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三角之謎

隨著人類在這一區域活動的頻繁,百慕達三角地區的神秘色彩也愈加濃厚。 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所謂的百慕達三角之謎只不過是個現代神話,根本不存在。 隨著百慕達三角區神秘故事的流傳,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這類“神秘三角”。

此前,同年1月31日,軍用教練船“亞特蘭大”號載著首次出航的軍官和軍校學員駛離百慕達群島,卻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到達朴茨茅斯港。現在,它終於回來了,焦急企盼的船員親屬們怎么不欣喜若狂呢?可是,這艘船帶給人們的僅是片刻的歡樂,更多的失望和痛苦將永遠伴隨他們。因為這是一艘同名的運輸船,碼頭上歡樂的氣氛很快被悲痛的哭泣呼號聲取代。
“亞特蘭大”號是一艘裝備完善的軍用教練船,船長斯吉琳卡是個富有經驗的航海老手,那么它到哪兒去了呢?人們馬上想到了魔鬼三角百慕達。
百慕達三角,是指美國維吉尼亞海岸、百慕達群島、佛羅里達群島之間的大西洋海域,總面積約30多萬平方公里。由於這個海域呈三角,三個頂點分別在百慕達群島、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和波多黎哥的聖胡安,因而被稱為“魔鬼三角”。
自從百慕達闖入我們所知的歷史以來,就被一層神秘的面紗所籠罩。據說哥倫布是第一個到達這一地區的航海家。他和夥伴們路過這個地區時,一個奇異的火球墜入大海,船上的羅盤即刻失靈。哥倫布第四次去美洲路經該地區時,遭到了神秘的風暴。他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寫道:“一連八九天,我見不到太陽,也見不到星星……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長久、這么猛烈的風暴。”
隨著人類在這一區域活動的頻繁,百慕達三角地區的神秘色彩也愈加濃厚。1609年7月,英國的“海上冒險”號船運送約150個人前往維吉尼亞,中途遭到了風暴,在百慕達的一個島邊觸礁沉沒。乘客和船員在島上棲息時,突然發現茫茫的黑暗中出現一處亮光,像有生命似的隱現不定,後來又變成一團燃燒的火焰,凌空飛起,最後消失在無際的黑夜中。
薩莫斯把這一從未見過的奇景記錄在航海日記中。這隻火球似乎成了這批罹難者的不祥之兆。為了尋求援助,他們派出幾個富有經驗的水手,乘坐一隻從“海上冒險”號打撈起來的大艇,駛向陸地。那些遇難者聚集在海邊,為大艇上的人們送行。領隊充滿信心地說:“別擔心,大家會得救的!下一個月圓日,我們一定回來。”
困在島上的人們焦急地期盼著。當月圓之日到來時,他們到處收集枯枝,點起篝火,為前來營救他們的船隻導航。然而,他們望穿了雙眼,始終見不到船蹤帆影。滿載著希望的大艇神秘地消失了!而且,沒有留下一絲痕跡,艇上的人們不知去向。後來,難民們因地制宜,造出了兩隻極為簡陋的木船,於1610年5月10日到達美洲。他們在島上被困了九個月之久。那隻失蹤的大艇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以前,船隻在百慕達三角地區的失蹤可歸因於航海技術不夠先進,但有了無線電通訊設備之後,這種悲劇卻依然重現。1943年12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立戰功的美國“蠍魚”號潛艇在這一海域巡航時發回了“情況良好”的電報,但從此之後再也聽不到“任何音訊,而且一點殘骸也找不到。
新的“蠍魚”號是一艘核動力潛艇,於1959年12月19日下水,屢次立功。1968年5月,“蠍魚”號經過幾個月緊張的軍事演習後返航,士兵們焦急地盼望與家人團聚。“蠍魚”號報告說已駛到亞速爾群島附近,一切正常,一星期後抵達基地。但誰也沒想到,這竟是“蠍魚”號的“最後遺言”。美國海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10月29日,終於藉助先進的科學儀器找到了它。“蠍魚”號被埋在魔鬼三角邊緣的海底淤泥中。1963年,也有一艘核潛艇在這個三角區喪生。
自從人類發明飛機並進入百慕達三角地區上空後,這裡又成了空中陷阱。1945年的一個夏日,風和日麗,天氣晴朗,是適於飛行的好氣候。中午剛過,12架美國轟炸機從塞西爾機場騰空而起。每架飛機上有一名有飛行經驗的駕駛員和一名無線電技師,他們都穿著救生衣,每架飛機上裝有救生筏。幾小時過後,只有10架飛機完成訓練返航。人們始終沒等到那另外兩架飛機。已經返回的10架飛機的駕駛員說,訓練期間始終沒聽到、見到任何意外之事。美國派出了飛機軍艦進行了大規模搜尋,但連一片殘骸也沒找到。
自從百慕達三角地區成了神秘區域之後,各國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認真嚴肅的考察研究,提出了種種理論予以闡釋。
不少人認為,變幻無常的天氣是“魔鬼三角”離奇事件的根源。高空強大的氣流以及顯著的風速差異所形成的強烈大氣鏇渦--晴空湍流,會造成局部的真空區,吸引周圍的物體,使飛機突然罹難。晴空湍流出沒無常,稍縱即逝,無法預測,因而飛機失事也突如其來。但這一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事後總找不到失事飛機的殘骸,甚至連油漬也見不到。
於是,有人提出了電磁激變理論,把飛機航船失事歸咎於電磁激變引起的儀表突然失靈,以致駕駛員不辨方向,產生恐慌心理,造成飛機和航船失事。但魔鬼三角海域不可能形成如此強大的自然磁場,而且,電磁激變也不會致使飛機、艦船毀屍滅跡,故而電磁場激變說也難以成立。
飛碟說者認為魔鬼三角的怪事是太空人乘飛碟探索地球時的惡作劇。外星人科學先進,可激發強大的磁場;而當他們把飛機、艦船吸引或俘獲而去,就不會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跡。此說雖具誘惑力,但時至今日,從未有過飛碟的真憑實據,很難令人信服。
1977年4月1日,法新社記者從墨西哥發出一則訊息說,在百慕達三角區900米深的海底下發現一座200米高的金字塔,並說這一地區可能存在著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兩年後,香港《明報》介紹了美、法科學家的新發現:在這個地區海底發現了第二座金字塔,高200米,底邊長300米,塔尖與海面相距100米。塔身有兩巨洞,水流洶湧而過。有些科學家說,建造金字塔的原料可能是含化鐵的巨石,由於海浪衝擊及地磁場的長期作用,金字塔被不斷磁化,成了一塊巨大的永久磁鐵。當飛機輪船經過這個地區,儀表失常,而且可能會被吸入水底。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利用先進技術對百慕達海域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調查,發現該海域有許多渦鏇,半徑為200-400公里,鏇渦方向有順(時針)有反(時針),中心溫度有冷有暖,中心海面有低有高,鏇轉速度從每秒幾厘米至幾十厘米,它們時隱時現,出沒無常,壽命可達幾個月。這就是所謂的“中尺度渦”。其成因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認為與海流的蛇行運動(即像蛇前進時彎彎曲曲的狀態)有關。若蛇動太大,則彎曲的海流有可能脫離母體,成為單獨的流環,一面鏇轉,一面前進,這樣,“中尺度渦”便告形成。
當海洋中出現順時針方向鏇轉的“中尺度渦”時,由於科氏力的作用,海水將從四周向中心輻聚,使渦鏇中心海面高於四周,形成高出海面幾百米的巨大的移動性“水山”。這種突如其來的巨大水山,能吞噬所有航船;同時,由於海水是良導體,它在地磁場中運動時會因切割力線而使磁場突然增強,從而使羅盤和電磁儀表失靈,這就導致了突發性的海難事故。
當海洋中出現逆時針方向鏇轉的“中尺度渦”時,海水將向四周輻散,使渦鏇中心海面低於四周,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將光線反射在主軸焦點上。一個半徑為500公里的凹面鏡,當太陽光入射角為60°-70°時,其聚光點直徑在1米左右,焦點處的溫度可達幾萬度。不難構想,飛機一旦進入焦點附近上空,頃刻之間就會被燒成灰燼。凹面鏡聚光需要光源,光源越強,聚光效果越好,焦點溫度也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失蹤飛機常發生在萬里晴空、海平如鏡、風力不大的時候,這正是凹面鏡反光、聚焦的良好條件。
這種說法雖然更勝一籌,但還僅僅停留在理論計算上,海洋凹面鏡的聚焦作用是否真能產生幾萬度的高溫也還是一個謎。況且,失事的飛機、船隻也未報導過有溫度驟然升高的現象。
總之,圍繞著百慕達三角之謎,有科學家嚴肅認真的研究,也有獵奇者的荒誕的奇談,更有迷信的種種說法。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所謂的百慕達三角之謎只不過是個現代神話,根本不存在。2000多年來,因遇難沉入大海的船只有100萬艘以上,平均每年500艘,現在全世界海底中,每14平方公里就有一艘沉船,因而沉船不是百慕達三角地區特有的現象。
隨著百慕達三角區神秘故事的流傳,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這類“神秘三角”。例如位於日本和馬里亞那群島之間的“魔鬼海”。
有一科學考察團曾提出這樣的理論:在地球表面上,有10個危險區域,其形狀如三角形或鑽石形,每個區域間隔相等。這10個區域,除了百慕達三角區及日本的“魔鬼海”以外,還有:地中海西部、夏威夷群島東北的北太平洋、阿根廷東南沿海、南非東南沿海、澳大利亞的塔斯曼島、東印度洋、澳大利亞西南沿海以西的印度洋,以及惟一的一片陸地阿富汗。總之,5個在北半球,5個在南半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