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

赤峰市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是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時期的早中期聚落遺址,它的發現,不僅為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深化西遼河上游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簡介

赤峰市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時期的早中期聚落遺址,它的發現,

..
不僅為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深化西遼河上游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遺址正式發掘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內蒙古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學考古專業部分師生聯合組成的考古隊,於2009年7月19日開始對赤峰市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進行正式發掘。
據了解,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赤峰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進行勘探後,確認此遺址總面積為93000平方米,共有59個遺蹟單位,保存較好。
此次發掘,將對紅山文化時期的社會結構、生產力水平、歷史面貌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將有助於推進西遼河上游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有望填補學術界對紅山文化遺址聚落及布局缺環等方面研究上的空白。

遺址發現

全面掌握紅山文化內涵
對於紅山文化聚落遺址發現的重大意義,赤峰學院歷史系副主任王惠德有自己的見解:
紅山文化的發現,如果從鳥居龍藏進入喀喇沁崇政學堂教書,並在赤峰地區進行人類學調查算起,到2008年正好是100年;如果從1954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兼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著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尹達先生在其專著《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發表《關於赤峰紅山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一文,正式將以紅山後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命名為紅山文化至今,也已經54年。紅山文化的分布隨著野外調查的深入逐步證實:赤峰地區是紅山文化的中心區域。令人遺憾的是,作為紅山文化的命名地,紅山除了六十年代前的調查和發掘再也沒有新的考古發現。紅山周邊地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也陷於停頓,作為赤峰人我們也不能不思考紅山的未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遼寧西部地區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和積石冢的發現,把紅山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峰,同時由於遼寧省不斷加大對紅山文化遺址的發掘、保護,特別是宣傳力度,外界漸漸忘卻了紅山文化的命名地———赤峰。在考古和歷史學界掀起的紅山文化研究熱潮中,相對寂靜的是紅山。這種尷尬局面,終於在2008年5月因為紅山文化聚落遺址的發現獲得突破。

魏家窩鋪遺址位於赤峰市紅山區文鍾鎮魏家窩鋪村東北約2公里處的丘陵台地上。2008年5月,赤峰市紅山區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了該遺址。2008年10至11月,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複查和全面勘探,初步確認為一處紅山文化時期的環壕聚落遺址。自2009年開始,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2010年7月9日至10月15日,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考古發掘。
2010年發掘區域位於遺址的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º57′46″、北緯40°08′28″,海拔高程為725-726米。發掘區域內為農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表密布農作物。本次發掘的探方編號依據2009年3月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測時設定的永久坐標基點和理論布方方案設定。共布5米×5米探方30個,10米×10米探方33個,連同擴方在內,共發掘4117.25平方米。共發現紅山文化時期房址36座,灰坑62個,灰溝2條,灶4座。
遺址內紅山文化灰坑的坑口形狀有圓形、橢圓形、圓角方形和不規則形等,坑體結構有直壁筒形、倒梯形、袋狀、鍋底形等,坑底形態有平底和二層台等樣式。房址均為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形狀呈圓角方形、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等,面積在10餘平方米至50餘平方米不等。牆殘高數厘米至60餘厘米不等,剖面形狀基本為直壁。
遺址內出土紅山文化時期遺物豐富,以陶器為大宗,按用途可分為陶容器和陶製品,另有一定數量的石器和少量骨角製品。陶容器可分夾砂、泥質兩大類。根據典型單位(G1、G2、F2等)的統計,夾砂陶占60%以上,泥質陶次之。紋飾以“之”字紋最多,據典型單位陶片統計,“之”字紋陶片占20%以上。刻劃紋、戳印紋、壓印紋次之,還見有少量的編織紋、弦紋和彩繪陶。彩繪陶以紅彩為主,圖案有弧線條帶紋、折線紋、幾何狀方格紋,三角紋等;亦有少量的黑彩,圖案有弧邊三角紋、平行折線紋等。陶器以平底器為主,還包括少量圜底器和有足器。器類有筒形罐斜口器、釜、雙耳罐、瓮、鼓腹罐、盆、缽、碗、鼎、器蓋、杯等,以及陶紡輪、陶球等陶製品。石器主要有磨製石器、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包括石磨盤、石磨棒、石斧、石錛、穿孔石刀、石耜、石砧、磨石、石鏃、石飾品、石葉、刮削器、砍砸器等。從遺址2010年發掘材料顯示的情況來看,其年代大致相當於紅山文化早、中期。從該遺址早、晚期遺存中各類文化因素交替出現的情形可以看到,面向海洋的後崗一期文化與後來傳播至燕山以北的廟底溝文化因素相繼影響了魏家窩鋪遺址紅山文化遺存。2010年度的發掘資料,為研究魏家窩鋪遺址紅山文化時期遺存的分期與年代、文化成分、居住情況以及生業方式等問題提供了線索。

“二十大新發現”榜首

2010年9月6日“草原文化遺產日”前夕,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自治區文物考古專家經過認真評審,在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新發現的1.2萬餘處文物中,評選出“二十大新發現”。這些新發現囊括了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以及工業遺產、20世紀遺產等新型文化遺產,分布於全區12個盟市。其中,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時期的早中期聚落遺址,它的發現,不僅為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深化西遼河上游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更推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向縱深發展,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赤峰歷史文化

赤峰市、紅山區兩級政府都希望通過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的科學發掘,建立起紅山文化命名地獨有的紅山文化遺址博物館,全面系統地向世界展示五六千年前赤峰先民的社會生活面貌。把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這一赤峰近城區新的歷史文化資源,變成紅山文化研究資源庫和赤峰人文旅遊的亮麗風景線。

折射遠古中國東北與中原交流史

正在發掘中的內蒙古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其出土文物除了具有史前中國東北地區的傳統文化因素,有些還兼具豫北冀南地區後崗一期文化的特徵。這一現象折射出6000多年前東北與中原的兩種史前文化交流史。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恩25日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文鍾鎮魏家窩鋪村東北約2公里處的丘陵台地上,年代大致相當於紅山文化早中期,距今6000多年,預計遺址總面積超過9萬平方米。這處遺址的發掘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發現房址36座、灰坑62個、灰溝2條,並出土了陶容器、陶製品等紅山文化時期的遺物和石器、骨角製品等,為研究史前人類的居住情況和生產方式提供了重要線索。這處遺址出土的陶器中不僅有紅山文化流行的平底器,還有後崗一期文化多見的圜底器、有足器;在夾砂陶器中除了發現以筒形罐為代表的無沿類陶器外,還發現了以釜為代表的寬折沿類陶器。“這都表明6000多年前,後崗一期文化的居民向北遷移,並與魏家窩鋪紅山文化的居民發生了接觸。

入選百大新發現

為使全社會全面了解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內容和成果,營造全社會關心文物普查、關心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評選工作。經過初評、終評,最終評選出“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項目100個,其中,古遺址27個、古墓葬6個、古建築16個、石窟寺及石刻6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40個、其他5個。赤峰市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名列其中。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是赤峰市在第3次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處紅山文化早期聚落遺址。它的發現,不僅為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深化西遼河上游文明化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更推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社會文化意義。
另據了解,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的呼倫貝爾中東鐵路建築群也同時入選“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