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集·雜文卷

/裘沙/王偉君作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裡,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 /裘沙/王偉君作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裘沙/王偉君作到那時候,類人猿上面,怕要添出“類猿人”這一個名詞。

內容介紹

“大家小集”從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家出發,將逐步涵括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里成就斐然者。
“大家”們往往著作等身,非專業的讀者不易也不必讀完其全部作品,故本社只做“小集”,僅遴選大家們創作於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有影響的作品,讓讀者藉以領略大師們的風采。
編全集不易,編選本亦難;全集貴全,選本尚精。在短小的篇幅里,於作者要展示菁華,於編者要體現旨趣,於讀者要有所斬獲,本社不敢說能做到最好,但有這樣的追求,故挑選的編注者,皆為該研究領域或該作者研究之俊秀,欲借他們來達成本社的目的。
每篇文字都作題注與正文注。題注說明該文最初發表於何種報刊,發表時所用署名,後來編入何文集等,並儘可能客觀地提供作者撰述時的相關情況。

作品目錄

《墳》的題記
我之節列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藝會講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詩歌之敵
春末閒談
燈下漫筆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熱風》題記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六十一 不滿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隨感錄
對於《新潮》一部分的意見
《一個青年的夢》譯者序
譯者序
“生降死不降”
無題
破《唐人說薈》
關於《小說世界》
《華蓋集》題記
青年必讀書――應《京報副刊》的徵求
這是這么一個意思
忽然想到(一至四)
忽然想到(五至六)
忽然想到(七至九)
通訊
北京通信
導師
長城
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
《出了象牙之塔》後記
這個與那個
我觀北大
一點比喻
談皇帝
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
“死地”
可慘與可笑
記念劉和珍君
空談
《窮人》小引
馬上日記之二
記談話
無聲的中國――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會講
老調子已經唱完――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會講
中山大學開學致語
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
讀書雜談――七月十六日在廣州知用中學講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九月間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講
答有恆先生
可惡罪
怎么寫――夜記之一
在鐘樓上――夜記之二
再談香港
關於知識階級――一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勞動大學講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學講
文學和出汗
看司徒喬君的畫
文藝與革命

太平歌訣
鏟共大觀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學國文學會講
《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
我和《語絲》的始終
文藝的大眾化
習慣與改革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講
《進化和退化》小引
上海文藝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會科學研究會講
幾條“順”的翻譯
風馬牛
“友邦驚詫”論
答中學生雜誌社問
答北斗雜誌社問――創作要怎樣才會好?
關於小說題材的通信
關於翻譯的通信
《豎琴》前記
幫忙文學與幫閒文學――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學第二院講
今春的兩種感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平輔仁大學講
學生和玉佛
崇實
為了忘卻的記念
白莽作《孩兒塔》序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守常全集》題記
兩封通信
談金聖歎
諺語

電的利弊
航空救國三願
從諷刺到幽默
《殺錯了人》異議
言論自由的界限
“多難之月”
夜頌
二醜藝術
華德保粹優劣論
華德焚書異同論
智識過剩
晨涼漫記
秋夜紀游
由聾而啞
新秋雜識(二)
同意和解釋
重三感舊――一九三三年億光緒朝末
黃禍
野獸訓練法
女人未必多說謊
漫罵
論秦理齋夫人事
看書瑣記
看書瑣記(三)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
拿來主義
隔膜
買《國小大全》記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隨便翻翻
拿破崙與隋那
答《戲》周刊編者信
寄《戲》周刊編者信
葉紫作《豐收》序
再論“文人相輕”
從幫忙到扯淡
名人和名言
幾乎無事的悲劇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為日本三笠書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普及本作
寫於深夜裡
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
半夏小集
“立此存照”(七)
插圖目錄
卷前插圖
作者像
我坐在廈門的墳中間
海嬰與魯迅一歲與五十
作者全家與馮雪峰一家人合影
全家影
《悼柔石》
作者與楊杏佛
《悼揚銓》
作者與日木友人在上海新月亭食鵪鶉
最後的留影/沙飛攝
正文插圖
長者不但不該責幼者供奉自己,而且還須用全副精神,養成他們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裘沙/王偉君作
娜拉既然醒了……只得走;可是她還須更富有,提包里有準備,直白地說,就是要有錢。/裘沙/王偉君作
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裡,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么?/裘沙/王偉君作
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裘沙/王偉君作
到那時候,類人猿上面,怕要添出“類猿人”這一個名詞。/裘沙/王偉君作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裘沙/王偉君作
這工程不過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嘗擋得住。/裘沙/王偉君作
孩子初學步的第一步。/裘沙/王偉君作
魯迅受蔡元培先生委託為北京大學設計的校徽
劉和珍像及所撰英文稿《大學的社會生活》
廣州中小十學士鐘樓(舊址)
銀河的起源[義大利]丁托列托作
彌涅爾瓦與半人半馬怪[義大利]波提切利作
《為了忘卻的記念》
犧牲(《戰爭》組畫之一)/[德國]珂勒惠支作
《華德焚書異同論》/裘沙/王偉君作
這些慘案的來由,都只為了“隔膜”/裘沙/王偉君作
中國的脊樑/裘沙/王偉君作
恰如赫爾庫來斯的緊抱了巨人安太烏斯一樣,
因為要折斷他的肋骨。[義大利]丁托列托作
珂勒惠支自畫像
麵包/[德國]珂勒惠支作
為了一張文學家的肖像,得了這樣的罪,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話,……(曹白作《盧那卡爾斯基像》)
以技術而論,自然是還沒有成熟的。但我要保存這一幅畫,一者是因為是遭過艱難的青年的作品,二是因為留著黨老爺的蹄痕,三,則由此也紀念一點現在的黑暗和掙扎。(曹白作《魯迅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