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彎體病

魚彎體病又稱畸形病、龍尾病。患彎體病的魚主要是身體發生彎曲,嚴重時引起死亡。

基本信息

病因

魚類飼料

由於魚類飼料單一,缺乏某些營養物質(如鈣和維生素等),會使魚類產生彎體病。

防治:

魚彎體病 魚彎體病

1)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多投餵含鈣多、營養豐富的飼料,可減少此病的發生;

2)發病時期要經常換水,同時投餵營養豐富的飼料。

重金屬鹽類

水中重金屬鹽類含量高,刺激魚的神經使肌肉收縮,致使魚體彎曲。新開挖的魚池土壤中重金屬含量高,魚易患此病。養魚時間長的魚池土壤中重金屬鹽類大多都已溶解,含量輕微,一般不會發生。

防治:

1)對於患病魚池可進行數次換水以便改良水體;

2)對於新開挖的魚池可先進行1-2年的成魚飼養,因為成魚一般不易患此病,以後再進行魚苗、魚種飼養。

營養物質缺乏引起

粘孢子蟲

當鰱碘泡蟲侵襲魚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時,除內臟器官發生病變外,魚體極度消瘦,頭大尾小,從背鰭後緣起高度顯著減小,脊柱向背部彎曲,形成尾部上翹。多數病魚側線曲折異常,也有的下齶發生歪斜。

防治:

1)魚種人池前要嚴格清塘,以殺滅鰱碘泡蟲的孢子;

2)做好工具、水源、飼料的消毒工作;

3)病魚必須及早撈出,以免感染健康魚群,死魚不能拋在養魚場附近,因為病魚爛後孢子可能隨水流入魚池,造成大量病原體的蔓延擴散;

4)魚種入池前用500g/m萀高錳酸鉀液浸洗20-30分鐘,能殺滅60%-70%的孢子。

復口吸蟲

當倪氏復口吸蟲侵襲魚體後,病魚在水面掙扎游泳,有時上下往返,有時平臥水面急速遊動,甚至頭朝下,尾朝上,在水面旋轉,24小時後部分病魚出現彎曲現象,2-3天后彎曲嚴重,繼而大量死亡。

防治:

1)生石灰徹底清塘;

2)對發病魚池用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使池水呈0.7g/m勻度,24小時後重複潑灑1次;

3)由於該病可由椎實螺傳播,可將水草紮成捆,置於魚池下風水中,每日撈取附著在水草上的椎實螺,並置於遠離魚池處曝曬殺死。

症狀:

魚類發生彎體病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水中含重金屬鹽類過多,刺激魚的神經和肌肉收縮所致。新開的魚池,由於土壤中的重金屬鹽類溶解在水中,所以魚種患彎體病的較多,養魚較久的老魚池,土壤中的重金屬鹽類大多溶解完了,一般不易發生此病。二是由於魚缺乏鈣質而產生彎體病。患彎體病的魚,主要的症狀是身體呈“S”形彎曲,有的病魚身體身體有兩三個彎曲,有的只尾部彎曲,有的鰓蓋凹陷或嘴部上下齶和鰭出現畸形。

防治方法

1、病魚池經常注入新水,改良水質。

2、新開魚池先養1-2年成魚,以後再養魚苗魚種。

3、加強飼養管理,多餵營養全面的餌料。

4、若缺鈣質,在5千克豆漿中加0.5千克石灰投喂,效果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