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師[魔術]

魔術師[魔術]

魔術是一門起源很早,發展很完善的技術,而魔術師則是魔術的表演者,魔術意義的闡釋者,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魔術起源於宗教,源於先民對於自然的不可知因素所做的理解,然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魔術逐漸發展為一門專業的技術,魔術師也成為民眾眼中高深莫測的一個行業,他們利用各種原理來製造幻像,一次次地讓人嘆為觀止,儼然成為一個個表演藝術家,為我們上演著一幕幕不可思議的視覺盛宴。

簡介

魔術師表演魔術

魔術一詞是外來語,中國古稱“幻術”,俗稱“變戲法”。魔術依靠和運用光、聲、電等物理和化學的多種科學原理,用奇特的藝術構思,造成種種離奇巧妙的表演形象。魔術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現在中國漢代的“百戲”中,至唐宋年間,魔術作為一種表演武藝尤為發達。十九世紀,隨著中外藝人交換日益增多,中國外魔術也大量地傳入中國。南方的魔術藝人側重於吸取西歐的魔術表演手法,北方則更多地鑑戒了亞洲的魔術武藝,形成了中國魔術的南北兩大流派。所謂南派,其表演考究道具造型的宏偉壯麗,表演優美瀟灑,一般不說話;北派多重於手上本領,除表演細膩外,還注重“使口”(說功),這成為北派魔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後來,隨著南北派交換日益增多,相互取長補短,南北兩派之分已不甚分明。

魔法師是指擅長變戲法的人。某位魔術師擅長某種道具的魔術,常把同一道具的魔術組合在一起演出,形成一個專題。專題魔術包括:硬幣魔術撲克魔術逃脫魔術絲巾魔術繩索魔術海綿球魔術等等。

魔術師利用道具或手法,使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表演過程,便是魔術。在表演過程中使用的工具便是道具。道具中暗藏的構造和表演的本領便是魔術的秘密。就廣義的來說:凡是呈現於視覺上不可思議的事,都可稱之為魔術。而下工夫去學習,讓人們去觀看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便是表演魔術。

起源記載

魔術的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有魔術活動的蹤跡。人類的童年,對太陽、月亮、火、雨等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只能解釋為是神話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類也有征服自然的願望,盼望著能採擷到豐富的食品,希冀莊稼豐收、畜牧興旺,於是,頭腦中幻想自然地產生。中國浩瀚的神話海洋,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夸父逐日”,乃至種瓜立即結瓜,爬樹可以登天,肢解後而復活等等,就是證明。這些幻想情景,體現在古人祭天、祈年等遊藝色彩較濃的習俗活動中,魔術的雛型由此產生了。正如《呂氏春秋》所載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執牛尾而舞那樣,古代戲劇、舞蹈、雜技、魔術都處於萌芽狀態,並未明顯分家。古人無法抗拒自然災害,因此,他們相信天與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樣的撐天的柱子。於是,”出現了能來往於人和神之間的使者——巫、覡和稍後一些時候的方士。這些人為了使人相信他們具有非凡的本領,大都有些驗證的辦法,這就是原始的魔術師。

魔術,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埃及,大約是在西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而作為具體節目表演,至少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西漢元封三年,漢武帝舉行百戲盛會,盛會上即有中國的傳統魔術《魚龍蔓延》等節目,又有羅馬來的魔術師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縛自解》等西域魔術。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鳳凰含書》、《拔井》人劃地成)收等多個魔術節目。隋揚帝時出現《黃龍變》,變來滿地的水族。唐玄宗時流行的《入壺舞》,表演者從左麵缸中鑽進去又從右麵缸中爬出來,都是冠絕一時的魔術佳作。

歷史發展

正確的魔術起源時間無從考據,推測從有人類活動開始就有了魔術。魔術的起源是宗教和信仰。在古代,人們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有精靈或神靈操縱,因此巫師或祭師利用人類迷信的心理,利用人們所不知道的原理製造神績,讓人們相信這些是由精靈或神靈所行出來的,藉由魔術強化宗教的儀式,信眾們更加確認他們的信仰。

歷史上最早的魔術紀錄是在埃及,大約是在西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1823年發現的威斯卡手稿,文獻上記載了一位名叫德狄的魔術師,受召為法老王進行表演。他能將鵝的頭砍下,而斷了頭的鵝依然能走動,最後再把頭接回去恢復為原本的鵝。該紀錄描述了這名魔術師對鵜鶘和公牛也進行了相同的戲法。但法老要求他也對犯人施行相同的戲法時,他拒絕了。
古希臘的神殿也利用了魔術的原理。例如祭師打開神殿大門時,風箱會吹向地面,祭台上便出現了火焰。還有套用風管制造的會說話的神像。
而最早的戲法紀錄則是杯與球戲法(CupsAndBalls),這是目前人們所知最古老的戲法。在埃及的壁畫中(TombofBaqtIIIatBeniHassanB.C2500)如附圖也有紀錄。而真正其歷史表演的紀錄則可追朔到西元一世紀時。此戲法在中世紀時大受歡迎,被魔術師們廣泛表演於市集中。當時的魔術師被稱為雜耍者(Juggers)。這些四處旅行的表演者與樂師、詩人、特技表演者到村莊的空地上以簡單的戲法娛樂村民。
到了中世紀末期,魔術師的苦難開始了。歐洲魔術師開始面臨來自教堂的強烈反對。因為那時人們十分相信巫術與超自然現象,在這迷信的年代中,任何未被教堂所認可的魔法,就會被認為是黑魔法。只要一個人指證,魔術師就被會面臨審判。魔術師都遭到指控,被指證他們與惡魔結盟。儘管受到迫害,魔術師依然是個既危險,又受到歡迎的職業。一些魔術師受到大地主與貴族的青睞與保護。這時期四處遊走表演的魔術師,只有有限的戲法可以進行表演。當時撲克牌還不普遍,需要大型道具的戲法又昂貴。所以魔術師要依賴靈巧的手法和說故事的技巧。用鳥類和動物表演的戲法相當受到歡迎。
魔術師16世紀,宗教對於魔術的迫害逐漸加深,在英王亨利八世統治期間,表演魔術的懲罰是死刑。到了16世紀末,對女巫的迫害到了大屠殺的地步。由於這些瘋狂的行徑,魔術師都受生命威脅,若不分享魔術的秘密,恐怕會被處死。因此促使了第一本英文魔術書籍的誕生,1584年的《巫術探索》(TheDiscoveryOfWitchcraft)。該書作者雷吉諾史考特的目的,是為了要拯救魔術師的性命,為了將魔術師的技巧與女巫的邪惡力量作為區分,在書中揭露了不少魔術秘密,以證明這些看似奇蹟的神跡,事實上是由一些自然的技巧來達成,而非藉助於邪惡的力量。而他的作品,的確避免魔術師脫離被燒死的命運。

在十八世紀,人們最常聚集的地方是每年的市集。各種馬戲表演,特技表演都會來這。在這競爭中,唯一的明星就是魔術師。十八世紀最偉大的魔術師,是埃賽克福克斯。他在1720年代聲名大噪,在各城鎮的主要市集上,都能見到其蹤影。埃賽克的經典魔術是蛋袋(EggBag),從空無一物的袋中,不斷拿出雞蛋與小物品。要觀看福克斯表演需付一先令。他是這項技法的先師,因此成了高收入者,甚至還有死忠的支持者。在他1731年逝世時,報紙報導了他留下了一萬英鎊的遺產,相當於今日的100萬美元,由此可知他多受歡迎。
到了十九世紀,隨著劇院的興起,魔術師找到了新的舞台。最早將魔術帶進戲院,並在劇院打出名號的魔術師,是被稱為”北方的大巫師”(TheGreatWizardofNorth)的蘇格蘭魔術師,約翰·亨利·安德森(JohnHenryAnderson1814-1874)。他的創新表演風格,影響了後世眾多的魔術師。魔術師將巧手結合燈光和舞台效果,展開了魔術的新紀元。有史以來魔術師登上了歷史的巔峰,許多魔術為了因應戲院而誕生。十九世紀末是魔術表演的黃金時期,各地的魔術表演都是高堂滿座。魔術師當時穿著正式的燕尾服,就像當時上戲院的觀眾們一樣,這也是魔術師穿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術師甚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二十世紀初期最著名的魔術大師是脫逃大師胡迪尼(HarryHoudini1874-1926),傳奇魔術大師胡迪尼,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胡迪尼擅長於脫逃術表演,手銬、緊身衣、牛奶罐、中國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脫逃。胡迪尼同時也是揭發以魔術為方法欺騙大眾的所謂特異功能人士的先驅者。直到今日人們依然記得他的事績。1930年代電影工業的起飛,造成魔術表演市場的快速衰退。因為在電影中,任何魔法都可能發生。唯有真正的魔術大師,才能讓觀眾著迷。
人們對魔術的需求又再度升高。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取代了古代的營火。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娛樂城的發展,與電視的魅力,造就了新一代的魔術巨星。這些魔術大師索費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魔術依然能滿足了人們對於驚奇和娛樂的需求。

表演秘密

魔術師撲克魔術
愛好者要想掌握魔術的秘密,一般要從三方面入手:(1)究其原理,弄清布局;(2)鍛鍊本領,掩蓋秘密;(3)注重表演,出神入化。
弄清原理是掌握魔術秘密的前提。魔術是一門綜合藝術,與自然科學有著非常細密的聯繫,科學技能的發明給魔術本身帶來了多次革命,如絲綢技能的前進,使中國早在漢代就出現了大批彩扎的魔術節目;魏晉以後煉丹術的流行,產生出很多化學魔術的雛型;宋代古彩戲法的出現,與當時制磁業的發達有關;而火藥磁石的普及又生出了魔術中的煙火戲、磁力的魔術等等。古代的科學家們的發明往往與魔術有關聯。春秋時的公輸般,造出會飛的木鳥;漢代的張衡,在《西京賦》中描寫了當時的魔術表演;三國時的馬鈞,親手製作過一台會耍魔術雜技的木偶戲;宋代的沈括,探索魔術“腹言術”的秘密等。現代科學技能工作者們,也愛把魔術活動作為娛樂和休息的項目,這也便是魔術本身的原理與科學息息相關。

自然科學原理在魔術中的套用,表現在設計製作與表演兩個方面。每一套魔術,要做到滴水不漏,必須預先設計好一定的表演程式,依靠程式來引導觀眾,使之像霧裡看花一樣;要設計好表演程式,就必須事先顛末一番周密的推敲和部署。於是,數學、邏輯學就顯示了它們的作用。表面看來,魔術表演使人撲朔迷離;而表演的背後,則是數學盤算、邏輯推理等方面的充分運用。

1、物理原理。如道具的布局,無論是暗門夾層的製作,還是人體騰空時的支點,無不根據槓桿、斜面等力學原理。光的分析,折光的運用,對掩蓋魔術的秘密痕跡尤為重要。利用鏡子的反光、舞台的燈光乃至雷射技能,營造出五花八門的奇幻空間。如人頭長在鮮花蕊中,或人懸在半空中鏇轉等魔術,都是光的折射變化造成的。

2、關聯心理學一位有履歷的魔術師必須能把握住觀眾的情緒,掌握觀眾的情緒,掌握觀眾的心理狀況,通過表演程式一步步引導觀眾墜入迷宮。有一些魔術節目直接和觀眾打仗,這時,把握好觀眾的心理,處理瞬息萬變的場合排場,都是魔術表演者必修的心理學課程。

3、化學的套用。如鮮花的綻放,物品顏色的變化,以及魔術中的閃光、煙霧、水、火等,都是化學在其中運用的佳構,這也便是所謂的化學魔術。

4、動力的套用。在魔術表演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撲克牌會自動從牌疊中跳出來,魔杖忽然自己翻了一個跟斗等。在古代,這類魔術多用細線拉動,故稱“絲法門”。其實,絲法門也有力學原理。

表演效果

魔術師逃脫魔術
效果做了以下的分類:

1.製造(Production)─包括出現、製造和繁殖(分裂)。
2.消失(Vanish)─將固體遁形。
3.移位(Transposition)─將固體由這方遁形至它方出現。
4.改變(Transformation)─質與形的改變。
5.穿透(Penetration)─一個固體物毫髮無傷的穿過另一個固體物。
6.復原(Restoration)─將完全破壞的東西恢復原狀。
7.賦予生命(Antimation)─使無生命物自己會動。
8.漂浮(Antigravity)─改變其重力。
9.吸引力(Attraction)─神奇的吸附力,也是改變重力,但須有另一個有形的物體來吸附。
10.刀槍不入(Invulnerability)─反人體自然現象。
11.反自然物現象(PhysicalAnomaly)─反常或畸形的人或動物。
12.跟觀眾比賽(SpectaorFailure)─請觀眾上台照著做,效果卻不一樣。
13.共同反應(SympatheticReaction)─操縱某一物體,而另一相同物體則有同樣反應。
14.控制力(Control)─用意志力控制無生命物。
15.辨識力(Identification)─以視覺以外之感官辨識文字或物體。
16.讀心術(ThoughtReading)─讀取對方心中所想。
17.思想傳送(ThoughtTransmission)─將心中所想以非口述傳達給他人。
18.預言(Prediction)─猜測將要發生的事。

魔術師幻象魔術
19.超感應力(ExtraSensoryPerception)─便是俗稱的ESP

附:《十九種魔術的根本效果》

(1)變來(production):出現,變多(人或物)。
(2)反自然物理(physicalanomaly):包括人離開影、無頭美人、人首蜘蛛、拿開拇指等。
(3)變去(vanish):消失,使看不出。
(4)使觀眾失敗(spectatorfailure):魔術師用某力量令觀眾不能做某種事。
(5)易位(transportation):從一處消失而從別處出現。
(6)控制力(control):魔術師用內力(不用手)能支配生物或死物之動作,如響鐘、自動伸手等。
(7)變形(transformation):改變大小、外形、性質、顏色、暗號等。
(8)辨認術(identification):如認出觀眾之牌桌(多用於牌類、亦用於顏色,魔術師或觀眾可認出)。
(9)穿過(penetration):硬物通過硬物。
(10)讀心術(thoughtreading):魔術師能知道觀眾所想,觀眾亦可將所想寫下以作對照。
(11)破還原(restoration):某物件之部份或全部破爛肢離還原。
(12)他心通(thoughtreading):使某甲能知道某乙所想之事物。
(13)自動(animation):使死物如有生命般活動。
(14)預言術(prediction):先記下某事物之發生,如頭條新聞等。
(15)反地心吸力(anti-gravity):人或物之動作反地心吸力。
(16)第六感術(extra-sensoryperception):如用手指頭來看東西,用鼻嗅顏色,用手指感覺牌點等。
(17)使變同、共鳴(sympatheticreaction):兩人或兩物或以上作出同一效果。
(18)特技(skill):用真技能或道具幫助,做出特殊效果。
(19)不能傷害術(invulnerability):包括食火、行茅火炭、行劍上、食玻璃、食刀片、針釘割舌等。

表演形式

魔術師魔術師大衛懸吊在紐約時代
(1)近間隔魔術(Close-Up)或稱為近景魔術:近間隔面對一個或數個觀眾作表演,需要有熟練的手法本領,所用的道具多為日常生活用品,如錢幣、撲克牌......等。因為與觀眾面對面打仗,觀眾又常常可以觸摸表演物,往往帶來的震撼極大。

(2)沿桌表演(RunTable或稱TableHopper):通常於餐館表演,表演者沿著一桌一桌舉行表演。

(3)陌頭魔術(StreetMagic):近年興起的表演方式,其中以此最聞名的是美國魔術師DavidBlaine以陌頭為舞台舉行與觀眾各種互動的表演。

(4)酒館式魔術(BarMagic):用一些中、小型道具配合演出,適合於夜總會、生日會或周年晚會。互動性高,常常表演者逗的台下笑成一團。

(5)舞台魔術(StageMagic):需要配合大型魔術道具、舞蹈舞檯燈光、音響演出,(如有需要,舞台亦要顛末特殊改裝)此類表演只適合在大戲院或大禮堂中舉行。

(6)大型幻象魔術(Illusion):自由女神消失或穿越長城諸如此類的大型幻象。往往需要很多經費來配合,大概只有電視台作靠山的魔術師變的起。

表演領域有∶

1)紙牌魔術(CardMagic)∶紙牌魔術用撲克牌(Poker)舉行表演,紙牌魔術往往有上萬種之多。通常魔術師最愛用的是bicycle撲克牌

2)硬幣魔術(CoinMagic)∶利用硬幣舉行表演,魔術師通常愛用美金五角幣(HalfDollar)舉行表演。

3)心靈魔術(Mentalism)∶讀心術,透視,預言等超能力(E.S.P)類的魔術。

守則

(一)要尊重同道.
(二)要認真練習.
(三)未練習熟練前不作表演.
(四)不無代價教授魔術.
(五)不公開魔術的秘密.
(六)不在表演前說出魔術效果.
(七)不在同一觀眾前表演同一套魔術.
(八)要以正途發展魔術

特別說明
(四)不無代價教授魔術:
是否要和其它人交流才可以教授還是要其它人把錢給我才可教授?和魔術師之間的交流當然並不在此限。之所以有這個規條,是因為以前沒什麼魔術愛好者,有的只是專業的魔術師,魔術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技藝。要把這種技藝傳授給另一個人,當然不可以完全沒有代價。大部份情況下,他只在有金錢收入或其它得益的時候才表演魔術。另外,在普通觀眾的眼中,魔術就是 “秘密”。如果秘密揭穿了,魔術就好像再沒有意義了。他們並不會想及背後要付出的時間心血, 也不會想及除了秘密之外的東西。

魔術師美國魔術師大衛

這裡還涉及一個問題就是,專業魔術師不想令普羅大眾覺得魔術是一種免費的娛樂,而他們的表演是應該有相應的收入作為回報。魔術也不是一種隨手可得的玩意,它是有價值的東西,要知道它的秘密,一定要付出代價。如果學魔術不用付出代價,那么魔術就不再有價值。
(五)不公開魔術的秘密.
魔術是一種很迷人的藝術,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有好奇心,想知道秘密. 但十個人當中只可能有一個(或更少)在知道了秘密後,願意花時間去練習,然後再表演出來。魔術並不是不可以教授,但是應該教授予那個肯花時間和努力的人。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圖書館裡有教授魔術的書,如果他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借,如果他真的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學習,最基本的付出總是應該的。
(六)不在表演前說出魔術效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除了一些魔術手法有很抽象的名字外,一般的魔術節目很少有名字。因為魔術師不能在表演前說出節目的表演效果。因為那樣會使下面的節目失去神秘感。失去了神秘感魔術就丟失了一半。
(七)不要在同一觀眾前表演同一套魔術.
如果隔了一段時間,可否再表演同一魔術呢? 如果有三個觀眾,只有其中一個看過那么我應該不應該表演? 這條的原意是說,觀眾也是很聰明的,如果我們把同一個效果在他們面前表演幾次,他們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想, 從而猜到這個魔術的表演方法。 這條的目的是令觀眾沒有時間去想。如果某位觀眾以前曾看過這個魔術,你依然可以表演,但不應該連續的在他面前表演這個魔術數次。有時,我們會使用同一個技巧,表演同樣的效果好幾次, 但這並不一定是錯的. 前面的幾次相同效果的出現,可能會令某些觀眾心裡有一個結論或猜測,當他們覺得自己是對的的時候,第二重的效果完全否定了他們的想法。
(八)要以正途發展魔術
魔術是一門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藝術。它的發源地也是中國。但是社會上有不少人認為魔術是騙人的把戲。我認為,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有不少人在利用魔術騙錢騙物!告訴別人這是特異功能。更有一些人,學習魔術的目的是為了去賭博,出老千。這些都是不正當的。這也就超出了魔術的範圍。所謂正途發展魔術,就是利用魔術帶給觀眾歡樂。給表演者信心,讓你成為眾人的焦點。

國際巨星

Jason LatimerJason Latimer
Franz Harary Franz Harary
Dean Gunnarson Dean Gunnarson
Magic Wave Magic Wave
Mirko Callaci Mirko Callaci
Macel Macel
Dan Sylvester Dan Sylvester
Jeff McBRIDE Jeff McBride
Lance Burton Lance Burton
1、劃時代的近景魔術師——Jason Latimer(傑森 拉提瑪)

《杯和球》的魔術是國際最傳統最古老的魔術表演之一。幾百年來,通過眾多魔術師的創作,使它達到了一新的高度。但是《杯和球》的表演始終都停留在3隻銅杯和幾隻球上。傑森拉蒂馬通過多年研製使傳統的銅杯子改成了透明的玻璃杯,讓觀眾眼看著小球在杯子裡發生變化。觀眾們目睹球突然消失了,然而又從杯子的另一頭出現了。這樣的變法是從來沒有的。當表演結束時,觀眾都站了起來為他鼓掌。他在2003年FISM國際魔術大會上榮獲近景魔術的冠軍。傑森也從此成為歷史上第3位獲此殊榮的魔術師。但是對於傑森·拉蒂馬來說這只是開始,他希望獲得更大的成功...

2、頂級幻覺魔術大師——FranzHarary(弗蘭茲·哈拉利)

弗蘭茲·哈拉利(FranzHarary)是集設計、製作和表演於一身的魔術大師。他曾讓一架“麥道-80”客機從天而降,而把美國航天中心的太空梭在眾目睽睽下變走;他曾把一輛轎車和駕駛員從底特律“電傳”到3000公里外的洛杉磯;他曾使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從地球消失了兩分鐘。在傑克遜1984年的巡演中,哈拉利為他的舞台設計了美侖美奐的幻象,他們的合作使當年傑克遜的巡迴演唱會真正成為“凱鏇之旅”,也讓哈拉利很快爬上了事業的巔峰,並同時讓他在流行樂行當中立足,先後與他合作的流行巨星還有珍妮·傑克遜、艾利斯·庫柏、巴比·布朗、蒂納·特納等。哈拉利還曾為百老匯風行一時的音樂劇《荒誕時光》製作幻覺效果,同樣大受歡迎,好評如潮。1987年,哈拉利推出的科幻表演——名為“想像王國”的世界巡迴演出使他大出風頭,他開始被冠以“魔幻大師”這一稱號,幾乎將全世界所有的魔幻表演大獎收入囊中。1991年他與迪斯尼和環球影城的合作,更稱得上是哈拉利引以驕傲的設計。因為將魔幻表演套用於主題公園的展示,是科幻魔術理念上的一場革命。在這一方面,哈拉利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哈拉利的設計和表演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可以無中生有地令一架“麥道—80”飛機從天而降;他可以使美國航天局的一架太空梭消失無蹤;他曾將一位日本超級明星送到“五百公里外的大阪”,後又將市中心的一棟52層大樓變得無影無蹤,此舉被世界魔術界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魔幻創舉”;1997年,哈拉利把一輛雪佛萊轎車及其駕駛員從底特律“電傳”到了洛杉磯。之後,他表演的魔術就更加神奇了;1998年,他讓夏威夷鑽石火山口“外移”了兩英里,“放到”了海中;1999年,在埃及,他使獅身人像在公眾面前消失了兩分鐘。
3、世界最偉大逃脫大師Dean Gunnarson(迪恩)

Dean Gunnarson,來自加拿大的世界頂級逃脫魔術大師。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胡迪尼獎”的逃脫魔術師!他曾被鎖在深水的鯊魚籠里用2.5分鐘成功逃脫;曾被鎖13500萬英尺的高空,在200公里/小時的極速下墜中成功逃脫。他在深圳歡樂谷碧塔海上16米高空展示驚天大逃脫!

4、新生代夢幻組合——MagicWave(魔術海浪
魔術海浪(MagicWave)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范•卡門(JanvanKammen)和范•路伊特(JaspervanLuit)組成。擁有20多年組合表演經歷的魔術海浪,將歐式的雜耍、雜技加如到魔術表演中,演繹成一種全新的魔術形式。因此受到國際魔術界的廣泛關注,在歐美多個世界魔術冠軍表演賽中取得空前的成功,成為魔術界新的流派。
5、魔壇耀眼明星——Mirko Callaci (邁諾克
阿根廷魔術大師Mirko Callaci(義大利籍)。手彩魔術師,手法靈活、行動敏捷、表演風格清新,他榮獲2003年蒙特卡洛國際魔術比賽“金魔棒”獎、2003年國際魔術協會(IBM)國際魔術比賽冠軍及最佳原創獎、2003年美國魔術師協會(SAM)國際魔術比賽冠軍及最佳演員獎、魔術創新獎和金質獎章(在18年當中金質獎章僅出現過兩次)、200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世界魔術大會金獅獎。不到兩年時間裡榮獲四項國際魔術賽事金獎。

6、充滿創新活力的——馬克·泰樂

馬克·泰樂是英國魔術大師,以創新和活力在國際魔術界著稱。他純樸的風格,演出中善於運用眼神、形體和面部表情,觸動觀眾的心靈。同時運用了高科技手段,使表演惟妙惟肖。他曾獲1999年國際魔術協會(IBM)英國國際魔術比賽冠軍、曾二次獲得英國中國魔術比賽冠軍。
7、幻術王子——Marcel(馬賽歐

Marcel(Prince of Illusion)是荷蘭魔術大師,是出色的幻術表演者。他把夢幻主義作為自己發展的方向,創作了一系列以“夢”為主題的夢幻表演,用魔術演繹一個夢幻主義者的夢,惡夢、浪漫的夢、未來的夢……“馬賽歐夢幻”隨著它以“夢”為主題的節目的升展,越來越被觀眾所喜愛。曾獲2003年世界魔術聯盟(FISM)世界魔術大會比賽大型舞台魔術亞軍(那屆沒有冠軍)、曾二次獲得荷蘭中國魔術比賽冠軍。

8、卡通魔術師——Dan Sylvester、(西爾敏西斯特
Dan Sylvester 是美國魔術師。卡通魔術的獨特的喜劇表演風格,在自創設計卡通節目和道具上有極高的天賦。精通機械知識和生物學,全部道具都是他親手製作。曾獲1998年蒙特卡洛國際魔術比賽“金魔棒”獎和斯蒂凡妮公主獎、1995年太平洋魔術協會國際魔術比賽金獎。他的《卡通魔術》,可愛的卡通形象,以誇張的動作、緊湊的節奏、生動的情節、滑稽的表演。
9、魔術天才——Yunk(約克)
約克是西班牙魔術大師,表演特色是:以瞬間的出現、消失、變幻征服觀眾。他曾於2001年在巴黎和大衛。科波菲爾一起獲得魔術界的奧斯卡大獎——曼德瑞克斯獎、西班牙中國魔術比賽冠軍。他表演節目《劍穿紙箱人》、《怪獸穿肚》,帶給觀眾恐怖刺激的情景魔術。

10、浪漫優雅的維克多·維伊克

維克多·維伊克是世界著名的烏克蘭魔術大師。俊朗沉穩,以表演優雅細膩著稱。曾在美國日本葡萄牙等十幾個國家演出,獲得過極大成功,榮獲過1989年波蘭國際魔術比賽總冠軍、1990年捷克國際魔術比賽總冠軍。

11、革新者——Jeff McBRIDE (傑夫 麥克布萊德)
Jeff McBRIDE被認為是當代魔術最重要的革新者,《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格蘭稱讚他說:“他帶給觀眾的是近似催眠的魔法,他神奇的表演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讓人詫異於世間竟然有如此難以解釋的力量存在。”他成名於百老匯,之後在全美和世界各地都演出過,包括巴塞羅納、倫敦、香港、曼谷

他常常上洛杉磯的頭條,是評論家心目中的“最佳魔術師”。之前,他在洛杉磯的一個大劇院裡搞了新的大型幻覺魔術,名為《The Forbidden Secret of Magic》,大獲好評。在電視上,他表演的火里逃生魔術非常出色,是ABC推出的特別節目《冠軍魔術》中最精彩的。他還出現在PBS的紀錄片《魔術的藝術》里,同時也在該台教育頻道的《魔術的秘密》節目裡現身。他的節目《McBride Magic!》曾在蒙特卡洛的魔術節上表演過。接著,他出現在NBC的節目《世界的偉大魔術師》里。另外,他的明星氣質還得到了賞識,電視片《第九空間》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個角色,他表演起來還頗得心應手。

Jeff McBRIDE表演的魔術體現了他一生所學魔術的方方面面。他的表演都是需要經過很多綜合訓練的,包括打手勢、手部的技巧、舞蹈、擊鼓等等,同時還要有敏銳的表演感覺,才能製造出巨大的奇觀,吸引觀看者。他表演的面具魔術讓人難忘,這也是他自己很喜歡的一個魔術。在舞台上,他控制著面具,使面具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出現、變化以及在空中懸浮,極具戲劇效果,觀眾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歡樂的魔法世界。他也很注重服裝和舞台背景的設定,所以他的表演很具視覺效果。

Jeff McBRIDE第一個整晚的表演《Mask, Myth&Magic》贏得了在百老匯的一個舞台上表演和全國巡演的機會,十分精彩。同時他還在巴塞羅納的藝術節上表演,接著他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另外,他還出現在很多世界知名的出版物上,包括《Elle》、《Town&Country》等,實在是聲名遠播。他一直致力於發展魔術事業,成立了一所魔術學校,向學生們傳授經驗。他還以自己為主角錄製魔術教學錄影帶,這套錄影帶一直暢銷。而且,他還是世界魔術節的創辦人之一。

12、魔術大師——Lance Burton(蘭斯.波頓)
世界魔術冠軍- Lance Burton 是一個最讓人難以忘懷和令人神奇的魔術師。 在他二十多年的魔術生涯中, 他贏得了無數世界大獎。 Monte Carlo耗資兩千七百萬美金建造,以Lance Burton命名的戲院,富麗堂皇,觀眾將沈浸於他神奇的魔術變幻世界。適合全家觀賞。

老頑童蘭斯·柏頓蘭斯·柏頓是一位充滿溫情的魔術師,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歡魔術的緣故,在他的表演中,總是喜歡找一些小孩子上台協助他,把孩子們逗得很開心,而他自己也像一個頑童,把現場變成一個快樂的魔術世界。

看蘭斯表演魔術,你會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到底是怎樣做的?你會驚嘆於他的表演技巧,甚至會覺得比大型的幻覺魔術更好看。有時你會看到他的助手神奇地失蹤了,然後突然出現在你絕對意想不到的地方,如表演現場天花板的吊燈上,又或者在擁擠的人群中。觀眾還可以看到他的很多道具,如鴿子等,消失了,又再次出現,或者變成了其他東西。這些魔術看似簡單,但是充滿技巧。他表演小魔術很好,表演大型的幻覺魔術也一樣很在行。無論表演什麼魔術,他都很會搞現場氣氛,所以他的表演很受歡迎。

1960年,蘭斯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一個溫暖安穩的農民家庭。他對魔術的認識源自6歲那年在聖誕舞會中看到的魔術表演。當時,那位魔術表演者做了一個叫做“吝嗇鬼的夢想”的戲法,看著他不停地從助手的耳朵里掏出銀幣,蘭斯不禁想到:“噢太厲害了,這是多么好的一份職業啊,既可以賺錢又受到人們的歡迎!”蘭斯開始迷上了魔術表演,並且立志把魔術當作他一生的職業。他的鄰居送了一本叫做《magicmadeeasy》的書給他,裡面介紹了十個小戲法。蘭斯很快就學會了,還表演給鄰居和朋友們看,每位的收費是5分錢。

蘭斯真正闖入魔術表演這一行業是因為母親送了一套“電視魔術卡”給他,他照著上面的方法學習。在以後的生日和聖誕節里,他都收到了不少魔法裝置的禮物。他把所有的錢都花在了當地的魔法商鋪,用於購買各種最新的小玩意。他的熱忱和堅定終於引起了魔術大師哈里·柯林斯的注意,於是在大師的調教下,蘭斯學到了許多基礎和技術性的知識。哈里對魔術的傳統教授對他有極大的影響,並為他將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哈里總是穿著正式的燕尾服,一如既往地表現得像一個魔術師的樣子。

蘭斯從沒有忘記哈里說過的話:“如果你想在舞台上繼續你的事業,你就應該讓人看起來像一個魔術師的樣子。”哈里還勸告蘭斯不要盲目追求潮流,穿著那些五顏六色的T恤和牛仔褲,像那許多年輕魔術師那樣去模仿一位著名魔術大師的風格,那只是轉眼即逝的潮流,最終會消失的。於是,蘭斯在14歲那年買了他的第一套燕尾服,當他現在回想起來時,仍然忍不住笑道:“那時的我看起來真的不像是一位魔術師,但是我擁有了燕尾服。”蘭斯在1977年以初級魔術師的身份參加了他的第一次比賽,並且贏得了第一名,這是他的表演開始步向成熟的標誌。1980年以後,他離開家鄉前往加州南部發展。後來蘭斯參加了“這是魔法”的演出,這提高了蘭斯在美國的知名度,使他有機會出現在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強尼·卡森主持的《今晚秀》節目裡。許多魔術師都期望能夠在強尼·卡森的節目裡表演,只要有8分鐘已經是很理想的了。但是強尼·卡森這個熱衷於魔術的主持人,竟然叫他的助手幫忙蘭斯打理一切雜務,好讓蘭斯能夠表演滿12分鐘。當強尼·卡森大聲喝彩,並向他的觀眾宣稱,蘭斯的表演是他所看過最精彩的表演時,就把蘭斯的事業推向了新的高峰。

1982年,蘭斯參加了在瑞士舉行的“F.I.S.M”大賽,贏得了“世界冠軍魔術師”的榮譽,而蘭斯是第一位贏得此稱譽的美國人和最年輕的得獎人。1996年,蘭斯在拉斯維加斯的假日戲院舉行了他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表演,這次演出被譽為“近35年以來最精彩最成功的魔法奇蹟”。

對於蘭斯·柏頓來說,他的表演能夠流傳下去是很重要的,因為他總是希望能把他的每一個新的創作帶到觀眾面前。
鴿子魔術、互動遊戲、大型道具——燕尾服——在一大堆充滿搖滾風格的魔術師里,Lance是異常特殊的。當時,並不知道他有多出名,可是覺得對比起那些矯揉造作的“大師”,穿翩翩燕尾服的他反而讓人覺得非常能夠親近。
Lance是溫文爾雅的,他的笑容是,他的魔術手法也是——很多魔術師也是。而Lance的魅力在於,得體之外,Lance很能營造氣氛。

中國明星

(圖)魔術師

曾國珍

魔術師(圖)劉謙

劉謙

1、李寧
李寧是中國雜技團魔術演員。1989年開始鑽研古典戲法近景魔術,其代表演出劇目有《仙人摘豆》、《喝不完的美酒》、及《母子雙人魔術》。表演風格上中西兼備、熱情奔放、明快流暢。創作的《移形換影——三變》把變臉更衣、變傘瞬間同步變換,創演了男性多次更衣的先范,獲2000年中國深圳歡樂谷國際魔術比賽唯一金獎,獲2001年第十六屆蒙特卡羅世界明星魔術比賽“金魔棒獎”。2001年當選為中國魔術委員會常務委員。獲得第四屆中國雜技比賽銅獎,珠海第一屆中國魔術比賽銅獎,第五屆中國雜技比賽銀獎,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二屆中國魔術比賽金獎。

2、魔術大師——曾國珍

神奇的BOSCO。世界雜技的權威機構——美國國際魔術家協會榮譽會員。1905年生於湖南省新化縣。接觸魔術超過25年。先後參加過很多國家包括舊金山和拉斯維加斯的魔術大會。最擅長的是火焰魔術。還有在玻璃上行走、吃燈泡、繩子表演、砍頭術、凳子懸浮、三劍懸浮、死亡之釘等大型魔術。

3、中國魔術界之星劉謙

1976年6月25日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是唯一曾受邀至拉斯維加斯及好萊塢魔術城堡演出的中國台灣魔術師。劉謙獲得過世界魔術研討會(WorldMagicSeminarAsia)魔術比賽冠軍以及魔術界最高榮譽之一的美國魔術學院頒發的年度最佳手法獎(NeilFoster-BillBairdAwardforExcellenctinManipulation)等。劉謙於2003年12月由財團法人日本職業魔術協會全體會員票選為年度最佳國外魔術師(MagicianoftheYear)。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