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木寨村

魚木寨村

魚木寨村,是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西邊有一土家族古寨,是中國傳統習俗名鎮,寨子是一個自然村,面積20平方公里,2006年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魚木寨村

魚木寨村魚木寨村
中國傳統習俗名鎮——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西邊有一土家族古寨,名曰魚木寨。寨子是一個自然村,面積20平方公里,2006年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魚木寨明初屬龍陽峒土司,後歸附石柱土司,萬曆十四年(1586年)編籍萬縣,1955年劃歸利川。魚木寨在群山中突兀而起,四面懸崖如削,寨上林木蔥蘢,遠看似一尾巨魚遨遊於雲海之中。寨門處用巨石修成的門樓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僅一寬約2米的石板古道可入寨門,奇險非常。寨樓內右牆嵌碑文一通,記敘了為防白蓮教興建寨樓始末,字跡清晰,保存完好。據傳,魚木寨曾名成家寨,古時馬、譚兩大土司連年征戰。譚土司困守山寨,馬土司久攻不下。一日,譚土司從山寨上拋下活魚無數,馬土司見魚興嘆:吾克此寨,如緣木求魚也!“魚木寨”由此得名。魚木寨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族古寨。清代前,魚木寨人幾乎全為穴居,現存居住、織布、榨油、鑄幣用崖穴多處。另外,寨內還有古墓群、古碑林、古棧道、古寨門等。寨上石碑數以百計,造型有塔式、牌坊式、牌樓多層式、圈頂式、平臥式等多種。碑林中的“雙壽居”集馬派雕刻藝術之大成,幾百名工匠雕鑿三年,雕出了6出戲劇故事中的500多個人物造像,實為稀有藝術珍品。寨內有100餘戶居民,大都是土家族,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飲食、婚喪、建築習俗。男女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姑娘愛繡“花襪底”,做“布涼鞋”;男子善飲苞谷酒。土家風味的“甜酒糯米湯圓”、“陰米子”、“土臘肉”、“合渣”至今仍是主要飲食。寨內以木建築為主,石與石、木與木、木與石之間的結合,均用古老巴國傳統的營造方法,以榫頭相聯,陰陽相扣。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魚木寨堪稱世界土家文化的遺留中心。魚木寨關卡奇特,寨樓建在名曰“金扁擔”的懸崖脊上,當地人叫作“寨頸”。古棧道三陽關隱於老崖隙中,整個山寨一個寨門進,一個卡門出,獨特的地物地貌國內罕見。寨上道路險要,“亮梯子”建於絕壁之上,每級均用條石一頭插入岩壁,一頭懸空建成。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漫步魚木寨,你會溶進濃濃的古青石文化氛圍中。屹立寨頸城堡式的古炮樓,古墓上巧奪天工的匾聯、浮雕,刻在青石板上的“訓子篇”,鑿在懸崖上的古棧道,還有古城牆、石磨、石缸、石桌、石凳、石盆、石碾、石瓢、石路……,無一不是青石與魚木寨人完美的結合。魚木寨四周懸崖峭壁,寨門一關,仿佛與世隔絕。寨上土家吊腳樓式建築與山水田園自然融合,古樸淡雅。魚木寨人的祖先投入巨大虔誠營造的這方小天地,給原始的村莊以精緻,給喧囂的人世以寧靜,給嚮往的內心以寄託,給延續的生命以靈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