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宗

"Vol 27

魏正宗醫師,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過去曾任台中榮總、高雄榮總醫師及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本身也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民國八十五年,魏正宗和許多病友共同組成了“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並擔任第二屆理事長。同時,他也架設了許多相關的網站,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僵直性脊椎炎的衛教與研究。為了研究僵直性脊椎炎,魏正宗在2000及2001年出國進修,到英國皇家國立風濕病醫院(RNHRD)隨知名的僵直性脊椎炎臨床大師AndreiCalin學習僵直性脊椎炎的流行病學研究及臨床評估方法、將BASDAI,BASFI,BAS-G等僵直性脊椎炎臨床評估量錶帶回國內。到法國隨MaximeDougados學習僵直性脊椎炎的藥物臨床試驗、跟MaximeBreban認識HLA-B27基因克隆大鼠的實驗。2004年獲得藤澤基金會獎學金,到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免疫風濕科ChikaoMorimoto及HirotoshiTanaka教授實驗室參訪研究。2001至2004年間也曾多次至美國UCLADavidYu教授的實驗室學習脊椎炎的microarray實驗及致病機轉的研究。魏正宗曾經完成台灣首次僵直性脊椎炎的HLA-B27亞型的分析,並在第一屆世界脊椎炎大會發表(J.ofRheumatology.Vol25,suppl54:27,1998)。2001年與榮總合作完成以免疫磁珠法測量HLA-B27抗原之報告(J.ImmunolMethods.2001;255:15-22)。2003年發表以thalidomide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臨床試驗(JournalofRheumatology2003;30(12):2627-31.)。2004年完成HLA-B27陰性之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的MHCclassI研究,發現HLA-B60及B61基因亦與國人之僵直性脊椎炎有相關(Rheumatology2004;43:839-42)。2006年發現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的血中同半胱氨酸濃度過高,需補充維他命B群及葉酸。(ClinRheumatol.2007May;26(5):739-42.)2007年完成台灣版僵直性脊椎炎病人評估問卷之信效度評估(ClinRheumatol2007;26:1685–1691)。2007年6月以台灣僵直性脊椎炎資料庫~流行病學、臨床評估量表之信效度、血中發炎指標及HLA基因型分析取得博士學位。2009年發表兩篇重要論文於頂尖醫學雜誌: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病人MMP3/TIMP基因多型性(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2009;68:1781–6)及RGS1基因用於鑑別診斷脊椎關節炎與機械性下背痛(Arthritis&rheumatismVol.60,No.11,November2009,3269–79)。2010年提出PD-1,OPG,RANKL,CTLA4基因與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相關;2011年首次提出ORAI1,IL-12B基因與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相關.也曾經多次在國內外醫學會發表;薦腸關節局部類固醇注射;以磁振造影診斷早期薦腸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病人之破骨細胞培養;僵直性脊椎炎之中藥方劑療效評估等研究;臨床試驗之研究設計等。魏正宗現為美國風濕病學院(ACR)院士,美國家庭醫學學院(AAFP)會員,美國自然醫學會(ANMA)會員暨專科醫師,國際僵直性脊椎炎研究組織(ASIF,ASAS)會員。近年來致力於臨床研究,曾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並通過美國臨床研究專業協會(ACRP)認證會員(CertifiedPhysicianInvestigator)。目前,魏正宗致力於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痛風、過敏的轉譯醫學與臨床研究,過去五年共執行約三十件跨國或學術臨床試驗,並推廣中西整合與自然醫學,擔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及中草藥暨保健食品研究群執行長,執行過敏及免疫疾病之西藥、中草藥及保健食品臨床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