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戈

詞目: 魯戈 拼音:lǔ gē 解釋: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漢語辭彙 魯戈

基本信息

詞目: 魯戈

拼音:lǔ gē

解釋: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典源

武王伐紂,渡於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疾風晦冥,人馬不相見。於是武王左操黃鉞,右秉白旄,瞋目而捴之曰:"余任天下,誰敢害吾意者!"於是,風濟而波罷。 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捴之,日為之反三舍。夫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於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為而不成!夫死生同域,不可脅陵,勇武一人,為三軍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猶若此,又況夫宮天地,懷萬物,而友造化,含至和,直偶於人形,觀九鑽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嘗死者乎!

釋義

周武王討伐紂王,在孟津渡黃河時,波神陽侯掀起大浪,迎面撲卷過來,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人馬都看不清楚。這時周武王左手握著黃鉞,右手掌著軍旗,瞋目喝道:“由我在此,誰敢違逆我的意志!”於是風浪隨話音平靜而平靜。還有過去魯陽公與韓國結仇交戰,戰鬥正處難分難解、太陽西沉之時,魯陽公揮戈大喝,太陽竟為之退避三舍。這樣看來,那些全性保真、不使身形損虧的人,當處危難時刻,他的精誠就能上通天帝而得到助佑。如果一個人從未曾偏離道之根本,那么做什麼事都會成功。那些將生死視為同一的人,是無法將他脅迫欺凌的;同樣威武勇猛的人是可以稱雄三軍的。當然,這樣威武勇猛的人只不過是為了追求功名,那么,這些追求功名的人都能如此,更不用說有些包裹天地自然、胸懷容納萬物、與造化為友、內心蘊含中和之氣的人了,他們這些人真是只將人的形體視為“道”所寄託的軀殼,鑽研專一的“道”,就能知道未曾知道的許多事情;他們真正做到了心性與道同存共在。

同源典故

卻日戈 回天卻日 回戈術 回日輪 戈揮景 指日戈 揮天戈 揮戈 揮戈術 揮戈退日 揮日戈 日避揮戈勇 轉日回天 駐白日 魯戈 魯戈回日 魯日回輪 魯陽德 魯陽戈 魯陽揮戈 魯陽駐日

示例

元 馬麟 《獨酌謠》:“ 魯戈莫麾斥, 羲車莫招搖。”

清 袁於令 《西樓記·檢課》:“一任窗前之駒隙,不愁鏡里之霜華,吾以為 魯戈難再, 江筆可危也。”

沉礪 《偶成》詩:“ 楚囚對泣渾無補,誰為中原奮 魯戈?”

南朝 梁 蕭紀 《同蕭長史看妓》詩:“想君愁日暮,應羨 魯陽戈。”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五:“難分太倉粟,競棄 魯陽戈。”

王德鍾 《十九歲述懷》詩之六:“匡時揮盡 魯陽戈,天意如斯奈若何!”

唐 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酣戰仍揮日,降妖亦鬭霆。”

明 王錂 《春蕪記·尋真》:“到頭來一夢裡,白日疾如馳,揮戈總是痴。”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他勢壓朝班,威傾京國,你卻與他相別。只怕他轉日回天,那時須有個決裂。”

名人 魯戈

魯戈 ,男,1922年5月生,浙江省嵊州人。號剡溪退士。1938年參加革命,北京機械學院畢業,原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上海金秋文學社理事、副社長,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浙東委員會理事、編輯,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檢察學會會員。曾榮獲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國旗勳章。立功多次。十年浩劫,歷盡坎坷。“文革”後,在上海市輕工系統負責輕工設計院、542廠、輕專、美專、美校等16直屬單位的複查工作,親臨現場、排除干擾,深入調查案情,與蒙冤者同悲同喜,為800名複查對象徹底推倒冤假錯案。生者平反正名,落實黨的各項政策;死者昭雪悼亡,切實做好善後工作,使一大批領導幹部,科技專家、社會名流,重新走上領導崗位,為“四化”事業作出積極貢獻。檢察機關重建,調市檢察院任辦公室副主任,分管控告申訴(含十二區、十縣)親自查處來信,接待上訪,並親自參加辦案,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歷史積案與老大難案件,受到高檢院通報表彰。其典型案例已載入《上海檢察史》。作品散見於《上海詩訊》、《楓林苑》、《金秋文集》、《當代名家詩詞大典》、《中國吟壇》、《中國當代詩詞家詞典》、《香港回歸詩詞選》、《上海老幹部工作》、《大江南北》及台北《嵊訊雜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