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原名魏伯慶,字峰,號書痴,結草愚人,又號馬蘭人,筆名斯文、思文。陝西同州人,大專文化,曾經軍旅磨礪,書畫詩文兼攻,現為陝西書畫院專職書畫家。

作品介紹

書法楷工柳顏、草習王張,研習草聖于右任書法,受益匪淺、得其精髓、自成一家。拜馬天寶為師。其書法作品大氣恢宏、穩健厚重、飄逸俊秀、雅拙有巧、張馳有度、走線奇險、變化豐富、枯澀老辣。其章法取國畫之布局,雅致和諧、疏密得體;其落款為馬老書風,妙趣橫生、新穎別致;其銜印章更具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篆刻作品以漢印為基礎,吸取文彭之靈動、又采吳昌碩、齊白石之風。所治印章布局合理、刀法嫻熟、古樸拙巧,是常被廣大書畫家索求。

現為西安書畫院名譽院長、華夏名人書畫院副院長、陝西山水畫研究會理事、陝西書畫院副秘書長、西安於右任書法學會常務理事、陝西文化產業促進會聖愛書畫院副院長、陝西省書協、劇協會員、西部書畫名家網藝術顧問等職。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魏鬍子

黃土高坡又一顆新星 —— 魏伯慶

陝西是一塊文化積澱深厚、蘊藏豐富、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也許是上帝特別青睞陝西,也許是歷史上周秦漢唐的強悍輝煌,為此也奠基了良好的優勢,使這一方水土適宜養育文化人。黃土高坡又出現一顆璀璨的新星。

人物介紹

他名叫魏伯慶、號愚人、筆名斯文,出生於陝西東府大荔縣一書香門弟。從小受其父親影響,好學上進,常聽其父談字說文,耳濡目染,喜歡背頌唐詩宋詞,臨帖習字。國小時就以一筆好寫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賞。青年時參軍,在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研究所服役。在部隊主搞文化宣傳工作,寫詩填詞,習字臨帖也就成了他每日的必修之課。先臨柳公權、顏真卿的楷書,後又臨魏碑漢隸,習篆治印,二王和張懷的草書更是愛不釋手,多次參加書展,連連獲獎,書法作品受到首長和戰友的索求。回到地方後他仍堅持不懈地練習書法技藝,又兼從事戲劇創作和領導工作。連任五屆縣政協委員,劇團書記。伯慶先生精力充沛、智襄發達,踏實能幹,業績驚人。他既是書法道上的賢才,又是文化戰線的勇士,他創作的詩歌《詠菊》、小戲小品《同州奇遇》、《書記··大媽·兵》等先後在全國和省上獲大獎,還有大型電影文學劇本《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問世。

伯慶先生自小就養成了求知好學,鍥而不捨的精神。去年夏天,他在一次書展上看到著名書畫家、西安於右任書法學會會長馬天寶的墨寶後,專程登門拜訪,求師指教,馬老看到他寫的字後,點頭稱讚:“好!基礎不錯,再加努力,必成大器。”在馬老的精心指導下,他的書法作品突飛猛進,讚譽聲如雲,索字者日增。今年夏日,他又被陝西書畫院胡振西先生慧眼識珠,聘任為陝西書畫院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從此,伯慶先生便開始了他的職業書法生涯。

“書法藝術是登高的通道,是文化的積澱,又是精神的美餐,即可修身養性,又能陶冶情操。”和伯慶先生一次閒聊中才知道他對書法理論獨有見解。他認為:“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中國文字和中國書法是世界文化最具豐富內涵的藝術。中國漢字是表形表意的文字,漢字的書寫和書法藝術必須通過點線的組合,體現漢字形意之美,才是書法的根本。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的必由之路就是臨摹。要想寫好書法,首先從楷入帖,學習古人的間架結構,學習眾家先賢的書法特點和書風,繼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書法也和其它藝術一樣,不尋根問祖就很難把握他的脈搏。”他還認為:“行書是實用性很強的書體,是一般書法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草書是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非一般人所能為之。書法是運用點線表達字型、字型和作品內容,點線的運用變化豐富,高深莫測。字的結體是字的骨架,線條的豐滿、苗條、質感、老辣、枯澀是字的皮肉,有骨無肉則是骷髏支架,有肉無骨如同一堆‘下水’,骨肉結合必須恰到好處,否則是一具殭屍。”除此之外,他還強調字外功夫,從他的論文《字外功散談》(見《陝西書畫報》第11期署名斯文)中可以看到“一個好的書法家應該是半個文學家、半個史學家、半個畫家。“

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文化積澱,包括書法家個人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質、文學功底、社會閱歷、歷史知識、姊妹藝術的汲獵,無不影響著書法創作。

伯慶先生在學習馬老的書法藝術的同時,研修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魏體、標準草書,他能夠準確地把於老先生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點線臨習的真假難辯。他學習馬老的書風,從結字、造型、運筆、用墨非常到位,把馬老的風格臨的惟妙惟肖。馬老常說:“這傢伙,特別有靈性,一點就會。真有以假亂真的能量,很了不起。”書法家奧存才說:“伯慶的書法很有特點,有個性,值得學習。”著名書法家康智峰在展覽會上看到他的草書對聯大加讚賞。十米長卷的草書千字文他利用一個通宵,十個小時一氣呵成的作品讓人驚嘆!胡振西先生觀後也嘖嘖稱讚。他的楷書作品《長恨歌》,字形簡潔、優美、既有魏碑風格,又有個性的獨特韻味。他的行草字型,運筆流暢,結字古樸雅拙,拙中取巧,走線枯殘老辣,粗線條渾厚沉穩,細線力能扛鼎。從章法上他吸取馬老風格,運用繪畫布局,大膽留白,字形大小錯落恰到好處。落款奇險、妙趣橫生。加蓋印章更耐人尋味,起到了畫龍點晴的良好效果。而他的作品中大量的是書寫自己創作的詩詞,為書法作品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由於他的不斷努力,其書法和篆刻作品得到了專家的賞識和推崇。1999年10月,他曾率藝術團前往德國等五個西歐國家訪問.他的書法作品和篆刻還作為文化部禮品饋贈政府官員和國際友人.德國文化官員希爾肯·博默先生接收到他的玉璽大印後,握著他的手說:“這真是東方神手!”時任大使館文化參贊李新先生說:“魏老師的書法很有功力,他的篆刻印章堪稱國寶”。近些年來,他的書法篆刻作品流傳到德國、義大利、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和台灣、香港等地。

書道無極,藝海天涯,伯慶先生的書法藝術已得到專家和書道同仁的關注與青睞。如今他還是陝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書協會員和西安於右任書法學會常務理事。

願伯慶先生持之以恆、搏采眾長,力創個性,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部分作品 部分作品

願黃土高坡上的星光更加燦爛奪目。

盛 凱

2006.11.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