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啟後書畫述錄

內容介紹

《魏啟後書畫述錄》共分五輯。第一輯“答問”,收先生答報刊記者所問數篇。其中包括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應上海《書法》、《書法研究》雜誌等單位所約之筆談文章。第二輯“課稿”,是先生與學青近三十年交遊中賜教之部分速記、錄音稿。內容雖不多,但是《魏啟後書畫述錄》主要內容。此輯為垂教學青殷切之言,也是作者潛心希望為有心了解、研究魏老之朋友提供些許可資內容。第三輯與第四輯分別為“詩詞”、“題跋”,均自先生公開出版書畫集中清謄之。先生題跋文字一般較短,篇什亦少,加之平素先生應求向來不存此類。廣為收集極不可能。是輯之數徒嘆其稀,然窺斑見豹,得此一束,已足堪珍貴。第五輯為“附編”,是故交、舊友與專家、記者對先生髮表藝術評論和印象感想之少數文字。

作品目錄

第一輯 答 問
關於學習草書的幾點認識
一、學習草書有什麼用處
二、學草書怎樣入手比較好
三、好的草書要具備哪些特點
四、介紹幾種古代的草書法帖
答《書法研究》編輯部問:(三篇)
字的“法度”與“好看”之間的關係
書法學古人與學今人
“石刻不可學”嗎?
書法創作漫談
微言大義妙趣橫生
——答北京《中國書法》雜誌社記者問
認清傳統勿趨流行再創中國藝術新高潮
——答香港《藝術中國報》記者問
.
第二輯 課稿
1992年1月5日
《淳化閣帖》很重要
小真書臨習可從鍾繇開始
貴在長期的理解、消化
.
1992年7月
你的東西要有生命力
寫字不能虛張聲勢
真行草三樣每個都不可輕視
隸書的意義在書法史上非同小可
書法離不開文字
擺正實踐和認識的關係
字形要準確
平時注意這些,留心克服不足
時代感——不是古怪
要多師,要善師
.
1999年8月4日
何必在意別人看不見
臨帖不能太開張
重要的是體會筆意
“皇甫君碑”的格調高
千萬不要趕時髦
選寫詩詞要清新可人
.
2001年3月5日
《惠豐帖》和《上虞帖》的關係
蘇東坡的小行書可學
如果他再活上二十年更了不起了
《祭侄文稿》的用筆像“姨母帖”
辦“個”展,都聽但都不要絕對相信
.
2001年6月28日
“十七帖”與心態
畫要以元為核心
2002年3月21日向魏老請教的要點
眼光很重要
還是得靠自己揣摩
.
2002年8月16日
不能光學字,為人處世也得學
“艱苦奮鬥”不適合文人畫
隨意不是隨便
品位不是完成任務
不能有名利思想
.
2003年12月31日
歐虞褚三家各有特點
內在節奏一定要盡如人意
端正緊嚴才能得到法度
臨習可以時斷時續
北宋以後都是同學
你給我的印象與第一次是一樣的
.
2004年4月29日
功夫和心態都不能忽視
過早地理直氣壯就壞了
裝隨便還不如謹慎呢
一幅完整作品的有機組合
《祭侄文稿》、“爭座位”與王羲之
他的功夫有局限性
王蒙與黃子久、倪瓚相比
.
2004年5月20日
顏柳的影響一定要洗掉
寫字也必須嫉惡如仇
寫大字一定不同於塑造
成熟是瓜熟蒂落
儘量寫通體字
中正很重要
米書還是中年的好
重要的是要融會貫通
要注意虛實
.
2005年1月13日
倪、黃反正他們是挺一致
倪與黃的區別
任何宗教都是哲學
門匾也用篆書,我看不合適
游心古今話繼承
所謂時代的局限,也就是資料的局限
他還是樸實的,只是要求別跌倒
不管怎么說,他都是來自於傳統
不同的事物,有它的特殊原因
學碑刻就這么壞嗎?不是
也承認它好,就是不學
個人有個人的追求
不乾專業,容易找到自由
.
第三輯 題跋
臨王羲之上虞、王略、鄉里人諸帖跋
(附:沈鵬先生題贊)
題自畫《文禽圖軸》
題自畫《雙翠高枝圖軸》
題伏翁畫水族圖
題黃庭堅跋穆氏先塋石表篆蓋六字拓本
題自畫《秋水雙鳥圖》
題自畫《湖上一角圖》
題《對魚寫生圖》
題自畫《憶寫文湖州墨竹圖》
題自畫《戴勝竹枝圖》
題自仿柯九思《新篁圖軸》
跋劉學青臨《出師頌》
跋臨米芾《復官帖》
跋臨王羲之《蘭亭序》
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魏啟後書畫集·自序》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魏啟後書法選·自述》
山東美術出版社、香港北方印社聯合出版
《魏啟後書畫集·後記》
.
第四輯 詩詞
題晉元齋
題平陰玫瑰
題自畫水仙竹枝
晉元齋移居
自題畫《幽澗寒枝》
浣溪沙·舊題
題自書《三國演義·開篇詞》後
題自畫《山水雙松圖》
自題畫《秋水雙禽圖》
自題畫《石上鴛鴦圖》
題與楊碩先生合作畫
題自畫《松鳥圖卷》
二十年前舊詩稿
偶然相對曾幾春
奉陪日本友人訪雲峰諸山摩崖
自題《秋塘小景》
題李清照祠
題荷澤牡丹
.
第五輯 附編
沈鵬《魏啟後書畫集·序》
宋修義《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我所熟知的魏啟後先生》
鄒振亞《不激不厲風規自遠——魏啟後印象》
張大同《清逸超邁獨步藝壇——魏啟後先生書畫藝術管窺》
王文祥《魏啟後書法集·序——大隱隱於市》
馬泉甫《涓涓流水匯成江河——書畫家魏啟後先生印象》
於建波《魏啟後先生的藝術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