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擊

魏擊

魏擊一般指魏武侯,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擊,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文侯之子,戰國初期魏國國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記》、《資治通鑑》誤載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為魏武侯元年。據《竹書紀年》則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晉後魏國的第二代國君,在位期間將魏國的百年霸業再一次推向高峰。

簡介

魏擊是晉國魏氏大宗的宗子,也就是魏文侯的繼承人。魏氏本是晉國六卿之一,魏氏的先輩們在殘酷的卿族鬥爭中,深刻體會到繼承人的重要性。魏文侯也不例外,希望子孫有能力夠繼承自己的偉業。作為魏文侯的嫡長子,魏擊自然成了魏文侯的重點關注對象。

大約在小魏擊還沒有成年時,就安排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做他的老師,教育他如何理家、治國、平天下。在父親的精心教導與栽培下,魏擊逐漸成長為一名知書達禮、頗有才幹的政壇新人。

年輕的魏擊很快成為了父親爭衡天下的得力助手。前412年(魏文侯34年),魏擊受命率軍攻打繁、龐二地(約在今陝西韓城東南),將當地百姓遷入魏國境內。這是史料中所發現的魏擊最早的出征記錄,算是魏文侯對兒子第一次實戰考驗,魏擊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這一年,魏擊大約二十餘歲。
經歷過第一次成功後,魏文侯對兒子更加滿意了。

前408年,魏文侯認為時機成熟,謀圖中山國。魏臣翟璜推薦中山國人樂羊,魏文侯馬上啟用樂羊,樂羊成為了魏軍元帥,攻打中山國。可樂羊畢竟是中山國人,且樂羊之子樂舒還是中山武公麾下的大將。再派遣一個宿將去,反而顯得魏文侯用人疑神疑鬼,頗傷士人之心。於是魏文侯決定派兒子魏擊隨軍出征。

這次出征難度較大,中山國雖不屬於主流強國,但也民風彪悍,軍事強大。而且魏氏(這個時候三家尚未分晉)的封地與中山國相隔千里,中間夾著盟友趙氏的封地。遠征必然要勞師動眾,也就沒有什麼突襲可言。這可是對魏擊的艱巨考驗。

這次出兵耗時兩年之久,於前407年,魏軍攻占中山國國都顧城(今河北定縣),吞併了中山國全境,在趙氏封地的中央建立起根據地。樂羊因戰功封於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而太子魏擊被封為中山君,由趙倉唐輔佐,則坐鎮中山,獨當一面。

前403年,周威烈王懾於三晉聯盟的強勢,不得不同意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