤鬃俗稱龜鬃。

打 鬃打 鬃

首 飾

過去,戴耳環首飾,也是婦女服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孩子在六七歲時就要穿耳朵:先用手指在耳墜按摩片刻,直到耳墜發熱變麻,即用爐里燒紅的針穿刺。刺穿的耳孔用紅線在兩邊上結,再用一段草莖子插在中間,幾天之後等耳孔結痂即可戴耳環。耳環有兩種:一種是環式,一種是耳墜式。另外,還要戴金、銀、玉手鐲、戒指及腳環。有的婦女終生戴玉手鐲、銀腳環。除了增添美觀,顯示身份外,據說還有消災祛禍的作用。

葵 笠

葵 笠葵 笠

葵笠即竹笠,是潮汕勞動民眾普遍使用的雨具,均以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圓頂通帽等型式。精工的用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之上夾一層油紙,笠面加塗熟桐油而成。有的竹笠上面還繪上花卉圖案或者寫上書法,更具工藝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