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教育

魯迅與教育

魯迅與教育是一個名詞,代表作品為《狂人日記》。

魯迅先生不僅是文學家、思想家與革命家,還是偉大的教育家。先生從事教育30年,他批判舊教育,引起了國人的關注;倡導並實踐新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先生的教育思想是豐富的,他在《狂人日記》里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所謂的“仁義道德”的悠久歷史,其實就是“吃人”的真實記載;他還指出教育的實質,即“解放了的社會,就是解放了自己”;他認為教育培養“新人”應當是有“自立能力”的,“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為父母占有的人”;他希望青年學生要敢笑、敢怒、敢罵、敢打,有朝氣,敢作敢為;他激勵青年為國奉獻,不要無為地犧牲,也不要無所作為。  兒童教育是先生關注的重點之一。在他看來,兒童教育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於是他發出“救救孩子”的吶喊,世人為之震驚,這吶喊聲至今迴響在人們耳邊。如何教育好孩子呢?先生認為有三點必須注意:一是理解孩子,別把孩子當成大人;二是要指導孩子,平等對待;三是解放孩子,使之自立。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恐怕也不過時的。  有一次,先生請幾位朋友來家裡吃飯。大家都邊談邊吃,突然先生的兒子海嬰突然說有碗菜壞了,客人們吃著沒覺得味道有什麼不對,只覺得是小孩子亂講,沒加理會。先生聽了海嬰的話後,馬上將兒子吃剩下的那一筷子菜挾起來嘗了嘗,對大家說味道確實壞了。柳亞子聽到這事兒,特地將它寫進他的《我的兒童教育觀》一文,文中這樣評道:“你想,除了魯迅先生,誰還能有這種尊崇兒童,愛護兒童的偉大呢?”可見先生對兒童的教育不是理論上說說就算了的,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體做到。想到今天許多家長打著為孩子著想,逼孩子做這學那,損害兒童成長的天性,違背教育規律,就覺得不是個滋味。  先生在求學期間就立下要改變國人之靈魂,他之於教育,既有理論高度,從人的發展規律與國家民族的客觀需要作了深入研究,又有實踐深度,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也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出來。他的大量作品都包孕著先進的教育思想,他的革命實踐充分展示了他對教育的貢獻。在教育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的教育思想依然能成為今天教育的一面鏡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