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化寨娃娃哨

製作期4.搓坯、入模:按照娃娃哨成品的大小,挖一塊和好的膠泥,把膠泥塊搓成形狀大小都與成品相近似的坯子。 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始終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 藝術特點:魚化娃娃哨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無論從內涵或題材上,都非常豐富,是典型的民族民間藝術品,它以小見大,從微觀的世界反映了人類活動的視角。

簡介:

魚化娃娃哨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低溫焙燒兼有聲響的泥玩具,其特點是造型渾樸小巧、洗臉大方,聲調古樸、雄壯、色彩鮮艷,它源自民間普通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是為單調與質樸的鄉村生活增添一些生活情趣的娛樂器具,主要娛樂與兒童,隨著民間習俗的變化也被用作祭祀品。作為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民間藝術,有他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鄉土意味,它明顯較上流文化有獨特之處,娃娃哨具有原始圖騰和當代精神安撫的原生態藝術。民間藝人在創作中是將宇宙世界的理想生活融入在作品中。締造出風格迥異玄妙微觀、圖騰符號、賦予神秘色彩的民間活態物。這些古樸稚拙的泥玩具,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包容了民間文化生態諸多方面,它也為我們近一步揭示中國農耕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工藝流程:

準備期

1.采土:多選用當地的一種黏土叫做“黑壚土”
2.乾、碎土:將挖出的泥土放於陰涼處晾乾,用堅硬的工具把大的顆粒搗碎,使之成為粉末狀。
3.和泥、加棉、捶泥:取打碎好的泥土放於較平的石板淋水濕潤,接著用木榔頭捶泥,若是泥土黏性稍差,則在泥土中加入棉絮或纖維材料。

製作期

4.搓坯、入模:按照娃娃哨成品的大小,挖一塊和好的膠泥,把膠泥塊搓成形狀大小都與成品相近似的坯子。接著,將搓好的泥坯放入模子裡用力按壓均勻,使之沒有鏤空,外面抹平或略成弧型。
5.插孔、透腔、開哨:首先,用兩根細竹棍從泥模兩端插入泥坯中間使部分通氣。其次,用第三根細竹棍從背後插入與上一步驟做好的氣孔相通,此步驟為開哨,確定三根細竹棍相交並通氣,將其取出,再把泥坯底端的氣孔用泥封上。
6.刮胎、出模:將泥模周圍多餘部分或影響造型的邊緣泥條刮除和補充,有時又需要手工的特性將其做適當的調整。接著,泥模就可以小心地從模具里取出。
7.修坯、試哨:將成型的泥模進一步表現得細膩與真實,利用竹籤、小鋼鋸刀等工具進行修理或補泥。接著對娃娃哨的響聲進行測試。
8.陰乾、曬乾。

完善期

9.焙燒:晾乾後使用暗火焙燒,燃料採用谷糠鋸末或秸稈。
10.刷胎、擦胎:使用繪製工具將娃娃哨整體刷制,也可使用容器蘸料進行浸泡,再將其取出晾乾。
11.上色、繪製。
12.罩油。

藝術源流:

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仰韶文化泥塑藝術。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始終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祭祀活動,宗教場所如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成了泥塑造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逐步達到了頂峰。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群體式樣佛像成為主流,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專門從事泥人製作的藝匠,作為工藝品出售。元代之後,歷經明清、近現代,泥塑藝術品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即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開發心智。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創作,陝西關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

藝術特點:

魚化娃娃哨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無論從內涵或題材上,都非常豐富,是典型的民族民間藝術品,它以小見大,從微觀的世界反映了人類活動的視角。滿足了人們在把玩的過程中寓教於樂的特性,這也正是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在實用中得到精神的愉悅。依據魚化娃娃哨的遺存,從造型上分為人物造型和動物造型。在功能上分為娛樂類型和祭祀類型。陝西魚化寨娃娃哨的藝術形態,與中國本原哲學體系、藝術體系和審美觀所決定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柔弱、瑣細、甜俗的鄉土氣質。它在內容和造型上,突破了功利目的的簡約的嚴格意義上禮俗活動包容的傳統紋樣模式而是藝人們將民間美術的造型方法由心象在感情驅使下的自由歌頌,對幸福、歡樂生活的渴望,對生命的無限延續的文化意識之崇拜。進一步表現為風格上的粗獷自由,仿佛仰韶文化和漢畫像石繪畫那樣奔放自由、剛勁有力,其概括了變形、打破時空、表現動感等多種形式。

社會環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魚化娃娃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作為中國民間珍貴藝術傳統和人文資源的存在,在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凝聚力,爭取世界語境的話語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為文化強國提供了真實的意義和堅實的基礎。它是歷史留給我們重要的文化遺產,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它和當地的人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前,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的現代化,我國文化遺產生存環境漸趨惡化,保護現狀堪憂。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地域環境所限,魚化娃娃哨還沒有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娃娃哨現狀:

通過調研了解到,如今只有楊雲峰老人和他的兒子楊帆掌握著娃娃哨的製作工藝。老人稱,“文革”期間,娃娃哨不幸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了,從此,做娃娃哨的藝人越來越少,娃娃哨便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改革開放以後,楊雲峰老人曾多次想振興娃娃哨,但由於市場上形式各異的玩具爭奇鬥豔,功能單調的娃娃哨自然無力與之抗衡。此後楊雲峰老人試圖提高娃娃哨造型的觀賞性來擴大銷路,儘管如此,與市場上精美的工藝品相比,改良後的娃娃哨依然造型生硬,做工粗糙,直接影響了銷路。由於娃娃哨市場小、收益甚微,如今沒有人去主動學習娃娃哨的製作工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